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衛春節檔,更要注重行業健康
對于這個春節檔的意義,不同的影城經理有不同的看法。
王成覺得目前的檔期環境存在很多問題,頭部影片不考慮春節檔和國慶檔之外的檔期,已經成了一種默認的狀態。
2024年春節檔,《熱辣滾燙》以26.8億元票房居于榜首,《飛馳人生2》以23.6億元票房位居第二,第三名《熊出沒·逆轉時空》也突破了13億元票房,這三部在春節檔的票房占比合計達到80%。
2023年春節檔,《滿江紅》26億元票房位居第一,《流浪地球2》21.6億元票房排名第二,《熊出沒·伴我“熊芯”》以7億元票房位列第三,這三部在春節檔的票房占比合計超過81%。
2022年春節檔,前三名分別是25.3億元的《長津湖之水門橋》、13.9億元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和6.6億元的《奇跡·笨小孩》,這三部在春節檔的票房合計占比接近76%。
再看2021年春節檔,35.6億元的《唐人街探案3》、27.2億元的《你好,李煥英》和5.3億元的《刺殺小說家》分列前三名,這三部在春節檔的票房合計占比達到87%。
回溯前幾屆春節檔票房,會發現排名前三名的電影拿走了80%左右的票房,其中前兩名的票房差距并不大,但第三名開始就會拉開差距。
從票房收益上看,三部高票房影片已經是春節檔的容量上限(個別年份是四部),涌入再多的大片,檔期就擁擠了。
今年六個種子選手中有五部是超級大片,戰況預計會白熱化。哪部大片掉隊都讓人心疼,再出現撤檔重映就更加悲慘。
說起來,反倒是不算大片的《熊出沒》預期票房最穩。
春節檔撐死,平時餓死,這樣的電影市場難言健康。
周武對此也深有同感,大家都希望搶占熱門檔期收回成本,看重短期收益,忽視了電影是需要長期耕耘的內容行業。在這方面,好萊塢的經驗值得學習。
由于近期《帕丁頓熊3》的上映,周武又從庫房里搬出了帕丁頓熊的雕塑。這還是2015年該系列第一部上映時片方送到影城的。如今同樣的物料,已經連續用了三部電影,時間長達十年。
今年春節檔有很多系列電影,但沒有哪部電影在影城放置類似的物料。周武覺得,對于有志打造系列電影的片方來說,像雕塑這種物料,一次投入,系列收益,性價比非常高。
國內片方的宣發看重短視頻、看重路演,但是對于電影院這樣直接連接觀眾的宣傳陣地重視不夠。一部電影的生命不光是上映期,它的海報、立牌、雕塑都是IP生命的一部分。
至于能打造出使用十年物料的片方,目前還沒有出現。
在影評人電電看來,過分看重這次春節檔,對行業的發展并沒有太大好處,“業內都在說保衛春節檔,如果最后春節檔的整體票房比較好看,有些深層次的問題反而會被掩蓋?!?/p>
根據國家電影局的統計,2024年全年故事片產量是612部,而2023年則是792部,少了100多部。
產量大幅度降低,那去年春節檔后片荒、觀眾不進電影院的情況可能再度上演,到時行業該如何解決?再齊心協力保衛“后春節檔”嗎?
作為決定全年票房體量上限的熱門檔期,春節檔承載了太多的期待。無論如何,電影行業需要一份漂亮的答卷來鼓舞士氣,電影院也需要足夠的票房來渡過難關。
面對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春節檔,我們拭目以待。(文中提及的周武、冷冬、王成、電電均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