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這是2024年很多企業/從業者的真實寫照。
在產能過剩和經濟下行雙重疊加的市場形態下,砂石骨料價格為王的趨勢越發明顯。
2024年,對砂石乃至大建材行業而言,都處于下行期。與2022年(及以前)的火熱不同,也不同于2023年復蘇希望落空的大起大落,2024年,砂石行業平穩下行。在調整預期之后,不少從業者對行業下行的認知更加深刻,也更淡然。
在這期間,中共中央、國務院堅持綠色發展,加大推進礦山生態環境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自然資源部和主管部門加強對砂石骨料行業的管控和引導。面對市場需求持續下行,矛盾越發激烈,中共中央政治局定調:強化行業自律 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沿江沿海地區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礦權爭奪與理性投資交織,企業風控意識走強。
這一年上半年,砂石在產產能排行第一寶座易主,華新成為新的“榜一大哥”。
在水泥全行業虧損的形勢下,砂石板塊表現仍舊驚人:骨料毛利率至少在30%以上。
隨著砂石交易越發透明化,砂石骨料網推出線上“砂石購”小程序。
除了傳統的會議活動、展會外,砂石骨料網和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鏈接更加緊密,溝通方式更加多元化。
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裝備企業不斷研發推出全新的節能、高效新產品,甚至發力海外、金屬等領域,幫助自身增強抗風險能力。
這一年,既精彩,也平淡!我們一起盤點砂石行業的2024年!
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定調:強化行業自律 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經濟運行出現分化,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會議指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暢通落后低效產能退出渠道。
不少人認為,“內卷式”惡性競爭的根源是產能過剩。2023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及了“產能過剩”。而今,建材行業產能過剩已成為共性問題,這也是導致各種非理性競爭的根源。
從幾大關聯產業來看:水泥行業整體呈現出“需求萎縮、競爭激烈、價格低迷、經營虧損”的運行特征,行業效益大幅下滑,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雙雙降至較低水平,上半年個別地區甚至還在進行水泥價格“200元保衛戰”;商混企業收入同比減少超過10%,甚至一些攪拌站為了現金流用虧損的價格搶簽單。同時,應收賬款周期大幅拉長,墊資周期從原本的3個月,最高延遲到18個月。
砂石產能過剩、悲觀情緒蔓延,企業利潤日漸微薄,市場信心不足。一些砂石企業暗搓搓變相降價,例如返點、預存優惠、補噸位、從現款結算到給予賬期……甚至有砂石企業被貿易商拿著其他廠家的調價函倒逼著調價。
中央層面定調:“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對規范市場競爭秩序有重要指導意義。
2024年12月11-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防止行業惡性競爭。
二、中央環保督察不放松,堅持綠色發展是底色。
2024年5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組建7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7個省(市)開展為期約1個月的督察進駐工作,統籌開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
截至6月9日,各督察組分四批共計曝光典型案例28個,共收到群眾來電、來信舉報38773件,受理有效舉報32781件,經梳理合并重復舉報,累計向相關省(市)轉辦24314件。其中洞庭湖區域非法采砂致使保護區被挖空2085畝、非法碼頭屢禁不止等引起熱議,同時還聚焦基礎設施、污水處理、污水直排等領域。除中央公布的典型案例外,各省市也分批公布了邊督邊改公開情況一覽表,其中,砂石非法開采、露天堆存違法問題突出。
除了中央高度重視外,地方還在組織省內自檢自查工作。2024年3月,在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已告一段落、下一輪還未開始之際,貴州、寧夏、湖南、四川、黑龍江、江蘇等地已紛紛開啟新一輪省級生態環保督察行動。河北、廣東、陜西等地隨后也在跟進。
2024年4月,水利部部署開展長江干流河道采砂統一清江行動,水利部、長江委派出9個督導組指導沿江省(直轄市)開展行動,高壓嚴打長江河道非法采砂行為。
2024年10月,國家自然資源專職副總督察在北京集中約談了自然資源督察發現違法違規問題突出的14地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包含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河南、四川等省份,面對面嚴肅指出耕地保護和生態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嚴肅批評,督促地市政府深刻反思問題及其原因,認真汲取教訓,嚴肅問題整改。
