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張張】在許多新能源車的擁護者眼里,油車“余孽”狂不了幾天了,畢竟今年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基本全年超過50%,這看起來實在像一面勝利的旗幟。
然而,最近有相當一批新能源車主都睡不好覺了,因為“8年魔咒”終于到應驗的時刻。
早在2016年也就是8年前,工信部就出臺了一項規定:新能源車企必須為電池等核心部件,提供至少8年/12萬公里的質保(先到達為準)。低頭看看表,時間差不多了。這也意味著最早買新能源車的那批消費者,大部分在面臨著自己的新能源車的電池已經脫保的問題。
從上險數據上看,全國具備8年電池質保的新能源車有1,950多萬輛。這個數字顯然還將隨著時間進一步增長,越來越多新能源車主都將不得不面對此問題。
2025年,脫保的新能源車數量將達到32萬輛;2028年達到98萬輛;而到了2032年,這個數字就徹底“失控”狂飆到720萬輛。換言之未來8年,全國新能源車電池脫保的數量將直逼2,000萬輛。聽上去簡直像是一場對新能源車主的“無差別掃射”。
(圖源:汽車公社汽車之家)
一輛正常行駛了8年的新能源車,電池電量的衰減也已經低于80%,再開就“不禮貌了”。也就是說,留給這些電池唯一的路就是——報廢。那對于新能源車主而言,這電池到底換是不換?
終于還是來到了最敏感的話題:錢。以目前新能源車換電池的行情價,基本相當于購車價的1/3。看到此處,各位新能源車主也心中有數。
然而,另一個相伴而生的問題來了,需要更換電池的車也已經開了好幾年了,而二手新能源車能值幾個錢?價格往往還抵不過換電池的費用。這才是讓新能源車主陷入“兩難困境”的元兇。
(圖源:黑貓投訴投訴編號:17377946533)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通過搜索“電池衰減”,就會發現不少新能源車主已經在“電池脫保”的火坑里痛的體無完膚。
一位新能源車主投訴到:“xxx品牌電池保修8年或12萬公里就是最大騙局,根本無人搭理!”由于投訴者圖片第三方無法查看,只能從文字中得出大致意思:
車銘牌電池容量100AH。現在他的車電池容量還有65.4AH,車主質問廠家這是否為掉電池容量衰減。他的車電池容量已經衰減了34.6了,續航也跑不遠,這還是沒開空調沒開暖風的情況,冬天的話續航只會掉更多。
根據國家三包法對于電池的規定,廠家應當把電池容量修復,或更換電池。然而根本無人給他任何回復,車主認為新能源電池保修8年12萬公里就是騙局。
“買車一時爽,續保火葬場”是新能源車界歷來有的一個說法。除了脫保換電池是個麻煩,新能源車的保費,對于老百姓而言也不是個小數目。
去年前10個月,新能源商業車保費暴漲了50.7%,而同期新能源汽車銷量只漲了33.9%,所以新能源車上保越來越貴。如果和燃油車的保費相比,新能源車的平均保費還要高出約21%,而保險公司還覺得自己虧大了。
因為從出險率上看,新能源車比燃油車高出一倍。許多新能源車的消費者都是價格敏感群體,說大白話就是沖著省錢買的電車,結果很可能是省了一年的油費,轉頭就上供給了保費。
這就讓人不得不再次掏出計算器,重新面對一個問題:買電車到底是否比油車省錢?
充電比加油省錢,這是最容易算的賬了。但是除了上文所說的保費,還需要看車的“心臟”。燃油車的發動機壽命通常為15年,是電車電池壽命的2倍,如果算汽車壽命和保值率,那燃油車是更高。這還沒算新能源車的維修成本,那也是一把刺的人肉疼的尖刀。
真要把所有的開銷算下來,買新能源車究竟是不是更省錢?答案恐怕是未必。再回到本文開頭的問題,今年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突破50%,銷量一派欣欣向榮,超過了油車。很多人斷定,燃油車要完了!但新能源車要想真正“干掉”燃油車,長壽命的電池才是決勝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