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剁椒Spicy作者:亞娜
“2025年我要像李明德一樣有種”,2025年開年,演員李明德以一己之力,搶走了隔壁星光大賞的風光,霸榜微博熱搜,開創了“明德元年”。
李明德連發幾十條微博控訴自己在《三人行》劇組遭到不公對待,并將劇組和主演“馬天宇”懟上了熱搜。該事件持續發酵,李明德個人社交平臺賬號瘋狂漲粉,當前李明德抖音漲粉千萬至1319.2萬,微博也漲粉至758.9萬,訪問量達到4556萬+。
在支持的粉絲眼中,李明德是另一個自己,勤勤懇懇打工,卻遭受不公平對待,紛紛站隊進行鼓勵;而隨著事件不斷發酵,李明德的一些行為開始受到質疑,一邊倒式的支持也出現了裂痕,認為他是賺“毒流量”,通過誤導公眾,挑起對立,來實現自己變現的目標。
1月5日晚間,李明德戴上頭套直接開啟了直播連麥,近一個半小時,直播間人氣穩居10萬+,超跑、嘉年華禮物不斷。吃瓜群眾、網紅、品牌方們聞風而來,瘋狂撒幣掛榜引流。
網紅、群眾吃瓜固然可以理解,包括詩裴絲、鄔辣媽、棉芽等在內的八個品牌方站隊則引發了不少網友反感。
甚至有網友整理出了支持李明德的品牌,號召用戶避雷。
在事件真相并未厘清,爆料人本身被扒成“篩子”的階段,品牌成群結隊給李明德刷禮物,無異于站隊,缺乏遠見和思考能力,更像一種飲鴆止渴。
如今一天時間已過,圍繞在李明德身上的爭議已越來越大,一個娛樂圈底層形象逐漸籠罩上一層“發瘋賣慘博流量”的陰影。
炮轟網友、不斷辱女、哭窮卻遠比普通人賺得多……隨著多方聲音入局,李明德迅速成為一股“毒流量”,而一眾試圖拿捏流量的品牌,也終將被流量反噬。
手撕劇組、賣慘漲粉千萬,
李明德開始被流量反噬
李明德口中提到的不公平待遇指的是,他原本是劇集《三人行》的男一號,到了劇組后卻發現,馬天宇才是導演力捧的男一號。同時,劇組對馬天宇延遲進組、不熟悉劇本、耍大牌等行為采取默許態度,李明德表示不滿后遭遇冷落和排擠,最終被踢出劇組,并未獲得片酬。
而在與網友對線的過程中,李明德甚至曬出了余額僅為180元的銀行卡,進一步做實自己娛樂圈底層的身份。
隨后,《三人行》劇組緊急發表聲明,稱李明德在拍攝期間多次無故離場失聯,并暴力損壞酒店財務,造成違約才對其除名。
雙方各執一詞,馬天宇也親自回應,稱“希望大家能多多關注和關心抑郁患者以及狂躁癥患者”,又緊急刪文,由工作室出面解釋,更換了一套更溫和的說辭。
這一波開撕,直接讓原本三線開外的李明德吸足了流量。微博熱搜顯示,事件發生后,李明德相關熱搜詞達到144個,其中有47個熱搜沖進了TOP10,相關討論量335.6萬,閱讀量達到99.4億。
“李明德單挑內娛”事件不斷發酵,更多的圈內人士被卷了進來,分為了兩派。王嘉爾發博打出了“共情”二字,更有制片人、群演站出來力挺李明德;另外一方則是曾經合作過的導演、制片以及劇組群演對其的圍攻和反擊。
“上位者冷眼旁觀,享受既得利益,被害者大聲呼救,被人稱作瘋子”,在此次事件中,李明德塑造出了一種忍無可忍被逼到墻角的卑微受害者形象,還要被過錯方污蔑為患有狂躁癥。而他對抗的劇組,作為上位者,享受了既得利益,卻選擇冷眼旁觀。
娛樂圈高收入、高特權也讓整個事件不缺八卦看客與吃瓜樂子人的身影,推動事件影響力進一步上升,一場轟轟烈烈的“造神”行為迅速開啟。
可惜的是,來自對抗者的利箭還沒射來,本身作為“明星”的李明德卻越扒越有,在流量漩渦中被迅速反噬。
嘴上說著是窮小子,銀行卡余額僅有180的李明德,很快被扒出開著豪車、穿戴奢侈品名牌,還用著最新的蘋果手機。身上不起眼的黑色羽絨服,售價便高達八千+。
這無一不與李明德的人設相悖,也讓此前無數激情之下向他支付寶轉賬的網友“像個上頭的傻子”。此刻,明星的身份標簽開始高于反抗者揮舞的旗幟。作為高收入群體,明星賣慘向來不被網友共情,前段時間因生病進入醫院的趙露思,也曾被輿論質疑稱不值得同情,如今在李明德身上,流量反噬再次上演。
李明德則回復,車子是租的,手機是以舊換新的,其它是之前掙的錢買的,有什么問題嗎?“你掙不到錢可以從自身找問題,上網當個酸狗會越來越窮的。”
激烈的對抗再次將這位極具上升的“新神”光環沖散得一干二凈。無數看熱鬧的網友意識到,或許這只是個人的一場泄私憤,惡龍或許并不良善,但想象中的屠龍少年,或許只是一個滿口噴臟、同樣坐享既得利益者的“瘋子”。
目前,事件最新進展是李明德在微博曬出了委托律師申請的仲裁證明,表示不會再發表事件進展的言論。可轉頭,他又在抖音發布了一條作品,“越來越接近了!加油小李!”