12月,自然資源部、公安部等部門集中通報了一批違法案件。
三、自然資源部和主管部門加強對砂石骨料行業的管控和引導,新《礦產資源法》強化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2024年1月,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發布《關于防范遏制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該文件是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2024年1號文,從壓實各級礦山安全生產責任、切實提高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重拳出擊“打非治違”、強化重大災害治理、大力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嚴格項目審批和安全生產許可、強化礦山安全國家監察督政、嚴格事故調查和警示教育八個方面提出整治措施。
2024年4月16日,自然資源部聯合生態環境部、財政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同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該《通知》是自然資源部2024年1號文,修訂完善了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評價指標。
要求到2028年底,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機制更加完善,持證在產90%大型礦山、80%中型礦山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各地可結合實際,參照綠色礦山標準加強小型礦山管理。壓實礦山主體責任、將綠色礦山建設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2024年8月2日,自然資源部公告(2024年第37號)發布了9項行業標準,其中砂石骨料行業涉及兩項,分別是《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海砂》(DZ/T0494-2024)和《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第14部分:飾面石材和建筑用石料礦產》(DZ/T0462.14-2024)。海砂地質勘查由于無行業規范,導致在實際的海砂地質勘查工作中無統一的標準,從而出現種種不一致和混亂,《海砂》規范明確了建筑用海砂和回填用海砂一般工業指標;“三率”明確礦產資源開采、選礦加工和綜合利用共伴生礦產應達到的指標要求。
2024年11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礦產資源法》;同日,由第三十六號主席令公布,將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現行礦產資源法制定于1986年,1996年、2009年作過部分修改,新礦法由原來的7章53條修改為8章80條,對于砂石采礦權布局和出讓、砂石骨料企業的合規運營、采礦權風險等方面影響深遠。
新《礦產資源法》全面推進競爭性方式出讓礦業權,將物權登記與勘查開采許可相分離,由原來的“權證合體”變更為“權證分離”,由原來的采礦權出讓合同+采礦許可證管理模式變更為【采礦權出讓合同+采礦權證書】+【開采方案+礦區生態修復方案+采礦許可證】。同時特別注重對礦業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對礦業用地作出專門規定,建立礦區生態修復制度,明確礦產資源督察的法律地位等。
四、沿江地區繼續推出超級大礦,多個大項目投產,未來市場競爭將更激烈。
盡管市場形勢不容樂觀,傳統大建材領域效益持續下滑,從業者對產能過剩的事實接受度也更高,但是仍舊擋不住主管部門加推砂石礦權的熱情。據砂石骨料網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國大陸范圍內推出的砂石礦權仍不下1000宗。湖北地區更是推出了2宗年產超5000萬噸以上砂石大礦:2024年3月,華新水泥競得武穴年產5500萬噸砂石大礦;2024年9月底,東楚筠鼎礦業競得黃石年產7000萬噸砂石大礦。
市場需求持續下滑,市場產能過剩已成事實,主管部門新出讓礦權數量不減,同時大型砂石礦權投產不斷。
2024年,中電建廣東陽西鳳凰嶺3000萬噸/年項目、海南萬寧年產500萬噸項目、廣東臺山赤溪鎮蕉灣頂礦區2100萬噸/年項目、廣東云浮觀音山及牛欄坑礦區5800萬噸/年砂石項目加工區、廣東廣州花都1110萬噸/年項目、湖北長崍綠色礦山年產2000萬噸項目相繼投產;12月31日,中電建蘄春石鼓沖綠色建材基地7000萬噸/年項目舉行投產試運行啟動儀式,計劃2025年6月30日實現全面投產。粗略統計,2024年,中電建新增砂石投產產能超2億噸。
2024年初,浙江交通資源投資集團浙東礦業公司其頭山礦年產1550萬噸的生產線試生產;年中,湖北楚新礦業有限公司鐘家沖礦區980萬噸/年生產線投產;12月25日,浙江交通資源投資集團陜西浙交秦新礦業有限公司800萬噸/年砂石項目帶料調試成功!
