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熙鳳姐姐送來的跑車。”
“寶子們見證黛家軍凝聚力的時候到了?!?/p>
起猛了,怎么2025年看見林黛玉直播帶貨了。
冷眼最近又是被短視頻安利了一檔綜藝節目。
在喜劇垂類賽道深耕多年的老選手騰訊,繼今年引入的前大熱脫口秀IP《喜人奇妙夜》后,又在2024年末,上新了一檔《單排喜劇大賽》(以下簡稱《單排》)。
節目模式很簡單,依然是幾十名選手面對評審和觀眾,展開多輪競演。票高者晉級,爭奪C6名額,而最終獲得C6席位的6名優勝者可組成廠牌出道。
當前,關于節目的評價褒貶不一,甚至有觀眾直接吐槽,這檔喜劇節目“不好笑”。但在冷眼看完節目后,還是想和大家來聊一聊。
依然是喜劇,依然是競演,在類似的模式下《單排喜劇大賽》卻做出了一些獨屬于自身的“抽象”節目特質,而節目里也有一些值得創作者們去吸收的新角度,目前還沒被說到過。
當前喜劇還有多少可能性?
以前講到喜劇,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春晚的小品。
如今講到喜劇,大家幾乎下意識會想到脫口秀、Sketch。
騰訊帶火了脫口秀,也開始在Sketch領域嘗試突破,兩種本來同為小眾細分賽道的喜劇形式,被綜藝推向了市場的主流。
可多年過去了,倒也有了點“喜劇壟斷”的意味。就連冷眼也在想,難道能做成節目的喜劇,只有這兩種?
而另一方面,受脫口秀與Sketch爆火的影響,大家對于喜劇“好笑”的評判標準,也愈發集中在了“有沒有梗”、“劇本好不好”兩個層級,那么,喜劇的內核,又只有這兩個標準嗎?
因為常年分析節目,本認為已變成喜劇草根學者的冷眼,也是被《單排喜劇大賽》上了一課。
作為國內首檔聚焦單排喜劇的綜藝節目,正如第一期中節目對自身的定義:單排喜劇,就是一個人不受任何形式限制的喜劇表演。
比起已經有了固定套路的脫口秀和Sketch,單排喜劇更注重于選手創作本身和單人表演的可能性。
也正是在這樣的邏輯下,觀眾們可以看到各類抽象的“喜劇可能”在節目里輪番上陣。
魔術和喜劇?聲優和喜?。空f唱和喜???甚至于唱跳和喜???
而開篇提到的作品《黛玉播播間》也帶來了獨屬于單排喜劇的一種創作形式。
比起脫口秀講“自己”,Sketch講“故事”,單排喜劇全程只能由演員一個人完成,那么創作者們就會重點在“角色”上下功夫,讓作品里唯一的出場“人物”更加個性化、風格化。
《黛玉播播間》中,選手姚堯就是以林黛玉為創作藍本,在“賈府”搭建了一個直播間,把黛玉,一個典型的古典女性角色,轉換成了當代年輕人的性格。
同樣是與“薛寶釵”較勁,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只會憋得自己心生郁結,姚堯版的林黛玉則絕不內耗,直罵“孽障”。
林黛玉的“敏感孤高”,也在進入“直播間”后煙消云散,帶貨黃桃時,正應了當下的那句流行語“0幀起手”:上一秒還在用和賈寶玉的CP話題引流,下一秒就幫網友把黃桃的價格砍了下來。
節目另一個出圈舞臺,是選手曾涵江融合了說唱喜劇的作品《歡迎大家前來就診》。
冷眼看到大量網友在評論區留言:說唱水平不詳,但冒犯得確實挺強。
選手曾涵江在備采時表示,他是在試圖用說唱核心元素“beef”、“冒犯”與喜劇的諷刺性進行結合。而巧合的是,音樂Remix的形式,又恰好能在舞臺中將大量的喜劇經典老番融合。一場用老番的“魔法”打敗“魔法”,由說唱選手對喜劇行業展開的無差別攻擊,點燃了全場,拿到了全票。
但誠實來講,目前也并不是所有創新性的舞臺都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冷眼看到,節目的第一個舞臺,陳小嘻的聲優喜劇作品《賽博評書之擎天柱油改電》,就有網友在彈幕上吐槽,“不夠好笑”。
但冷眼很喜歡節目里陳小嘻親友團林海老師的一句話,單排喜劇不同于相聲、小品,已經有了足夠的文化積淀,單排喜劇作為一個全新的形式,就是需要一個被觀眾適應、理解的過程。
而無論是選手還是節目組,冷眼很欣喜能看到一幫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
喜劇本就應該是一個百花齊放,充滿個性,甚至于不斷試錯的舞臺。
所以在冷眼看來,無論節目第一次的嘗試成功與否,冷眼都很感謝《單排》給到了我們一個去重新思考喜劇的角度,除了“?!焙汀皠”尽保?strong>喜劇的形式本身,還有哪些魅力?
