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濟南戰役后,我軍俘獲國民黨高級將領王耀武。
陳毅前往其住所清查資產,意外發現最貴重的物品,竟然只有兩臺拖拉機,便質問道:“你留著它們,究竟有何用意?”
王耀武理直氣壯道:“這是我準備的退路,你們無權干涉。”
當時濟南戰役經過如何,王耀武能征善戰,又是敗在誰的手中,最終又是因為哪一件小事而被發現逮捕?
國民黨高官大多家財豐厚,但王耀武為何窮困潦倒,偏偏選擇藏匿兩臺拖拉機,這又是他的什么退路呢?
如果您想知道的,歡迎先點個關注呀。
在國民黨將領中,能征善戰者寥寥無幾,特別是在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中,真正擅長作戰的更是鳳毛麟角。
王耀武是這少數中的佼佼者,并在抗日戰爭期間屢建奇功,被譽為抗日名將之一。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在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等戰役中,王耀武所率領部隊的戰績是不可抹殺的。
兩年之后,王耀武憑借卓越的抗日戰績,升任為七十四軍軍長,并率軍參與了長沙會戰,在短短三天內擊敗日軍贏得戰斗。
在隨后抗日戰斗中,王耀武與七十四軍的表現如同神助,屢次取得勝利屢創佳績。
在上高會戰中,面對日軍施放的毒氣,七十四軍毫不畏懼,對突圍的日軍窮追不舍,最終殲滅數千日軍,并收復了被占領多時的失地。
為此,七十四軍榮獲蔣介石授予的飛虎旗,而王耀武則是被授予了最高的勛章。
王耀武因卓越的戰功,獲得蔣介石的高度贊賞,在常德會戰取得勝利后,被提拔為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統領四個軍兵力超過十萬人。
僅僅一年后,王耀武晉升成為第四方面軍司令官,與資深將領如湯恩伯等同級。
在雪峰山戰役中,王耀武取得了對日作戰勝利,成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最年輕一位,還在戰后擔任長衡地區的受降長官,接受日本投降指揮官的指揮刀。
這些成就代表他在軍事生涯中的巔峰,證明了他榮獲抗日名將稱號的當之無愧。
在當時的軍事界,王耀武的快速晉升堪稱傳奇,然而無人質疑,因為他的晉升是通過與日軍的真槍實彈戰斗贏得的。
畢竟王耀武是農民出身,也曾遭到過各種壓迫,所以偶然間得知黃埔軍校正在招生,便決然辭去工作去報考。
王耀武經過考核,成為黃埔三期學生,無論是學習還是訓練,都顯得非常勤奮,后來還參與對陳炯明的征討。
在這場戰爭中,王耀武表現英勇和果斷,引起了國民黨的注意,因此在畢業之后,加入了蔣介石的部隊,直接上司是何應欽。
而且王耀武不貪圖個人功績,讓何應欽感到很滿意,決定對他進行重點培養。
在1930年3月,在中原大戰前線,王耀武開始初露鋒芒,打得軍閥連連敗退,引起了蔣介石的注意,于是逐漸重用王耀武。
王耀武僅用六年時間,就從畢業時進入蔣介石的視線中,職位從團長迅速升至上將旅長,當時只有二十八歲,可謂年輕有為。
不幸的是,隨后爆發的內戰,讓這位昔日英雄黯然失色,因為他走了一條錯路。
自從抗日戰爭以來,多年來親身經歷,王耀武意識到,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紅軍也是人民的軍隊。
當蔣介石要發動內戰時,王耀武心里是拒絕的,因此不愿意參與,開始假裝生病,以此避免上戰場。
但蔣介石并不打算放過王耀武,不愿讓能征善戰的親信閑著,所以恩威并施,抓住了王耀武的本性。
他清楚王耀武的故鄉在山東,對家鄉有難以割舍的情感,所以利用這一點因素,讓王耀武駐守山東作戰。
果不其然,王耀武雖然極不情愿,但還是被迫接受任務,秘密到達濟南,進行內戰準備。
王耀武出身黃埔軍校,不愧是指揮天才,又頂著天子門生的頭銜,不到一年時間,就把山東的大權抓在手中,成為山東省的政府主席,風頭一時無兩。
但是王耀武錯判局勢了,此時他的對手早已不是當年模樣。
解放軍已不同于往日,人數占絕對優勢,士氣也空前高漲,更關鍵的是王耀武的對手,是他的宿敵粟裕。
王耀武并未察覺,自譚家橋戰役后,粟裕便開始深入研究他的戰術,如今對他的作戰方式了如指掌。
經過幾場重大戰役,國民黨軍隊遭受重創,王耀武的精銳部隊在孟良崮戰役中,已經被華東野戰軍摧毀,師長張靈甫也在戰斗中陣亡。
這對王耀武來說是極大的打擊,因為這支軍隊是他親手打造的,并且在抗日戰爭中屢創輝煌的勁旅。
王耀武失去了底牌,逃到了濟南城,可這能守得住嗎?