品牌不該蹭“黑紅”的毒流
值得關注的是,這場鬧劇推進的過程中,李明德完成了實打實的“流量變現”。
1月5日晚8點,李明德連開兩場直播,總時長近一個半小時,與網友連麥。他在直播間里戴起了皮卡丘毛線頭套,直播間里人氣暴增,網紅、品牌方趕來蹭流量。
在直播過程中,因為刷禮物太多,李明德示意助理處理一下屏幕,助理以為要關掉送禮物功能,結果被指令是關掉送禮物的特效音效。
有網友也在直播間直接發起了質疑,稱李明德直播是為了圈錢,李明德則回應,“圈錢早在這里乞討了,我要過嗎?你們自己沒骨氣,不代表別人沒骨氣。”并反問網友,“你們有理想嗎?”結果在下播后,李明德第一時間給正在直播的好友打電話,第一句便詢問了“直播收入在哪看?”巧合的是,這一行為被其還未下播的好友全程直播了出來,一時間網友調侃稱,“理想是數錢”,再次引發爭議。
同時,這場直播的榜一大哥也站出來幫李明德算了一筆賬,稱兩場直播打賞總收益大致為30萬,扣除平臺抽成,稅后大致為10萬左右,并呼吁大家理性看待。但這同樣顯著高于“打工人”日薪的收入依舊足夠刺目。
更別提李明德甚至還給未來發展留下了“話口”,“我肯定不帶貨,我現在暫時不會帶貨,如果我要帶貨的話會提前說的,我用我的人品保證,不可能帶假東西。”
在其打賞榜單中,不乏品牌方湊熱鬧的身影,一部分沖進直播間刷禮物掛榜刷存在感,另一部分品牌則在公開營銷著“李明德同款”。
據小編不完全統計,進入李明德直播間為其刷禮物的品牌共有八家,分別是詩裴絲、Tondi護膚、鄔辣媽、棉芽、丑東西、王小焗、滇鍋鍋、斐思妮、金廚娘,涵蓋了護膚化妝到美食。
有網友摸著網線找到給李明德打賞的“詩裴絲”官方客服詢問,為何要給李明德刷禮物,下一個代言人要找他嗎?客服回應“有可能”。
也有網友表示,給李明德打賞的品牌,一個都不認識。
直播間之外,李明德同款的穿搭也被扒了出來,在小紅書上疑似西太后銷售掛出了,“李明德同款西太后皮choker”“戴上李明德同款西太后,明天創飛所有人”等筆記,試圖轉化一波李明德流量。
此外,李明德同款石頭島也被扒了出來,配文,“穿李明德同款石頭島,2025勇敢做自己”,真男人就穿石頭島。
就連李明德此前穿過的衣服品牌也被網友扒出來,比如一家名為“Vogue Relay”的品牌,只要發送暗號:“李明德同款”便可領到一張滿100減40的優惠券。經小編測試,此優惠屬實。
靠做打底褲起家的茉尋也蹭上了李明德的流量。茉尋官方賬號在小紅書上發筆記貼出了一張李明德身穿茉尋MOUTION白色泡芙輕羽絨服的照片,配文泡芙擁暖,李明德輕盈之姿,“與演員@李明德一起”。
經小編查看并求證,茉尋天貓旗艦店和其它官方渠道均未出現李明德代言的相關信息,這一張圖片來自李明德雜志內頁。
據觀察,這些趕來蹭李明德流量的品牌,除了一系列抖品牌、白牌外,還有詩裴絲、棉芽、茉尋等已處于發展中,具備固定用戶的品牌,都是強女性消費向的品牌。
事實上,李明德的粉絲畫像與這些品牌確實較為貼近。蟬媽媽數據顯示,李明德抖音賬號的粉絲畫像中有93%為女性粉絲,年齡集中在18-30歲,分布在河南、山東、廣東等城市。
可李明德在這場輿論爭斗中,曾多次對女性出言不遜,引得大量網友反感。
比如在回擊網友對其身價質疑中,李明德稱對方為“愚昧的小女孩”;又如在直播間,有連麥男粉絲提到妻子一直默默支持他,李明德則抖機靈般回復稱“看看媳婦”,這些言論都被網友看作是對女性的不尊重,質疑其是故意制造話題提升關注度。
況且,本質上看,李明德這波言論,正是精準抓住了 “階級對立”的流量密碼,挑起了對立話題,這類自帶“毒”素的流量,在網友添油加醋之下,不斷助燃,進而又引發更大的情緒,在網友沖突趨于激烈背后,發起者收割著毒流量帶來的巨大利益。
對于品牌蹭李明德的黑紅流量,大部分關注到了的網友并不買單。“記住這些店鋪,以后都不買”“太好了都是沒聽過的牌子”“加入避雷品牌清單”……越來越多消費者自發整理,表示抵制。
流量至上時代,許多品牌為了博眼球獲取短期流量紅利,不惜犧牲自身品牌價值觀和形象定位,盲目迎合熱點話題。急于在熱點事件中瓜分流量,從而忽略了品牌長期建設和穩定性,反而被卷入“階級對立”“性別議題”等輿論風波中。
畢竟,追逐流量而來的樂子路人,不一定會關注到打賞榜單的品牌名和所謂的高價“藝人同款”,而原本其核心的、掌握社媒話語權的消費者,注定會或主動、或被動的意識到這場黑紅流量編織的巨大騙局,從中抽身。最終,除了一時的負面曝光,無論是出于品牌形象還是從用戶交流角度,這種蹭熱度的行為都“百害而無一利”。
區分有趣和有毒,克制過分的表達欲,不要陷入有毒的流量陷阱,對于試圖活躍社媒的品牌來說,或許還是一場持久的必修課。
運營:陳秋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