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有人替《魔法壞女巫》在中國票房遇冷鳴不平,就抱著一探究竟的心理看了看。
看完之后我完全無法理解:就算電影本身在國外具有強大的IP基礎,但是一部故事情節如此幼稚、無聊,主題如此陳舊俗套的音樂電影居然能一度在全球票房排行中名列第7。不得不說,中國觀眾不是什么都吃這一點挺好的。
據悉,電影改編自同名音樂劇,音樂劇是根據的1900年美國著名童話《綠野仙蹤》創作的。事實上,在改編為音樂劇之前,早有相應的影視化呈現。比如,上映于1939年的《綠野仙蹤》。
《魔法壞女巫》主要演員包括辛西婭·埃里沃(Cynthia Erivo)、近年來受國外年輕人喜歡的歌手“A妹”愛莉安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楊紫瓊等人。
這部時長160分鐘的電影,雖然影片的歌舞、特效都算比較精彩,但是作為電影的硬傷也非常突出。
首先,角色設定、主題都非常幼稚、俗套。無論是“壞女巫”艾芙芭,還是“善良女巫”格琳達都是刻板化的角色設定:壞女巫因為出生就是綠皮膚而遭受包括親人在內的各種歧視和打擊,“善良女巫”始終是粉紅芭比一樣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金發女郎。這樣俗套的設定對很多觀眾是毫無吸引力的。
其次,角色性格和故事太平鋪直敘和乏味。“壞女巫”從出生那一刻就讓人猜到她的遭遇和困境,“善良女巫”以粉嫩嫩金發芭比造型出現的那一刻也注定了她的人設無外乎是西方人眼中的完美小妞。兩個主要角色除了相互之間的關系有了改變,在160分鐘的時長里,每個角色的性格都是沒有任何轉變、成長與波動的。而兩個女主角之外的角色也都是相對刻板且“正確”的設定與塑造。
再次,《魔法壞女巫》在中國市場從來都沒有IP基礎,就算是音樂劇這個門類本身,在中國,目前也只能算小眾娛樂項目。公開數據顯示,作為喜歡音樂劇的城市,10個月的音樂劇票房也只有269.8萬,盡管如此,這個數額已經占據了當年全國票房的56.0%。
綜上,對很多中國觀眾而言,一個莫名其妙的IP,故事不生動、角色沒有吸引力、主題陳舊俗套,再加上各種政治正確要素,無法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是再正常不過的。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同樣改編自原著童話的音樂電影《綠野仙蹤》,雖然只有101分鐘的時長,故事情節也比較低幼,但是故事的奇幻、完整與精彩程度,以及角色塑造的魅力都遠超85年后的《魔法壞女巫》。
再加上電影的主角就是朱迪·嘉蘭飾演的女孩多蘿西,電影本來就是奇幻童話題材,讓整部影片的品質更是遙遙領先于2024年的《魔法壞女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