王耀武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能守住濟南,所以多次向蔣介石請求援助,但總是收到無法兌現的承諾。
當時許世友迅速帶兵,占領了濟南城外的飛機場,而國民黨的吳化文知道無路可逃后,直接帶領著兩萬人向解放軍投降。
王耀武心知大勢已去,早就有了逃遁的打算,可他要怎樣才能逃離?
當時濟南的市長捕獲了我黨兩百多名地下黨員,并且打算立即處決。
王耀武非常擔心,此舉會讓我黨產生報復情緒,加速進攻濟南城的步伐,就暗中給了黨員資金,把他們全部釋放了。
他還開啟了城門,讓百姓外出避難,避免戰斗開始后波及無辜。
至于王耀武自己,則暗中剃成了禿頭,混在人群之中悄悄逃走。
王耀武本以為,自己的計劃完美無缺,卻還是因為一個小細節,無意暴露了真實行蹤。
當時王耀武逃出濟南后,到了一個村子里,他在借用村民的廁所如廁時,不經意間將衛生紙丟棄在地上。
在當時那個年代,很少有人能用得起奢侈的衛生紙,這引起了當地民眾的懷疑,于是立刻上報給解放軍。
解放軍根據這一線索,在該地區進行全面搜查,最終在一個地窖中,成功抓捕王耀武。
在抓獲王耀武之后,我軍迅速對其住所進行了搜查,結果發現他家中,僅有的財產是兩臺拖拉機,沒有其他貴重物品。
陳毅得知情況后,親自對王耀武進行審問,詢問他是否在其他地方藏匿贓物。
陳毅質問道:“你留著這兩臺拖拉機,究竟有何用意?”
王耀武坦然說:“這是我準備的退路,你們無權干涉。”
直到后來,陳毅等人才知道,原來早在抗日戰爭結束后,王耀武就準備了兩臺拖拉機,其實是打算退休后回家務農,以避免將來流落街頭挨餓。
王耀武本來就是農民出身,戎馬一生為國征戰,最后想的是卸甲回家種田。
王耀武被俘后,很快看清楚了形勢,明白了我黨的正確,于是積極地協助解放軍,勸降那些仍在抵抗的同僚,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國民黨士氣。
在解放戰爭勝利之后,王耀武被送入功德林接受改造。
在剛進去時,王耀武生活得非常謹慎,擔心自己可能會被判處死刑,不過毛主席得知他的顧慮后,派人向他傳達了信息:
“你在抗日戰爭中立下功勞,應當區分功績和過錯,不要為自己的處境感到憂慮,只要專心改造,將來可以為人民服務。”
王耀武于是沉下心來,專心接受改造,并在1959年時,作為第一批被特赦的戰俘,重新獲得了自由。
此后多年,王耀武成為政協委員,還擔任了文史專員,用余生來為人民服務。
1968年,王耀武因病去世,終年六十四歲。
王耀武一生馳騁沙場,曾因立場不同而犯下錯誤,但他始終明辨是非,選擇正確的道路,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到了1980年,他的骨灰被安放于八寶山革命公墓,這對他而言,或許可算是圓滿的結局。
聽到這兒,您有何感想,歡迎關注留言評論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