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請各位同步關注一下我的備用小號“飛箭財經”↓
作者:余飛
01
第二個5000億縣級市來了
1月6日,江陰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透露:
2024年江陰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突破5000億元。
事實上,2024年江陰邁入5000億俱樂部,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畢竟這座縣級市,2023年GDP就已經達到了4960.51億元。
隨著江陰的晉級,中國縣域經濟團隊中,將有兩座5000億級別的縣級市,江陰依舊坐穩了僅次于昆山的中國第二縣級市寶座。
有趣的是,第一縣級市昆山所屬的蘇州,正好是中國第一地級市,而江陰所屬的無錫,又正好是中國第二地級市無錫,蘇州、無錫都屬于江蘇,由此可見江蘇的縣域經濟有多強。
而且,縣級市(縣)十強中,有五個在江蘇,其中冠亞季軍都屬于江蘇。
2023年59個“千億縣”的區域分布來看,江蘇一騎絕塵,總數與上年相同,達到21個;浙江新增2個(平湖市、寧海縣),總數達到11個,江浙合計占比超五成。
排名第一、第三、第五的縣級市,都是蘇州代管。
世人皆知,蘇州的GDP超過了一大批副省級城市,位居全國第六。其工業實力超過了一大批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位居全國第三,僅次于深圳和上海。
有沒有發現,十強縣級市中,沒有一個屬于經濟第一強省廣東,這是為何?
理由很簡單,廣東大多數強縣均已“撤縣設區”,他們已經進入了區的經濟爭霸賽中,跳出了縣級市范疇。
換句話說,廣東、江蘇兩座超級大省,形成了兩條涇渭分明的發展路線,一個強區,一個強縣。
02
昆山、江陰,均掀翻了7個省會
昆山、江陰GDP均站在5000億之上,5000億是個什么概念?
如果參與地級以上城市排名,昆山可以排到全國第59位,江陰排全國第61位。
更為重要的是,它們以縣級市的身份,掀翻了7個省會與首府城市。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關鍵問題來了,昆山和江陰為何這么強悍?
關于昆山,本號分析過多次。
產業、工業是昆山強悍的底層邏輯。
擁有很多省會城市乃至副省級城市艷羨不已的產業。
昆山的產業有多強?2020年,昆山就擁有1個5000億產業集群,12個百億產業集群,這是很多城市可望而不可及的成就。
到2023年,千億產業集群的產值已經增加至6969.04億元,百億級產業集群增加至13個。
來源:昆山統計局
昆山最有名氣的產業,就是近7000億產值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裝備制造業。
2010年前后,全球每三臺筆記本電腦,就有一臺是來自昆山。
只不過2008年金融危機之下,沿海城市的很多產業遭遇壓縮,這時候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借此機會,利用人力成本相對東部較低的優勢,大刀闊斧地招商。這種背景下,昆山的很多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到了重慶。
重慶于是在后來取代了昆山,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筆記本生產基地。
即便如今昆山不再是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但卻集聚了一批電子信息高端企業,發展成中國乃至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生產基地之一。
強大的產業奠定了昆山第一縣級市的基石。去年武漢奔赴長三角取經問道,就曾拜訪過昆山的,并提出,要深入學習昆山經驗,重點圍繞武漢制造業25條重點產業鏈,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提升產業規模和發展水平。
昆山的工業有多牛?2023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42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432.65億元。
這一成績,吊打一大批省會與首府城市。之前我分析過的昆明、貴陽、南寧,工業增加值最高的昆明也只有1600多億元。
此外, 從西安公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828.59億元,2021年和2022年沒有公布直接數據,只公布了增速。
2021年增長了5.7%,2022年增長了13.9%,以此估算,2022年的工業增加值應該為2201億元。
