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倒退到1965年,從美國的黑鷹直升機誕生的那一刻起,一段傳奇就在歷史長河之中書寫到現在。作為號稱萬金油的直升飛機,目前被20多個國家軍隊配置。
我們國家也引進黑鷹直升機近乎四十年了,到現在還是仿制不了。一直以來,中國都堅持走自主發展的道路,特別是在武器層面上,一定要將技術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但是為什么中國對于黑鷹的仿制,卻沒有這個意向呢?
是技術上不達標嗎?首先我們將目光集中到越南戰爭里面,美國在這場戰爭期間,破天荒的動用大規模的直升機來打仗。
而直升機帶給美國的戰場紅利可太多了。往前線輸送彈藥,搭救在前線被圍困的部隊,這些林林總總都離不開直升機的幫助。但是,最后美國還是有心無力的宣布自己退出越南戰場。
在輸掉了越南戰爭之后,美國人可謂痛定思痛,特別是對于當時軍事武備的配置,美國人進行了一次全方面的思考。在這思考的過程中,美國人為了滿足自己在戰場上更加客觀具體的軍事需求,特別是對于運輸層面的補充,讓美國人準備研發一種有著多功能,且在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人使用打造過的直升飛機。于是,美國人就向全美市場進行了招標。
在這個招投標的過程之中,美國的西科斯基公司,最終獲得了角逐的勝利,成為了美國軍方的合作伙伴。當時這家公司可以打動美國軍方的主要原因,還是其手握S-70方案。而所謂的S-70方案,其主體設計就是后面在全世界都大名鼎鼎的黑鷹直升機。
時間推進到了1974年,相關的飛機雛形誕生,并且獲得了試飛的成功。在試飛的過程中,其優秀的功能,獲得了美軍的認可。
在一番深化的改進和細化之后,一直來到了1979年第一批黑鷹直升飛機交付到了美軍的手中。也就是在美國軍隊的使用過程中,黑鷹直升機的樣板效應,獲得了全球的一致追捧。
從誕生之初,黑鷹的根本設計框架就是性能好,耐用。照著這個框架,它就采用了先進的單旋翼加尾槳的布局,機身上復合材料用得很多,這么一來呢,結構強度上去了,重量還減輕了。
此外,作為號稱上帝一只手的通用公司,為其提供了相關的渦輪發動機。有了如此大咖的加持之后,黑鷹直升機的動力有了質的飛躍。此外,黑鷹配置的航電和武備裝置,都是其在殘酷的戰場環境之中,獲得生存的看家本領。
甚至最大的航程,可以達到2200公里。而在中美蜜月期的時間段里面,因為被黑鷹的功效所吸引,中國出資購買了24架的S-70民用黑鷹直升機。在西藏和新疆的一系列行動中,黑鷹直升機出力甚多。
但是因為之后美國發起的禁運,中國就走向了自己研發的道路。就在各國的唱衰中,直-20橫空出世。在2019年的國慶典禮上,中國的直-20,可謂在世界的矚目中大出風頭。
從大到渦輪閥發動機,小到零部件,都是中國自主研發。有人問起中國為什么不能仿制黑鷹,那是因為我們長江后浪推前浪,將美國給予我們的打壓和封鎖,成為了推動我們自主研發的前進動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相信我們國家在未來,可以沿著這條成功的道路,不斷打破美國對于自身多個領域的技術封鎖,徹底將卡脖子這個詞語掃進垃圾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