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對六代機和轟20是否首飛,評論區一直有各種意見。
很常見的說法是,這些飛機都已經服役很多年了,出于保密原因一直沒有公開,最近只是第一次亮相。他們的理由是,飛機首飛不可能在城市上空,不可能讓老百姓看見。首飛應該是在無人地區,比如大漠戈壁。
那我今天就站在他們的角度,看看要滿足這些說法,需要哪些前提條件。
首先,什么叫首飛啊?飛機第一次離開地面叫首飛。如果這些飛機首飛不是在成都、沈陽或者西安首飛,而是這大漠戈壁首次升空,這些飛機是怎么離開成都、沈陽和西安的。
有幾種選擇:一、公路上,用車輛運過去的,二、鐵路運輸送過去的。三、神奇法師或者機器貓參與了研制和試飛過程。
前兩個選擇,都需要把飛機拆開,不然這么大東西在公路上跑,比在城市上空飛行更不保密,不僅僅三個城市的老百姓能看見,一路上各個省市老百姓都能看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必須出動大量部隊,在公路鐵路沿途嚴格戒嚴,把周圍所有建筑窗戶都遮擋起來。就按照半年前某些媒體說的,蘇伊士運河兩邊全搭了大棚那種方法來。時候還要消除沿途各省市所有人的記憶,這個通過黑衣人倒是容易實現,閃光燈閃一下也不費電。
關鍵的麻煩是,公路鐵路運輸的話,不能只是把飛機拆成幾個大件這么簡單,而是要拆成小部件,到了戈壁大漠上再組裝起來。飛機組裝是一個對環境和工藝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在北航、南航、西工大,飛行器組裝都是專門的專業,這個領域涉及到廠房內的溫度濕度控制,工裝夾具各類專業工具,還有智能制造中離不開的各種機器人。所以,要在戈壁灘上建設一個或者幾個新的生產廠和跑道,把零件秘密運過來組裝,完成低速滑行、高速滑行,然后才能試飛。工廠和跑道必須能夠在可見光、紅外、雷達各個波段全部隱身,不然全球各國的可見光、紅外、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都能看見。那就要用全波段隱身材料做一個罩子,把工廠、跑道和試飛空域全罩起來。對很多博主來說,這個也不難,他們科普過,只要看不見發紅光,那一定是紅外隱身。
至于第三種選擇,當然不可行,神奇法師畫的圈太小,機器貓的任意門和抽屜只能通過幾個人,運不了各種器材和零部件,所以他們就算參與了最多也就是簽了保密協議以后,負責一下幾個廠里科研人員和工人的通勤上下班。
所以,大家看我今天說的,是不是夠正能量?是不是包含了很多紅外、隱身等技術名詞?是不是很振奮士氣和信心,是不是能讓敵人聽了膽寒?是不是很符合某些群體的價值觀?
要把六代機和轟20早就首飛的說法解釋圓了,還真的要聽聽《開水養活魚》的經驗,這可是傳統相聲里的著名段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