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9:31分,朋友圈里看到有轉發了某公眾號發布于19:20的文章,《當年明月(石悅)簡歷……》,他還加了三個字和兩個問題——
出事了??
27分鐘后,這位朋友在自己轉的文章下回復了幾個字:
精神病醫院。
很快,微信群里出現了當年明月那些事,說他打傷男同事,猥褻女領導。還有人猜測,他是不是為了逃避某些事而像自己書里寫過的那樣,學著唐伯虎裝瘋賣傻。
當然,一切的一切,都還只是傳言,當事人沒有出來回應,他所在的單位也沒有出現辟謠。
這個傳言是謠言還是遙遙領先的預言,目前不得而知,只能讓子彈再飛一會。
天下作家多矣,甚至既是作家也是官員的也不少,當年明月之所以如此受關注,乃在他的書當年乃是爆款,二在這事太過于離奇——平時沒聽到他消息,乍突然就這樣了呢?
不過,說起來,一點也不奇怪,畢竟,之前即有過新聞。據新浪財經轉北京日報客戶端的報道:
世界衛生組織2022年發布的《世界精神衛生報告》顯示,全世界有近10億人患有精神疾病,相當于世界上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正在經歷精神健康的挑戰。在中國,各類精神病患者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億。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家庭的痛苦和掙扎,以及無數顆渴望被理解與關懷的心靈。
當你在上網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可怕呢?
你大概率不會,因為你覺得那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發生在別人身邊的事。
直到前陣李宜雪事件時,有人科普她所患的強迫性障礙、人格障礙時,我才發現,自己竟然也有強迫性障礙呢——
對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反復懷疑,以至于要反復核實,明知道毫無必要,但無法克制,如,出門時會反復檢查是否關好門窗,即使一遍一遍回家確認,還是覺得沒關好……
我想每天晚上都懷疑父母老婆沒把樓下的門窗關好,自己無論多晚都得下樓再進行確認,應該也屬于癥狀之一吧?
所以,看著當年明月那些有板有眼的傳言,我毫無波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