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猴與魔女結(jié)合說
晚期藏文史書《漢藏史集》記載,最先吐蕃早期地方?jīng)]有人類,充滿了各種非人精靈,由什巴恰堪杰統(tǒng)治。以后依次由穆杰贊普、女魔瑪扎如扎、男魔亞迦夏提婆、龍王崗巴等統(tǒng)治。
在這一時期,在西方極樂世界住著阿彌陀佛,他的侍從中有諸菩薩中的觀世音菩薩。”受阿彌陀佛之命,觀世音菩薩前來南瞻部洲,在布達拉山頂(今天布達拉宮所在地),面朝北方觀看,思考引導雪域眾生的方法。通過日夜六時的觀察,看到雪域吐蕃乃是南瞻部洲五個或者九個大地面中最壞的一個地方,佛陀未曾到過,佛語之光未曾照到,沒有佛法,眾生還夠不上教化的對象,充滿了無邊的黑暗。吐蕃上部的三個地方,被雪山和石山包圍,像一個水池,被鹿、石羊等野獸占據(jù);吐蕃中部的三個地方,山崖和草地緊接,像一條水渠,被猴子和巖魔女占據(jù);吐蕃下部的三個地方,滿是草灘和森林,像一塊平整的田地,被大象和飛禽占據(jù),沒有人類,還不到教化的時機。”
菩薩心想,要教化沒有法器利根的雪域各地,首先應當派遣一個能衍化成人類的化身前往。一個名叫哈努曼陀羅的猴子出現(xiàn)在菩薩的面前,同意接受調(diào)遣,前往雪域吐蕃中部一個大山崖下修定,有一個巖魔女每天都到猴子面前引誘,還以自殺相威脅。猴子心生慈悲,不能忍受,又不愿違反戒律,便請菩薩指點。
“由觀世音菩薩加以指示后,這猴子與巖魔女結(jié)合。過了九個月,在十個月上生下了一個不像父母、沒有毛和尾巴的兒子(有的說生了六個由六道輪回中投生而來的兒子,因而具有六道眾生不同的習性)。
此子愛食生肉、飲熱血,故其父將他送到有鳥群的樹林中的猴群里,與眾母猴子為伴。過了一年,與他長得一樣的孩子繁衍到四百。這些孩子中,父親的血統(tǒng)占比高的具有信仰和智慧,慈悲勤奮,信奉教法和善業(yè),所以對這些具有大智慧的后裔被稱為菩薩聰慧之種。
母親的血統(tǒng)占比高的,愛食肉飲血,精于買賣盤算,固執(zhí)頑劣,大聲說話,臉色無常,愛揭別人短處,不能虔敬信仰,輕浮好動,不顧別人,這些盡是赭面食肉之種。為了繁衍這些后代,觀世音菩薩向雪域吐蕃各地拋下五谷、黃金及各種珍寶,為之加持。由于得到這些享用,變成人類的猴崽越來越多,又因為爭奪谷物產(chǎn)生不和,人類分成四個部落,即塞、穆、東、董四個族姓。吐蕃之人大多數(shù)都由這四大族姓分化而來。從猴崽變成人類,并且數(shù)量增多以后,據(jù)說統(tǒng)治吐蕃的依次為瑪桑九兄弟、二十五小邦、十二小邦四十小邦。”把藏族人的來源、居地物產(chǎn)、部落種姓、民族性格等均刻畫出來。
在藏族史書《太史》中,這一故事又得到了大幅度的發(fā)揮。獼猴與巖羅剎女的六位后代子孫,而且還同六道輪回結(jié)合在一起了‘從六道輪回中胎生而來的六個孩子。'"本質(zhì)上是藏文佛教史家結(jié)合佛教與西藏本土傳說猿猴與魔女結(jié)合誕生藏族先民的產(chǎn)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