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獅子溫 來源:少年商學院(ID:youthmba)
現在很多父母越來越重視科學育兒,一方面希望孩子在自己的精心陪伴下健康快樂成長,另一方面又想孩子通過各種技能訓練可以成為一個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未來人才。
但父母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容易會失衡,一不小心就會過度保護孩子,導致孩子在生活中一遇到問題就會慌了神。
作為父母,允許孩子失敗,鼓勵孩子在挫折面前盡力而為,更能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而從挫折和失敗中得到的收獲,對孩子來說也是一份難得的成長禮物。
今天分享的這位作者,她從自身經歷出發,給大家分享如何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同時還分享自己的一些解壓方法,希望大家能給大家帶來啟發。
孩子的抗挫力
沒有父母想象中弱
很多家長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對于家中很多事情都會選擇隱瞞或者報喜不報憂。但其實孩子比我們想象的堅強,也比我們想象的脆弱,而他們的堅強和脆弱都在哪里,是需要每個家長細細體會、耐心呵護的。
前幾天我們育兒組織教練群有老師遇到家長的咨詢:一個九歲孩子的爸爸被拘留后全家亂成一鍋粥,家長雖然對孩子隱瞞了實情,但小孩子開始情緒不穩甚至拒絕上學,家長非常苦惱:爸爸的情況,說還是不說?
我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給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個經歷。
今年初,我媽病故,家里經歷些令人難過的事,讓我和女兒深受打擊,加上我媽看病欠了筆錢,經濟的壓力和親情的幻滅,讓我女兒一度對世界失望到有輕生傾向,當時我自己也陷在傷痛中走不出來,所以直到老師發現孩子不對,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先拉起自己,再拉起女兒。
首先是我自己徹底看開:欠外債也罷,只剩母女二人也罷,只要我倆還健健康康活著,其他困難真都是暫時的。當我什么都不往心里去,開始踏踏實實做事情時,我女兒也開始慢慢好了起來。
她以前會整晚整晚哭,說自己童年像公主一樣幸福,以為親人永遠相愛,財富花不完,現在居然除了我再沒任何親人,老天好不公平…… 現在她反而會勸我:“媽媽,咱倆要好好愛惜身體,踏踏實實工作,在新西蘭這樣的國家,你有本事又善良又堅強,咱一定還會過上好日子的。到時候咱們去迪拜,去馬爾代夫,去環球旅行!”
她以前是個很粘人的小姑娘,天天覺得我陪她不夠,可現在我工作時她再也不抱怨我沒時間陪她,而是讓我注意身體。有天我寫稿子累得趴電腦上睡著了,她默默給我披上棉衣關上燈跑廚房去做雞蛋炒飯等我醒,晚上摟著我吩咐“媽媽,下次上床睡會舒服,我給你當鬧鐘,保證到點兒喊你不讓你浪費時間。”
以前她非常害羞不見外人,現在卻會跟我見見可靠的朋友,因為她說關鍵時刻朋友比親人更靠譜,所以要看我的朋友如何交往。我開始做房產中介,周六日要帶客戶看房,又不想耽誤孩子美術課,如果是從前,女兒肯定或者不上美術課,或者不讓我出門做事。可現在她居然肯起個大早,拿上書和手機坐在車后面跟著我和客戶在外面一跑大半天,累得不行還毫無怨言,鼓勵我說“媽媽,為了以后的迪拜馬爾代夫,加油掙錢啊!”
以前她是個極好面子的小孩,經常為了些面子上的小事和我生氣,可前幾天狗狗把她帶飯的燜燒罐蓋子咬壞了,我說給她買個新的,她居然說一個燜燒罐要好幾十紐幣,這蓋子只是變丑了又不是不能用,干嘛要為面子浪費金錢。我實在不想那么丑的蓋子帶到學校讓人笑話,她居然和我急了:“別人愛笑話就笑話好了,干嘛那么好面子?東西實用就好,不能浪費。”感動得我幾乎落淚:一個超級好面子的孩子現在居然這么踏實,太不可思議!
所以小孩子可塑性真的特別強,他們在面對挫折或者變故時,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脆弱。相反,如果家長能夠冷靜下來,開誠布公地跟孩子說明當下所面臨的困難,孩子或許不會那么六神無主,反而能學會如何在挫折中成長起來。
培養孩子的抗挫力
從接納負面情緒開始
在我們從小的教育里,是鼓勵百折不撓、遇挫彌堅的,但現代心理學發現,在經受挫折的初級階段,有這種堅定念頭的人,往往是心理恢復更慢的人。這里的心理恢復不是指戰勝困難事件本身,而是從人生長期幸福的角度來看,整個事件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影響、幸福度影響以及親密關系等綜合層面的修復。
當女兒遇到挫折時,我會抱著她問:“你看上去好難受,哭出來或捶打什么吧。”她有時候會放聲大哭,有時候會略微遲疑:“我總這么脆弱是不是不好?”我會告訴她:“難過痛哭或者發泄是人的天性,我不用你堅強,我只要你健康。”
這時候她就會邊哭邊說,說各種憤怒,說各種恐懼,說各種不平……而這種邊哭邊說,其實是孩子自我療愈的第一步——她肯打開心扉,毒素開始往外排,而不是向內去。
這個階段,家長是一定要慎用言語進行勸導的。因為人在負面情緒里時,任何基于理性的勸導都是毫無作用的,只會激發孩子更深的憤怒和對家長的隔閡。
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孩子發泄累了,毒素排空了,自然情緒腦會關閉,這時候理性大腦才開始工作,我們才有可能進行下一步的引導:我們和孩子一起體會“我們現在在哪里?”包括自己的情緒,包括事件的進度。這時候切忌提前跨入“我們如何爬出困境”那一步,如果連自己的所在地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找到正確抵達目的之最佳路徑?
