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是一種高效廣譜的三唑類殺菌劑,最早于上世紀 80 年代,由德國拜耳研發,它能有效對抗多種真菌病害,歷經幾十年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應用,登記劑型與適用作物也持續拓展,已成為防治糧食、果蔬等各類農作物病害的主力軍。
作用機理
戊唑醇通過抑制真菌體內的細胞色素P450酶系,阻礙麥角甾醇合成,致使真菌細胞膜結構受損,通透性改變,細胞內物質外流,最終真菌因代謝紊亂而死亡。這一精準打擊機制,讓它從源頭遏制病菌繁衍,高效守護作物免受侵染。
產品特點
(1)殺菌廣譜:對銹病、白粉病、赤霉病、紋枯病等常見真菌病害防控效果顯著,如小麥赤霉病防治有效率可達 80%以上。
(2)內吸傳導:能快速被作物吸收,并向頂傳導,確保新生組織受藥,如水稻施藥后,頂端葉片也能得到保護。
(3)持效期長:一次用藥,保護作物長達 15 - 20 天,減少施藥頻次,降低成本。
作用機理
廣泛適用于小麥、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以及蘋果、葡萄、香蕉等果樹,還有黃瓜、番茄等蔬菜。不同作物上針對相應病害,戊唑醇都能大顯身手,保障作物生長與收成。
使用方法
(1)噴霧防治:防治小麥銹病,用25%戊唑醇可濕性粉劑,稀釋1500-2000倍,發病初期噴霧,重點噴病葉,每畝用藥液45-60升。
(2)種子處理:小麥拌種,以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為例,按藥種比 1:200 拌種,預防苗期病害,促進種子萌發。
混配方案
(1)戊唑醇 + 吡唑醚菌酯:復配后殺菌譜更廣,對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防治佳,如 10%戊唑醇 + 20%吡唑醚菌酯懸浮劑,稀釋1500-2000倍噴霧。
(2)戊唑醇 + 多菌靈:針對蘋果輪紋病、炭疽病強化防治,如12.5%戊唑醇+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稀釋800-1000倍噴施。
注意事項
(1)嚴格按推薦劑量,不可超量,苗期作物敏感,易造成藥害,導致生長遲緩。避免與堿性農藥混用,以防降低藥效、產生沉淀。施藥后,妥善處理包裝物,保護環境。
(2)對魚類等水生生物有一定毒性,避免藥劑流入水域;不同作物有不同安全間隔期,如小麥21天、蔬菜14天,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