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之圍城》內地票房6.84億,是2024年最賣座的港片。
但這個數字和過往港片的成績還有很大差距,《怒火·重案》《拆彈專家2》《掃毒2》《無雙》等,都超過了10億。
劉德華的《焚城》、郭富城的《臨時劫案》以及甄子丹的《誤判》,都是2億出頭。
至于謝霆鋒+張學友的《海關戰線》,劉青云+吳鎮宇的《談判專家》,也就1億多票房。
就算黃子華+許冠文的《破·地獄》在香港破了紀錄,但在內地也沒有破圈,還差一口氣才到2億。(1.95億)
《年少日記》和《白日之下》,兩部口碑之作同樣無濟于事,分別賣了1000多萬。
其實香港電影票房不僅在內地縮水,在本土同樣創新低。
2024年香港本土票房收獲13.4億港幣,這個數字比去年跌了6.2%,而且是13年新低,倒退至2011年。
唯一值得稱道的,也就是香港電影超過了好萊塢電影,前兩名分別是《破·地獄》和《九龍城寨》。
兩部影片在香港都破億了,而第三名則是《頭腦特工隊2》,在香港賣了8452萬港幣。
借此機會,和大家聊一聊香港地區2024年10部最高票房港產片。
第10名:《我談的那場戀愛》
吳君如主演的愛情喜劇片,在內地賣了600多萬票房。
影片比較新穎,用當下最流行的詐騙題材進行包裝,有點港版《鸚鵡殺》的意思。
但網絡詐騙只是表面,本質上還是探討當代都市人,遇到的那種孤獨和缺愛。
這就有點像王家衛當年借助金庸小說,用《東邪西毒》講人的情感。
這種處理方法很容易引起爭議,畢竟被詐騙了,還要當作是一段浪漫的愛情。
吳君如的表演,增加了可信度,集干練、嬌俏、灑脫、無奈于一身。
今年4月份的金像獎,她和衛詩雅,將是影后的強力競爭者。
第9名:《爸爸》
翁子光自編自導,回歸“奇案”系列。
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2010年“荃灣享和街弒母殺妹案”
翁子光的視角比較獨特,他沒有去探索案子本身,情節也不在兇手身上。
從電影名字就可以看出,聚焦的是一家四口的爸爸。
通過展現這個家庭之前的美好以及爸爸當下的痛苦和掙扎,進而一步步剖析社會。
這樣處理其實很難讓人共情,兒子雖然是精神病患者,但沒有提及他為什么會患病?
再有就是好多無效的交叉剪輯,對劇情連貫性有所損傷,感覺有點炫技成分。
劉青云的表演,有種返璞歸真的意思,那種悲傷和隱藏的憤怒,處理地非常好。
第8名:《談判專家》
原版是自1998年的美國電影《王牌對王牌》,這是一次失敗的改編。
拍攝手法老舊且俗套,劉青云吳鎮宇的表演,盡顯疲態,讓人觀影也產生疲勞。
原版8.5分,新版7.2分,個人覺得如果看過原版的話,再看新版,及格分也是達不到的。
邱禮濤這兩年執導的影片接連遇冷,諸如《掃毒3》《暗殺風暴》《海關戰線》等。
票房遭遇滑鐵盧,也難怪現在開始叫停這類合拍警匪片了。
第7名:《臨時劫案》
黑色幽默犯罪片,低配版《瘋狂的石頭》,也算是香港警匪片的一種另類玩法。
多線敘事,玩好了能制造驚喜感,玩砸了就是邏輯混亂。
本片許多情節比較刻意,邏輯性不太強,很大程度上依靠郭富城的表演。
齙牙造型加分不少,而且這個講禮貌的悍匪喜感十足,“說謝謝”也成了電影金句。
4月份的金像獎,郭富城大概率也會拿到影帝提名。
第6名:《12怪盜》
香港的一部偶像喜劇片,MIRROR全隊成員參與。
完全是一部粉絲向電影,沒啥好討論的。
有點像長篇MV,劇情也是流水賬,不是粉絲,實在沒有必要看。
第5名:《盜月者》
2024年香港賀歲片之一,依然是幾位頂流參與。
但呂爵安、盧瀚霆、姜濤幾位香港新生代,演技方面完全被張繼聰、白只吊打。
故事改編自2010年東京天賞堂爆竊案,也算是有些新意。
整體來說,這就是一個標準的俠盜故事,節奏尚可,也有反轉和幽默元素,可以一看。
第4名:《飯戲攻心2》
第一部在內地賣了1.07億,第二部少了“大哥”黃子華的參與,只賣了1784萬,著實有點慘。
黃子華的缺席,自然影響了一部分票房,但歸根結底,影片本身也出了問題。
