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留一樣的作業,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應對之策,就會有不同的效果。
首先,一份沒有答案的作業是不合格的,因為沒有標準。沒有標準就沒有反饋,沒有反饋就沒法學習。這樣的作業,做了也白做。
如果你不會寫作業,假期就白過了,你和學霸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學霸怎么寫假期作業?
1
學霸會把作業進行分類。
寫作業會出現兩種情況:有的會,有的不會。
不會的作業怎么辦?看答案。看答案之后,又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能看懂;二是看不懂。
會的作業怎么辦?還是看答案。也會有兩種情況:一是自己寫的和答案一致,說明自己真的會了;二是自己和答案不一致,說明這是自己的盲點。
下面4種情況,你認為哪一種情況對你來說最重要?
對你最重要的,應該是第2種情況。 你認為自己會了,其實你并沒 有會,似是而非。 請記住,考試中,你犯的絕大多數錯誤,都是這種似是而非。
第3種和第4種情況,是你知道自己哪里不會,哪里不會學哪里,把它學會了就行了。而第2種情況是,你不知道自己哪里不會。如果你不能夠發現自己的問題,你永遠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就相當于你有一個漏洞的羊圈,你不把它堵上,你的羊還會丟失。
所以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發現自己的知識盲點,然后找到出錯的根本原因。亡羊補牢,堵上漏洞。
2
對你來說第二重要的,是第3種情況。
你看過答案以后懂了,不能證明你真的懂了。你不能把答案一抄了事,那只是短時記憶,沒有真正進入你的大腦。
針對這類問題,你應該做兩件事:一是復述,二是重做。
復述就是:你蓋住答案,詳細講一遍這道題的解題步驟、流程和關鍵點。你說不明白,就代表你沒有真正學明白。
重做就是:你隔幾天之后,再來重做這道題,看你能不能做出來。做不出來或者又做錯了,說明你沒有真正學會。
看懂答案就以為自己會了,這是一種能力錯覺,這是很多學生容易犯的錯誤,一看就會、一考就廢。
你可能會問:第4種情況,我看過答案以后還看不懂,說明這些題更難。這難道不比第3種情況更重要嗎?
第4種情況的問題,你答案都看不懂,說明題目進入了你的恐慌區,可能是你之前欠下的債太多了,你自己很難做到。與其花時間自己死磕,不如去請教老師和同學,那樣學習效率更高。
第4種情況的問題,你必須先解決前三種問題之后,才有時間有能力去做。
3
為什么要做這種區分?因為針對不同類型的問題,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這跟打仗一樣,不分敵情、不分重點地胡亂開炮,只能是費時費力,最后還沒有效果。
第1種情況的作業,不要花費超過10%的時間,因為那都是你的舒適區,重復多少遍也沒有意義,你不會有任何進步。
第2種、第3種情況的作業,你要花90%的時間去集中攻克。
第4種情況的作業,學有余力才有必要做。
你可能會問:我怎么知道這個作業是屬于第幾種情況?很簡單,寫完之后看答案。
答案不是結束,是真正學習的開始。
沒有答案,你就不知道自己做對了,還是做錯了。所以一份沒有答案的作業,根本不值得做。
有答案,不是讓你抄答案了事,而是讓你從答案中學習。
4
但為什么很多老師和家長,把假期作業的答案都撕掉了呢?很簡單,因為他們不信任學生,如果留著答案,很多學生就照著抄上去了。
但這樣做的后果是,讓學生放棄了自我學習的機會。
面對同樣的作業,學渣和學霸的區別在于:前者只是完成任務,有答案會一抄了之,沒有答案會想辦法抄別人作業;而后者,會把作業當做檢測自己知識的工具,從答案中學習。
所謂學渣和學霸,沒有本質區別,不是聰明程度的差別,而是自己愿不愿意思考。
你哪怕比所有人學得慢,但只要你愿意多想一步,就是勝利,因為別人連想都不會想。
錯題如此,學習如此,考試也是如此。思考深度決定了一個孩子的成績。
你每次都能多想一步,就向著學霸之路邁進了一步。
你不需要天生多聰明,只要你愿意多想,就能越來越聰明。
—— 相關閱讀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