昆山的工業增加值,西安都沒法比,足可見昆山的強悍。
江陰強悍的底色,同樣如此。
江陰的工業實力雖然遜色于昆山,但同樣強悍。
江陰的拿手產業是冶金、高端紡織服裝、石化新材料、金屬新材料等。
在國家批復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中,江陰和昆山、瀏陽各占兩個,其中江陰獲得的就是其當家產業,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特鋼制造)。
根據江蘇省公布的2024年統計年鑒顯示,2023年江陰市全部工業增加值2349.93億元,同樣超過西安。
來源:江蘇省統計局
江陰市統計局還公布,其202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7317.22億元。
這一數據,湖南省會長沙2023年的數據為8688.27億元。
也就是說,江陰市的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可以和萬億GDP省會城市掰手腕。
此外,江陰一座小小的縣級市,孕育出60多家上市企業,這個數量超過“第一縣”昆山,穩居全國縣域前列。
其中,既有曾經A股服飾類市值最高的“海瀾之家”,也有中國民營造船企業巨頭“揚子江船業”、國內精細磷龍頭企業“澄星實業”,以及國內領先的半導體封裝測試企業“長電科技”等等。
這得讓多少省會與首府城市艷羨。
正因為產業強悍,能夠提供優質就業機會,這座小縣城,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增加了18.4萬人。
來源:江陰市統計局
過去三年是中國人口的轉折點,而2023年江陰市常住人口規模178.51萬人,相較于2020年依舊逆勢增加了0.56萬人。
03
產業才是王道
頭部縣與縣級市,能夠上榜,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
比如義烏,其憑借全球小商品之都的名號,其風頭和知名度蓋過了其隸屬的地級市金華。
慈溪全國小家電聞名,占領全球30%以上的份額,公牛插座就出自這里,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棉拖鞋產業帶,每年賣出去的拖鞋可繞地球四圈半。
晉江鞋服聞名世界,我們耳熟能詳的安踏、特步和361度都來自晉江。
比如邵陽下轄的邵東,打火機之都,打火機產業占全球70%的份額。紹興下轄的嵊州,領帶產業占全國90%、全球80%的份額。商丘虞城縣,鋼卷尺占全國85%的市場份額。
杭集的牙刷、丹陽的鏡片、平鄉的童車、諸暨的襪子、永嘉的紐扣、古鎮的燈飾、江山的羽毛球、荔浦的衣架、澄海的玩具禮品,在全球市場份額中,都是獨樹一幟。
這些產業即便放在地級市范疇內,也是可遇而不可求。放在縣級市范疇內,則足可以支撐一個縣級市的輝煌。
這樣的因為產業強盛而興盛的地區還有很多。
澎湃新聞旗下的“澎湃美術課”最近根據阿里巴巴的《1688 產業地圖》梳理的數據顯示:
浙江衢州的柯城區的魚子醬年產量已超過 200 噸,其中 70% 以上出口國外;山東的臨朐縣和安徽的霍邱縣兩地的鵝肝產量,已經占到了全球的 45%。而最早把鵝肝發展為成熟產業鏈的臨朐,就是在上世紀 80 年代通過丹麥、荷蘭的民間組織的資助,開啟了摸索飼養法國朗德鵝的產業路徑。
山東曹縣從影樓布景和攝影服飾加工起步,到如今已經形成覆蓋設計研發、剪裁繡繪、營銷售后的全流程漢服產業鏈,占據國內漢服市場四成份額,“全國每 10 條馬面裙,就有 8 條就來自曹縣”。
這些成功的小縣城告訴我們:
產業強,則城市強,產業有潛力,則城市有潛力。
只能認清自身,挖掘自身,不要固步自封,掌舵人要走出去看看世界,為自己的城市爭取到好的投資,然后要耐得住寂寞,持續加持自身的產業,但求本心,無問西東,才有成功的希望。
當然,追求產業的同時,也要有前瞻眼光。要適應這個時代,對產業進行轉型。
無論什么城市,最忌諱的是對資源或者某一個產業過度依賴。
因為在快速發展的世界中,沒有任何一個產業是牢靠的,要緊跟時代步伐,緊隨科技步伐,利用科技的力量賦能自身的產業升級,跟隨時代的改變而改變,才能立于潮頭之上。
這是南北城市如今差距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也是人口不斷流失的三四線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尋求破解之道的不二法門。
原創不易,辛苦動一動你的小指頭,在文章右小角點個在看、點個贊。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轉載、廣告投放、加讀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備注來意,否則不通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