除此之外,據砂石骨料網傳媒中心統計,沿江沿海地區還有多個超大型砂石項目投產。
2024年4月,寧波大榭開發區穿鼻山普通建筑石料(凝灰巖)礦3700萬噸/年投產。
年中,九江恒晉新材料集團三畈礦山一期年產800萬噸生產線投產。
8月,媧石礦投一期年產1000萬噸機制砂生產線試產達標,9月實現達產達標。
10月,南寧交投礦業集團投資建設的上林三里古方莊年產600萬噸優質石灰石項目實現試投產。
11月上旬,由廣東建工控股投資建設的廣東英德銀坑礦山800萬方/年(2136萬噸/年)項目建成并舉行投產儀式正式運行。
11月28日,池州中建材4000萬噸/年骨料項目全線無負荷聯動試車正式啟動。
12月下旬,湖南津市年產1000萬噸優質機制砂全面投產。
12月8日,安徽交控東流新材料有限公司池州柯家村礦6000萬噸/年骨料項目舉行試運營啟動儀式。……
盡管新的大礦投產速度比年初預想的情況好一些,不少人認為,很多新投產的項目還沒有進入到實質性生產和銷售階段,對市場的沖擊相對有限,市場變局相對可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未來市場形勢將會越發艱難、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也將持續升級。
五、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礦權爭奪與理性投資交織,企業風控意識走強。
2024年逐漸接近尾聲,建筑行業仍舊持續處于低迷狀態。據全國破產重組網發布的破產清算案件數據統計顯示,2024年1-11月,全國建筑企業的破產重整數量約2400多家。河南、安徽、重慶、天津、湖北、江蘇、河北、河南、浙江、廣東等省份有多家建筑企業破產清算。
下游建材市場的活躍度同樣低迷,價格維持在低位徘徊,許多建材企業面臨產能過剩和價格競爭激烈的問題。在某些產能過剩的地區,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以壓低價格的方式競爭,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砂石企業、貿易企業、攪拌站等關停、破產消息也不絕于耳。水泥-砂石-商混-工程單位等都以不同的形式多維度展開競爭。市場售價不及成本,甚至不少中小企業已經停工。不少人擔憂:淘汰賽或已開啟。
據砂石骨料網數據中心顯示,8月28日,長江沿線砂石平均出廠價已跌至51.5元/噸,安徽等地部分企業均價跌破50元/噸。隨后九月中旬價格略有上漲,但是也不及傳統“金九銀十”的盛況,完全不能和往年相比。有大企業負責人表示,(10月份大流通區域的)砂石骨料出廠價格較年初下降了15%,在過了傳統旺季之后,未來可能下降更多。
面對較為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形勢,砂石行業呈現礦權爭奪與理性投資交織的拉扯狀態。據砂石骨料網數據中心統計,2024年砂石礦權推出力度仍舊不減,粗略統計,當年成功出讓的礦權仍超過1000宗,但是在競拍方面卻顯得更加理性,高溢價的情況甚少發生,搶奪力度也不如以往瘋狂。同時,砂石骨料礦山平均獲礦成本和熱門區域獲礦成本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甚至華南地區平均獲礦成本同比降幅超40%。
廣東、安徽、浙江、湖北等傳統熱門區域的砂石大礦也時有流拍消息傳出,鄱陽湖也遇冷,甚至廣東汕尾海砂礦權歷經4次掛牌仍舊流拍……
六、行業在產產能排名發生變化,砂石龍頭寶座易主,一哥之爭懸念再起。