讓更多喜劇新人走到臺前
上述,我們聊到了當前主流喜劇節目,對喜劇形式的“固化”。
這一段,我們來聊一聊其中的喜劇人。
感謝脫口秀、Sketch兩大賽道的爆紅,讓大量的冷門喜劇寶藏人走到了臺前。而7年過去了,由脫口秀培養出的1.0時代演員龐博、楊笠、徐志勝早已成為各大綜藝的常駐選手,甚至于幕后總導演。
而Sketch2.0時代的演員宋木子、土豆、呂言也正在進行影視劇的轉型。
可對喜劇節目來說,依然需要源源不斷的新面孔。
那么,這些人要從何而來?
冷眼昨晚刷朋友圈,剛好刷到了《單排》的一位導演,于是冷眼把問題拋給她:
“我們沒有相信任何一個選角公司的判斷,整個團隊大家直接分成了線下演出渠道、線上互聯網渠道、喜劇廠牌渠道,還有人專門去整理喜劇綜藝的遺珠(具備單人表演能力的)。
我們沒去設定一套導演組的選角標準,無論是誰,無論曾經有過什么樣的成績,都是直接進入訓練營,拿出第一個自己的單人表演作品,去展演現場見觀眾。我們十幾輪訓練營,二十多場展演,應該總計見了幾千名觀眾。”
這樣完全地去模式化,純靠內容battle,確實給節目帶來了不少新面孔:
我們能在節目里看到,非洲貝寧真公主當面凡爾賽;
被徐志勝銳評“(他)手上應該晃著一杯香檳”和我們說話的,西格瑪紳士風格演員耿嘉唯,用喜劇解構嚴肅文學;
只有兩個月訓練經驗的純跨界喜劇新人音樂人王澳楠eve,在喜劇表演里,吹起了嗩吶和笛子;
演員周俚帆化身迷之微笑男孩,在舞臺上思考宇宙和地球的關系,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讓冷眼印象最深刻的,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么的百萬網紅小黑,奔走于觀眾席、評委席、主持人之間?!叭〈惫戮V做評委,反客為主“搶下”主持人的話筒報幕,沖進觀眾席中評論選手的表演。
可誰能想到,他甚至是此前已被淘汰,差點沒有上臺機會的選手呢?沒有座位的他,只能在道具間排練,等所有選手表演完之后,懇求導演們再看一次自己的作品,最終得到了表演的機會。
而冷眼更開心的是,這些“新人”們,真的通過節目被更多人關注到了:
冷眼重點關注了一下姚堯《林黛玉播播間》的舞臺數據,當前舞臺已經實現了小紅書平臺單條視頻互動量破20萬,抖音平臺單條破50萬點贊量。而姚堯本人的賬號,漲粉超過10萬。
之前在創造應系列不溫不火的選手Amu,也因為舞臺的出圈,在抖音上獲得了80w點贊。
對于這些完完全全的喜劇新人而言,這樣的數據表現其實是非??捎^的。
而這也是冷眼寫這篇文章,想讓大家再去關注一下單排喜劇的原因之一。正如前文所說,單排喜劇中沒有“配合”,它完全需要演員個人去撐起整個舞臺。這樣的要求,其實就是最好的去篩選這些,有個性、有特色,一下子就能讓人記住的喜劇人,最極致的方式。
而單排最終給到選手個人的呈現力度與出圈關注度,也將會是群像的喜劇表演無法復刻的。
最像短視頻的喜劇綜藝
