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如山倒!國產(chǎn)新能源或證明了,中國根本不需要二線豪華品牌
作為一個在汽車圈摸爬滾打20年的老司機,我是真沒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這么魔幻的一幕 - 林肯11月才賣了4200多臺,英菲尼迪全年到11月只賣了2000出頭,這銷量比我家樓下水果店賣車厘子都少!
更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是,一臺原本35萬的英菲尼迪QX50,硬生生打到了19.98萬。這跌幅比樓市暴跌都刺激,簡直是把“豪華”兩個字踩在地上摩擦。
這些二線豪華品牌怎么就混成這德行了?
說到這事兒,就得聊聊BBA這波降價風暴。寶馬3系23萬就能開回家,奧迪Q5L更是來了個15萬的跳樓價。這不就是明擺著要把二線豪華品牌往死里整嗎?
想想也是,你手里攥著30萬,是買個降價后的BBA,還是選個二線豪華品牌?這不是選擇題,這是送分題啊!
但真正要命的是國產(chǎn)新能源的崛起。蔚來整了個換電站,還搞終身質(zhì)保;理想L7、L8直接成了新一代中產(chǎn)標配;問界M9更是把智能化玩出了新高度。這幫新勢力就像幾個能打的年輕人,對著這些“老貴族”就是一頓暴揍。
沃爾沃這波操作更是讓人直呼看不懂。新出的EX90要賣56.83萬,這價位都能買臺保時捷了。在這個檔位上跟國產(chǎn)新能源比拼智能化和用戶體驗,這不是自己給自己上眼藥嗎?
更逗的是,這些二線豪華品牌還端著個架子。高端產(chǎn)品賣不動,低端又不肯放下身段好好做。就這么倔著,活生生把自己整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戶。
拿個最扎心的數(shù)據(jù)說事兒:理想10月賣了5萬多臺,均價30萬往上;問界M9單月賣1.6萬臺,售價50萬起。反觀這些二線豪華品牌,銷量直接腰斬不說,就連降價促銷都快玩不動了。
說白了,現(xiàn)在的市場早就變了。消費者不再吃“進口=豪華”這套,人家更看重實打?qū)嵉漠a(chǎn)品力和用戶體驗。二線豪華品牌既比不過BBA的品牌影響力,又追不上國產(chǎn)新能源的智能科技,那不是自己把自己“卷”死了嗎?
這么看來,這些二線豪華品牌要是再不來個脫胎換骨的改變,怕是真要在中國市場上混不下去了。在智能化和電動化都已經(jīng)成為標配的今天,光靠個“豪華”的牌子已經(jīng)忽悠不了人了。
你說是不?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體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