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在執行中山市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涉工人工資系列案件時,通過靈活、高效、便民的處理方式,不僅成功發放全部工人工資,還確保了公司回款賬戶資金周轉的順暢,有效盤活公司經營,以法治營造更優營商環境。
一、高新技術企業遭遇經營風險
神鷹公司(化名)創立于1998年,曾榮獲“高新技術企業”“重合同 、守信用”“誠信企業”等稱號,是一家有歷史、有情懷的“老字號”公司。
因經營問題,2024年3月至8月,神鷹公司拖欠16名員工勞動報酬約48萬余元。無奈之下,工人申請勞動仲裁維權。拿到生效仲裁裁決書后,工人們向我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到了執前督促階段后,執行員李卓權對神鷹公司財產進行查控并約談公司法定代表人。經了解,公司賬戶有銀行存款可供執行,且公司一直有項目回款,但公司賬戶因另案糾紛被采取了訴訟保全措施,導致公司資金無法周轉,本案的工人工資執行款也無法直接從中劃扣。
面對這一情況,執行員迅速向我院相關審執部門核實案件審理進度和訴訟保全案件情況,得知另案原告起訴要求償還150萬元貨款,并申請訴保凍結神鷹公司兩個公賬賬戶,目前該案仍在審理中。
“如果盲目等待另案的審理結果,工人工資款收回不僅遙遙無期,還會拖累公司正常經營。”面對多重難題,執行員陷入了深思……
二、迅速發力,跑出強制執行的司法速度
“優先保障工人工資,才能穩企安商!”執行員說道。于是,執行員認真研判案情,尋找解決涉神鷹公司系列案的最優解。
為此,執行員首先到銀行調取了神鷹公司兩個賬戶近六個月的交易記錄,發現兩個賬戶余額相加已超過198萬元,但單個賬戶余額均不足被訴訟保全的150萬元。
因此,根據兩個賬戶內實際到賬金額,在保障另案原告訴請的150萬元已被足額凍結的前提下,經過與開戶銀行的多次協商,成功降低了其中一個賬戶的凍結額度,并及時將多出的余額扣劃至法院專款賬戶,以全額償還工人工資款項。
三、穩企安商,使出善意文明的執行巧勁
“李法官,我們大部分人都還在廠里上班,走不開啊。”案款到賬次日,執行員接到工人的電話,了解到工人們還在神鷹公司上班,不方便到法院辦理收款手續。
“你們不方便,那我們過去吧!”為方便工人群體,執行員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協同當地人社分局,到神鷹公司為案涉員工現場辦理收款手續。
▲ 我院干警為工人們集中辦理收款手續。
從工人提出申請,到我院扣劃到賬,成功發放案款給工人,僅耗時7個工作日。案件執行有了結果,也掃清了神鷹公司的經營障礙,公司法定代表人親自為執行干警送上“勤政高效、司法為民”致謝錦旗,表達了對我院執行工作的肯定。
四、以司法賦能危困企業重生
早在案件執行之始,執行員聯系工人代表時就發現,即便發生欠薪案件,神鷹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卻能夠正常運行,員工即使被拖欠工資仍舊堅守崗位,這種情況十分罕見。而案件執行到最后,以案款發放到位的圓滿結局為堅守崗位的員工打上了一劑強心針。
發放工資現場,有員工說道:“公司經營確實出現問題,才欠薪4個多月。但經過法院的一番努力,我們也成功收回了工資。接下來,我們愿意與公司共渡難關,我們相信公司會好起來。”
解決“煩薪事”,維護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是關乎人民群眾急難愁盼與社會和諧穩定的大事。
我院執行局積極響應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堅決當好“護薪人”,通過高效公正執行工人欠薪等民生案件,及時有力保障工人權益。同時繼續貫徹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積極為有重生可能、具備拯救價值的涉執企業提供司法保障,堅持以“如我在執”理念回應企業訴求,精準運用審執配合、府院聯動、“活查封”等方式為企業紓困解難,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供稿:財產變現團隊
壹法中山融媒體工作室
編輯:何潔瑩
一審:貝奇聰
二審:丁向娜
三審:林 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