災情就是命令!在突如其來的日喀則地震中,駐地解放軍聞訊出動,迅速進行了動員,趕赴了災區進行抗震救災。而解放軍面對災情所展現出的快速反應能力,也足以讓對面的印軍不寒而栗。
此次地震大約是發生在上午9點,震級也達到了6.8級,屬于一次中級強烈的地震,別看震區是發生在日喀則這樣人煙稀少,氣候和地形條件惡劣,且交通不便的青藏高原上,認為不會有多大的破壞力。
但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震區條件惡劣,這就給了救災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要知道,日喀則地區的平均海拔高度,高達4000米以上!去過青藏高原的朋友都知道,這樣的高度意味著什么。要是東部平原地區的人一下子就來到這樣高海拔的地區,就會出現高反,走路都十分困難,若不及時采取措施,甚至能危機生命。
但不管救災難度有多大,只要受災的是我們的人民,解放軍就絕不會放棄。據悉,在地震發生之后僅僅3小時,首批成建制的200人部隊,就已經抵達了災區,投入到了抗震救災中,除了帶來了諸多的物資外,還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迅速勘察災情,制定救災計劃。
與此同時,遠在內地的解放軍,也聞訊而動,有網友拍攝到,就在地震僅發生10分鐘之后,就觀察到包括運20在內的一架架飛機,運送著物資和裝備往震中方向飛去。在短短的半天時間里,解放軍就已經在震區建立一個救災指揮體系。
而從總臺公布的畫面來看,在一些車輛和徒步難以抵達的災區,解放軍則通過直升機運輸的方式,將救災部隊和物資運送到位,這就充分體現了空中突擊隊的優勢。
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就在物資的運輸中,也大量應用了機器狗、無人機、無人車等新型裝備,這大大減少了后勤物資運輸的難度。
而這所反映出的,其實就是過去數十年里,困擾我們的高原一線后勤補給問題,現在已經徹底解決。
解放軍在此次救災中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是印軍還遠遠無法達到的,雙方之間的差距,是在太大了。
去年有一個例子,能夠典型地展現雙方之間的差距。在去年4月份的時候,印軍的一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北部高原山區進行訓練時候,突然遭遇到了“技術故障”,差點機毀人亡。
所幸后來安全降落的,但所降落的地點,確實一處交通非常不便的崎嶇地區,沒有道路通達,就意味著壓根沒有辦法將這架直升機運回去維修。
于是,這架阿帕奇直升機,就這樣被印軍仍在了山谷中,時間長達整整半年之久!直到去年的10月份,印軍才不得不將阿帕奇直升機大卸八塊,拆卸成零部件,運送列城再進行維修和組裝。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故障,實際上就是因為阿帕奇的動力系統,根本無法支持其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進行飛行和作戰,當時出現故障時候的直升機的海拔,接近5000米。
要是這種情況換成解放軍,至于能仍在山谷里半年之久嗎?根本不可能的事。
我們上高原的裝備,包括15式坦克、99A坦克、直-10、直-20等等裝備,動力系統必須要滿足高原條件,在研發時候就是一個必備條件,所以壓根就不會出現印軍阿帕奇這樣的事情。
所以啊,印軍遇到這樣一個,能在如此惡劣條件下,迅速投入到救災(戰斗),并迅速建立完善的指揮體系,還完全解決了后勤補給問題的對手,試問他們焉能不寒而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