2024年11月14日,砂石骨料網數據中心正式發布“中國砂石行業產能前十強”榜單(詳見:《2024年砂石行業產能前十強榜單重磅發布!》)。數據顯示,截止到上半年,2024年前十強砂石企業在產產能達12億噸/年。從上半年在產產能排名來看,華新水泥產能達2.8億噸/年,躍居第一;中國建材以2.5億噸/年屈居第二;中國電建以1.67億噸/年位居第三。浙江交通資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升一位,排行第五。華潤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惠州交投礦業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等砂石產能大幅提升,進入產能十強榜單。(注:統計時間截止到2024年6月30日,上市公司以半年報披露為準,非上市公司由對方確認。)
據了解,華新水泥于2006年首次進入骨料領域,也是首家進入的水泥企業。2020年,華新水泥在產骨料產能排名全國第三位,到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蟬聯第二位,2024年上半年在產產能超越中國建材,躍居在產產能第一位。
在行業集中度不斷增強的同時,頭部企業占比越來越重:從2024年下半年投產數據來看,中電建新增在產產能約1.8億噸,極有可能反超成為行業第一。中國建材旗下的大型砂石項目也將加速投產:11月底,池州中建材4000萬噸/年骨料項目聯動試車,安徽樅陽2000萬噸/年骨料項目原定2024年投產,目前進度不理想,預計最晚2025年投產;華新水泥除了水泥配套砂石項目投產外,還有億噸線二期項目、3月競得的5500萬噸/年砂石大礦……
砂石龍頭寶座之爭仍將激烈進行。
另外,前十強榜單中僅有2家民營企業,且前六名均為國央企(地方)公司,國進民退趨勢明顯。
七、市場需求持續下降,水泥企業骨料板塊表現亮眼。
大建材行業整體需求萎縮、價格持續下行已成共識。
2021年開始,砂石骨料市場用量逐年下滑,2023年下滑幅度超過10%。2024年,市場需求持續縮減,截止到2024年10月,累計砂石消費量112.59億噸,同比降幅達10.96%。砂石骨料價格較年初也下降了6%左右。
盡管市場競爭很激烈,高價拿礦的企業面臨投產即虧損的窘境,但是對老牌砂石企業來說尚有盈利空間,水泥上市公司骨料板塊表現仍舊亮眼。
2023年,水泥行業出現罕見虧損,全國累計水泥銷售收入、利潤總額以及市場平均成交價都創下近些年來的新低。2024年,市場形勢更加嚴峻:預計全國水泥產量18.1億噸,全口徑下降10.5%,水泥產量創下2010年以來15年新低。
2024年上半年,水泥上市企業紛紛發布年報,企業營收和利潤大幅下降,但骨料板塊利潤仍舊驚人:
上峰水泥實現營業收入23.92億元,同比下降25.44%;歸母凈利潤1.71億元,同比下降67.85%。銷售砂石骨料?379?萬噸,營收近1.56億元,毛利率63.62%。
冀東水泥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2億元,同比下降22.55%;實現凈利潤-8.06億元,同比下降120.18%。骨料產能7660萬噸,骨料營收近7.3億元,毛利率50.67%。
海螺水泥營收455.6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0.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2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8.56%。骨料銷量同比增長51%,實現營收21.91億元;營業成本近11.43億元,利潤約10.48億元,綜合毛利率為47.84%;
華新水泥銷售骨料7152.61萬噸,同比增長41.6%;骨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9.62億元,同比增長36.96%,毛利率達47.41%。