冷眼是在第四期播出時關注到了《單排》,目前初舞臺均已亮相完成,節目賽程已過三分之一。對于冷眼而言,《單排》有讓冷眼十分驚喜的點,但節目本身也仍存在一些爭議。
一是不少人認為節目喜劇+的模式,定位模糊,不容易立刻為其精準匹配到受眾;
二是由于形式、選手都過新、資歷尚淺導致能爆紅出圈的舞臺當前較少。
冷眼也想就這兩點聊聊自己的想法:
在冷眼看來,關于節目定位模糊的爭議,更多要歸因于大家太過習慣于垂類的輸出了,有時候會模式化地認為,定位清晰是決定節目出圈與否的關鍵所在。
實則不然,缺乏垂類定位不一定是壞事,有節目特質才是要事。
冷眼在開篇就強調了,《單排》其實是一個有極強節目特質的節目,就是抽象、發瘋。看《單排》的觀感,有點像在看短視頻,好像你永遠都想不到刷到的下一個作品是什么。
而除了觀感像,《單排》確實也沿襲了當前短視頻平臺上最時興的抽象精神狀態。
什么叫抽象?是時下年輕人最常用的形容詞之一,也通常指一種“不正?!钡木駹顟B。再往深了說,就意味著無厘頭、荒誕、反常規。
近年來爆火的很多東西,就是很多“抽象”的經典范例。比如必須干噎到脖子伸了二里地才能咽下去的希臘酸奶、失去了層次感和內部餡料的壓扁可頌;丑貓異形抱枕……
越荒誕、越反常規,好像在這個時代,越能得到共鳴。
《單排》節目里的喜劇作品正式擁抱了這種抽象趨勢。
選手卡卡的作品《“渣男”卡卡》里有毫無邏輯、前言不搭后語、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沒明白的斷片式抽象精神狀態;
選手劉亞群的作品《手機》里第一次把SSR卡牌搬上了舞臺;
有時候,你真的沒有辦法用一個,像脫口秀、Sketch一樣的統一評價體系,去解析《單排》的喜劇作品表演。它就是一群有個性的人,去在舞臺上肆意的、發瘋式地呈現自己的所思所想。
它有點在刻意地用“反常規”的驚喜,去破除垂類的限制。就像短視頻一樣,不斷地用“全新”的內容,去刺激你的感官。
冷眼想把它定義為,在觀眾之間需要“同頻人”的一個過程,對于觀眾來說,你get到了就是get到了,沒有就"滑過去",開箱下一個品類。
而節目的第二個爭議點,也確實是冷眼對節目略有遺憾的地方。
誠然,節目中的喜劇模式很新。但對于新模式的追求,好像大過了對內容本身的要求。
畢竟喜劇競演類的節目,當下還是要靠作品表演的精彩卡段才能出圈,當作品的內容缺乏極致笑點和深度時,就會讓節目失去被討論、被傳播的源動力。
最后,冷眼想借用節目中導師閻鶴祥的一句話收尾:“我這半年最大的感受,喜劇最重要的是基因的多樣性,跟物種的多樣性一樣,我在這(個節目)就看到了這個東西,你們這個舞臺是最孕育著新喜劇生機的舞臺?!?/strong>
冷眼很欣喜,在當下喜劇脫口秀和Sketch分庭抗禮的時候,還能看到有節目敢于去做新的東西,找自己的節目特質,繼續突破行業的邊界。
畢竟,新的形式、新的人、新的態度,永遠能為行業帶來新的活力。
冷眼語畢,繼續等待節目后續的舞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