開局的歌舞,莫名其妙,令人尷尬。
再有就是兩場婚禮,略顯浮夸,屬于強行制造矛盾。
唯一值得稱道的可能就是胡楓、羅蘭等一些老演員的加盟以及一些年代梗。
比如胡楓提到:“這一陣適最紅不是謝賢嗎?雖然我不是很喜歡他。”
還有一個是米雪推著羅蘭出來,然后插播《溏心風暴》的插曲。
第3名:《焚城》
香港電影少有的災難題材,填補了港片的空白類型,實屬難得。
文戲方面,緊張刺激,借鑒了《寒戰》系列的高層爭執,同時諷刺了一些現象,“人禍比天災更可怕”。
“武戲”方面,火災特效做的不錯,消防員勇敢赴死的令人感動。
在情緒方面也得到宣泄,劉德華喊出我要炸豪宅那一刻,有點心潮澎湃。
整部影片雖然達不到經典,但在各方面比較平衡,視聽語言、特效、演員表演都配得上大銀幕。
但也有一些缺點,比如有些明顯的細節錯誤,和現實不符,比如消防員的黃金戰衣以及飛行服務隊的飛機等。
再有就是核輻射這塊,不夠真實,以及有些網友角色出現輻射,應該交給防化部隊。
主創團隊從溫情角度出發,其實還刪減了一些恐怖鏡頭,比如劉德華的角色和幾位消防員,都患上了癌癥,深受折磨。
第2名:《九龍城寨之圍城》
近幾年難得的港產動作片,昔日的香港電影榮光回來了。
電影的幕后團隊非常強大,監制莊澄和葉偉信,分別參與過《無間道》與《葉問》系列。
導演鄭保瑞、編劇歐健兒、攝影鄭兆強,都是銀河映像的班底。
動作指導谷垣健治,出自甄家班,從90年代就在香港打拼,見證過港片的輝煌年代。
影片投資高達3億,大多用在了搭景上面,為我們還原了昔日的九龍城寨,各種道具極具年代感,非常真實。
演員搭配上,選擇了老帶新,延續了港片的老傳統,尤其是大哥大洪金寶的坐鎮,分量十足。
這種形式,確實帶火了城寨四子和癲狂的王九,讓我們看到了香港中生代演員的未來。
《九龍城寨》的大火,自然要拍續集,后面《九龍城寨之龍頭》和《九龍城寨之終章》都會安排。
另外劉俊謙飾演的“信一”,戲中他是龍卷風的接班人,戲外憑借帥氣的外表吸粉無數。
據悉電影公司準備單獨為他拍一部《九龍城寨之信一傳》,值得期待。
第1名:《破·地獄》
雖然打破紀錄,成為香港電影票房榜冠軍,但受限于文化氛圍不同,在內地并沒有破圈,只賣了1.95億。
但對喜歡香港電影的觀眾來說,影片有許多必看點。
首先是冷面笑匠許冠文和棟篤笑鼻祖之一黃子華,32年后再合作,噱頭十足。
然后許冠文不再搞笑,而是用一種嚴肅的表演方法,達到了化臻入境的地步,不少人感慨他要提前預定4月份的金像獎影帝。
追憶當年,許冠文可是第一屆金像獎影帝,幾十年過去了,再拿影帝的話,一定成為影史佳話。
影片在香港破圈,很大程度是因為打動人,破地獄雖然是對死者的喪葬儀式,但卻表達了對“生者”的渡化。
值得一提的是,衛詩雅飾演的文玥,最后為父親破地獄,完成了父女和解。
這個過程不僅戲中困難重重,遭遇“傳男不傳女”的偏見,戲外也是一樣。
衛詩雅提前一年準備最后的片段,但卻找不到喃嘸師傅傳授儀式,找了好幾個月,才找到愿意傳授的師傅。
但他們卻不肯傾囊相授,無奈之下,劇組只能找兩位教,然后將其拼湊在一起。
這個時候,電影照進了現實,希望《破·地獄》的大賣,也能讓這個行業放棄這些帶有偏見的老傳統。
回看2024年的香港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和《破·地獄》先后破億,創造了歷史。
但這并沒有拯救低迷的電影市場,起到救市的作用,反而香港地區還倒了幾家電影院,可謂是雪上加霜。
2024年結束了,希望2025年的電影市場,能好上一些。
這一年也有不少港片值得期待,比如《風林火山》,等了幾年,這一次不會再放鴿子了,希望快快定檔。
古天樂的《尋秦記》以及《誰變走了大佛》,也備受市場期待。
劉德華和謝霆鋒的《怒火漫延》,谷垣健治執導,謝苗主演的《火遮眼》,星爺的《美人魚2》,也不遠了。
話說你們最期待哪一部呢?(撰文:十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