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面推動上海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上海要做強旅游大市場,加快推動旅游品質提升,全力打造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讓旅游成為引領消費的新引擎、新潮流。
2025年伊始,上海文旅市場活力四射,入境游客與上海市民共同開啟上海新年旅游市場“開門紅”。
入境游市場持續火熱
目前,上海是中國最熱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邊檢總站共查驗入境外籍人員456萬人次,是2023年的兩倍,其中免簽入境外籍人員數量達167萬人次,占比約37%。
另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的數據,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過600萬人次,“入境第一站”的格局逐漸形成。
為了進一步延續文旅市場消費熱度,近日,上海推出新舉措,力爭成為中國入境旅游首選地。
根據《全面推動上海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上海要做強旅游大市場,加快推動旅游品質提升,全力打造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讓旅游成為引領消費的新引擎、新潮流。
另外,要做實上海旅游大融合,既要強化區域聯動,又要深化文旅商體展融合,促進各領域“節展賽會”前后銜接、相互導流,延長消費鏈條,切實放大溢出帶動效應。要做優上海旅游大品牌,加強整體謀劃,進一步挖掘上海的綜合優勢,努力讓旅游業成為吸引海內外游客來上海、愛上海的一大理由。
“上海作為全球城市,具備整合全球高級生產要素的能力,還擁有舉辦世界級巡演、展會和賽事的豐富經驗和強大實力。這些特質無疑造就了上海的‘與眾不同’,使其成為境外游客入境游的首選之地。”旅游分析師季鳴岐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上海是個大都市,在文化、經濟、科技等方面都展現了代表性。
2024年年初,抖音博主“保保熊”在上海發布多條Vlog,一句“City不City”火遍全中國。“中國游”爆火背后,是入境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等政策利好釋放帶來的強大吸引力。
攜程平臺數據顯示,自去年11月8日對韓試行短期免簽政策以來,來自韓國的入境旅游人數大幅上升。其中,上海是最受韓國游客喜歡的中國城市之一,來滬韓國游客訂單同比增長超180%,環比增長40%以上。
“文旅不能光靠熱鬧、靠打卡,更要靠消費、靠產業帶動,著眼文旅資源的串聯,聚焦旅游業的深度發展,在這方面上海樹立了開發入境游市場的樣本。”季鳴岐指出。
海底撈上海人民廣場店經理胡小征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直言,自去年11月10日起,門店內的韓國游客數量顯著增加。“我們門店在人民廣場這一熱門商圈,是外國游客來上海旅游的熱門打卡地之一。門店平均每天接待的顧客總人次在1200至1500之間,其中韓國顧客約占15%,達到150至200位左右。”
胡小征說,為了提供更便捷的指引服務,門店的點餐界面設有英文點餐模式,并在洗手間設置了英文指引牌。同時,門店還組織員工學習常用韓語詞匯,為了更好地為外籍游客提供服務。
“一系列政策利好,為入境游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更多探索與實踐的可能性。”春秋旅游副總經理周衛紅表示,當前,無論是中國游客到外國觀光游覽,還是境外游客到訪中國,他們的腳步都不止停留在那些知名景點,而是會走進當地的建筑、街區,甚至是當地人的家庭、菜市場等更具“煙火氣”的生活場景中。
記者從多個旅行社獲悉,未來,將繼續增推更多“生活體驗游”,向海外游客展示原汁原味的上海時尚生活。
解鎖文旅新體驗
在全球刮起的這股“中國游”風潮中,上海入境游市場呈現空前火熱的態勢。
是什么在吸引著境外游客?目前,上海文旅業不斷探索,個性化、精細化服務逐步提升。
記者了解到,上海從入境第一步就開始貼心服務。比如,在機場打造了“口岸式”外籍人員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為入境國際旅客提供服務手冊、旅游地圖、手機SIM卡銷售、交通卡銷售、外幣兌換、零錢包兌換、移動支付以及人工咨詢等全方位、全天候的便利服務。
與游客“雙向奔赴”的是,上海文旅資源供給在持續豐富。比如,“上海國際中轉旅客半日游”項目自2024年上半年啟動以來,已接待超過4000名外國游客,超九成游客給出了“非常滿意”評價。多用途預付費卡“Shanghai Pass”推出,其支持的文旅場景日益增多。上海旅游節、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F1)中國大獎賽等文體旅商展活動,吸引游客紛至沓來。上海全新升級的一日游、兩日游乃至六日游線路及產品,精準滿足不同客群需求。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紹,自2025年元旦至春節期間,上海有百余項非遺體驗活動將拉開帷幕,遍布16個區,預計各類文化活動會進一步豐富,滿足中外游客不同文化“味蕾”。
根據攜程平臺的數據,今年春節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期間,外國游客來華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200%。
在季鳴岐看來,上海擁有便捷的交通網絡、完善的旅游設施和優質的旅游服務,為游客提供了舒適便捷的旅游體驗。
“面對入境游市場的火熱態勢,上海文旅部門與旅游從業者也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服務方式。”他分析,一方面,他們加強區域協作,與長三角城市共同打造“多地標旅游圈”,為外國游客提供“一步到位”的完整旅游體驗。另一方面,他們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和文化內涵,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質的旅游產品和活動,如“上海國際中轉旅客半日游”項目等,以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上海積極推動文旅融合和數字化轉型,利用智能技術和大數據手段,優化旅游服務流程和提高游客滿意度。
“韓國游客蜂擁來到上海街頭,對于其他城市開發入境游市場具有啟發作用,城市需要與時俱進,也得隨機應變,抓住這個難得的契機,開發市場,把需求變成消費,建立起共通的情感紐帶,以便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環。”季鳴岐說。
記者 潘潔
編輯 潘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