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崔新保 通訊員 李海旭 宗珂 文/圖
2024年12月26日,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新鄉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市法院在打擊拒不執行生效判決、裁定等違法犯罪行為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并發布了8起典型案例。此次發布會旨在進一步彰顯司法權威,維護法律尊嚴,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執行前動員
新鄉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超在發布會上指出,法院執行工作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最后一公里”,承載著當事人實現權益的殷切期待。新鄉中院新一屆黨組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方位加強執行工作,不斷加大依法懲治拒執犯罪的力度,在全社會營造了“拒執必打”的強大聲勢。
據發布會介紹,2024年以來,新鄉兩級法院共發起網絡協查9.7萬次,執結案件2.55萬件,執行到位金額21.54億元。通過與公安、自然資源、公積金等部門的聯動合作,構建了綜合治理格局,有效提高了執行效率。同時,新鄉中院還充分利用微執行小程序、執行110快速反應機制、律師調查令和懸賞執行等手段,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瓶頸制約,逐步實現了對各類涉執信息的“歸集”管理。
新鄉縣人民法院執行干警凌晨2點到達洛陽火車站與鐵路公安聯系拘傳
在打擊拒執行為的過程中,新鄉兩級法院堅持剛柔并濟的原則。一方面,對符合執行懲戒條件的案件進行嚴厲打擊,對規避、抗拒執行的被執行人采取拘傳、拘留等措施;另一方面,也注重柔性勸導,幫助符合條件的涉案被執行人企業和自然人退出失信名單,并通過釋法教育、矛盾疏解等方式,促進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
值得一提的是,新鄉兩級法院在打擊拒執犯罪方面形成了“公訴+自訴”相結合的打擊機制。通過與檢察院、公安機關的協調合作,構建了協調聯絡員制度,解決了拒執罪程序銜接和犯罪證據固定難題。一年多來,已向公安機關移送拒執犯罪線索68件70人,全部補充偵查完畢并交辦到位。全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21件21人,檢察機關提起公訴19案20人,法院已判處拒執罪19案19人,推動執行完畢2案,到位金額1800余萬元。
發布會上發布的8起典型案例涵蓋了多種拒執行為,包括自訴訟開始即將名下財產轉移一空、假借他人賬戶收取應收賬款、提供虛假手續干擾執行調查、隱匿財產收入規避履行等。這些案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警示教育意義,對于引導被執行人自覺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裁定具有重要意義。
新鄉中院執行局局長閆瑜在發布會上表示,新鄉兩級法院將繼續以深入落實打擊拒執犯罪最新司法解釋為契機,積極協調公安、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各自技術和路徑優勢,推動形成從嚴懲處拒執犯罪行為的工作合力。通過“打擊一案、震懾一片、治理一方”的良性循環,努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為新鄉市誠信社會建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此次新聞發布會的召開,不僅展示了新鄉兩級法院在打擊拒執行為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也彰顯了司法權威和公信力。未來,新鄉兩級法院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升執行工作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