說實話,小孩子哭鬧擱誰都煩,但如果換個角度思考:我們是在幫助孩子在憤怒的階梯里向上爬,是不是能讓自己稍微寬慰一些?
還是那句話:事情擺在那里是客觀現實,如何看待問題是我們的主觀選擇。
請參考上圖所示的孩子負面情緒爬升階梯,牢牢記住:從不成熟的負面行為爬到最好階段的過程是漫長的,家長必須明白對于孩子或成人來說,每次只能爬上一個臺階,千萬不要試圖走捷徑一蹴而就,那只能使事情變得更糟。
我在沒接觸這個階梯圖前,碰到孩子哭鬧會很抓狂。因為你不知道她還要鬧多久,也不知道她會鬧到什么地步。自從腦中有了這個負面情緒階梯后,心里真踏實多了,觀察她的表現就可以預測出這次哭鬧是會持續半個小時,還是三分鐘就能結束。
有了心理準備的家長自然穩如泰山,而這種穩定的情緒其實也給了孩子很強的心理暗示:“我在這里陪著你,這事兒沒啥大不了。”這種心理暗示往往會很大程度加速孩子爬升階梯的過程,讓孩子盡快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而一旦走出負面情緒,理智腦開啟思考模式,就是你和孩子一起探討如何為當前困境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時候啦。
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
是教導的好時刻
當孩子走出負面情緒,理智腦開啟思考模式時,家長就可以開始與孩子共同探討解決方案了。
在探討方案前,家長自己不妨可以先思考四個問題:
我現在是什么狀態? 我怎么看當下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么? 我當下的資源是什么?長處是什么?缺的部分用什么可以替代?
這四個問題可以為你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提供參考。
舉個簡單的例子:
小明總欺負小紅,小紅長期憋屈下幾乎不想上學,有天被小明打后回家憤憤不平地說:“小明這么討厭的垃圾,怎么不去死!他只要活著我就不去上學了!” 家長聽到這個怎么處理?是訓斥孩子不可以惡毒詛咒同學?還是息事寧人勸孩子別計較專心學習天天向上?還是讓孩子以牙還牙地打回去?
都不對,以上任何一種方法都可能造成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影響。我建議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第一時間認同孩子此刻的負面情感,千萬不要評價對錯或提供解決方案,只是抱著孩子撫摸,同時應和她: “小明怎么把我孩子欺負成這個樣子?這事兒是夠討厭的。”我重復了孩子用于表達情感的話“討厭”,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覺得受到家長無條件的支持和關愛,當孩子覺得家長和她坐在同一條板凳上時,才能獲得安全感,也才愿意敞開心扉告訴你所有的事實。
第二步:孩子感覺安全的時候就會各種發泄,說出很多讓人吃驚的詛咒話語甚至有破壞性行動。這時候家長只要確保孩子本身是安全的,不妨放任孩子發泄,發泄得越徹底進入理性的環節就越順利。切忌:不要評價,不要阻止,只要確保孩子人身安全就好。
我家孩子有次在情緒極端的情況下把墻都踹個洞,我壓根沒生氣,而是第一時間抱著她的腳問“疼不疼?傷到自己沒有?”
她當時就摟著我痛哭,訴說自己受到的種種不公待遇,甚至包括七八年前的,發泄完了開始跟我道歉自己的粗暴行為。
那之后她即使盛怒也再沒發生過類似行為,她告訴我每次她氣得發瘋時都會想起來“不能讓我媽擔心”。
第三步:孩子發泄夠了,會進入疲累真空期,這時候不要著急問孩子怎么想,也不要急于灌輸家長的正確理念,先滿足孩子作為生物的身體需求:給水喝(根據生理學研究,此時提供冰一些的甜飲料會加速孩子進入愉快平和期),給美食,給擁抱撫摸(最好再給孩子披一些毛茸茸的暖和織物,喚起人類生物本能所需的安全感),讓孩子在安全和親密中慢慢恢復元氣。
第四步:孩子感覺安全后不用家長提示,都會開始自己跟家長分享解決問題的辦法,有些辦法會極其不靠譜甚至暴力,但是家長慎用評價,只用開放式問答繼續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細節就好。這時候是教會孩子資源互換的最好時機—拿我所有,換我所要。
第五步:經過上述分析后,孩子基本上已經被家長引導上正確解決困難的道路,這時候家長和孩子共同制定實施計劃就好,讓切實可行的計劃確保孩子可以一步步按自己的規劃走在克服困難的道路上!
經過以上五步,其實困難本身已經基本解決,但是解決困難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我們和孩子從困難中學到了什么,以及有沒有因此而成長。
所以,當孩子遇到挫折或者犯錯的時候其實是學習的最佳時機,我們把它稱為“教導的好時刻”。在這個時刻里,家長最需要牢記的就是“快快的表揚,慢慢的批評”。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也是培養情商和逆商的關鍵環節。
作者:獅子溫
來源:少年商學院(ID:youthmba),國內領先的國際素質教育平臺,380w+高知父母都在關注,幫助6-16歲孩子發現興趣并樹立目標。
最好的贊賞,就是“在看”和分享,讓生活更有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