天山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97億元,同比減少25.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34.1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銷售骨料5938萬噸,營收23.35億元,毛利率34.92%。
華潤建材科技營業收入103.12億元,同比下滑13.9%;實現歸母凈利潤1.66億元,同比減少70.2%。骨料銷售量2949.7萬噸,,平均售價36.8元/噸,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4%,毛利率39.4%。
八、砂石交易越發透明化,線上“砂石購”小程序上線。
現階段,砂石行業產能過剩和需求持續萎縮的矛盾日漸突出,量價齊跌的背后,砂石相關企業整體承壓。供需信息不對稱、價格變化頻繁、產品質量不穩定、到貨時間不穩定等問題常有發生。
從業者更深刻的認識到靠信息差獲利的時代結束了,今年市場調價頻繁,但是下游獲取信息卻更及時,在市場下行的情況下,大家對價格更為敏感。
為了實現買賣信息更流通、公開透明優質平價,打造普惠砂石料的供應鏈體系,2024年3月,砂石骨料網供應鏈及數據中心部門聯合打造砂石購-團購現貨,旨在幫助小散客戶享受大客戶的價格優惠、幫助碼頭/大型經銷商擴大市場。11月正式推出線上購買渠道“砂石購小程序”。從選礦、采集、品控、配送到交割,砂石骨料網供應鏈團隊為客戶提供全流程專業化服務,確保品質、價格、保供無憂。
砂石購-小程序可分為兩種模式采購:1、現貨集采(代采購);2、團購(打包、散駁),是砂石骨料網供應鏈部門憑借在行業超過10年的資源積累和專業素養,聯合源頭廠家、船運物流、碼頭港口共同發起常態化砂石團購。
九、行業活動精彩紛呈,參與交流形式更加多元化!
近些年,砂石骨料深受投資者的熱寵,盡管熱度不斷褪去,但是和其他行業相比,砂石行業仍舊處于薄利狀態。
2024年3月,為了更好地鏈接上下游產業,幫助港口碼頭-砂石生產-貿易商-終端工程單位全面對接資源,探索砂石大宗貿易的新模式,砂石骨料網率先在杭州召開“2024全國砂石市場峰會暨首屆春季訂貨會”。11月,砂石骨料網聯合浙礦重工召開2024東海論壇-第四屆中國砂石高質量發展峰會暨秋季訂貨會和新質生產力研討會,深入剖析現階段行業問題。
全國砂石骨料行業科技大會、中國國際砂石骨料大會、廣東砂石展、2024中國·甘肅國際礦業(能源)與技術裝備展覽會暨發展高峰論壇、2024上海寶馬展等大型行業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
砂石企業和終端用戶之間的互動交流更加頻繁,8月,砂石骨料網組織2024長江流域普高料、高料、湖砂采購調研活動;9月,砂石骨料網聯合雙箭橡膠召開2024宏觀形勢探討暨砂石骨料網理事會定制沙龍活動。
砂石行業交流形式更加多元化,砂石骨料網創始人李華攜手美卓公司、徐工挖機、浙礦重工、世邦黎明、順達重礦、磊蒙機械等頭部企業開展抖音直播活動!
十、眾多企業根據客戶需求發布新產品,砂石裝備行業加快創新升級!
產能過剩,造成了行業資源的哄搶。為了更好地留住原有客戶、服務新客戶,砂石裝備企業不斷研發新產品,同時,在智能化、節能、低碳、高效等方面升級既有產品。
美卓發力移動破領域,推出Lokotrack LT1213S?移動反擊式破碎站,并首次將HRC?高壓輥磨機引入中國市場,并在全國路演;
浙礦重工ZK70-110旋回式破碎機
浙礦重工推出了ZK70-110旋回式破碎機和目前國內最大型號的單缸圓錐破碎機以及最大型號的顎式破碎機;
徐工挖機發布全球首臺油電混動液壓挖掘機,應用發動機“削峰填谷”動態尋優控制,較同噸級燃油動力挖掘機小時油耗低10-15%,施工效率提升3-5%;
順達重礦集團推出了全新的SMG系列半移動破碎站和H1700多缸液壓圓錐破碎機;
世邦黎明發布了C6X、CI5X、VSI、S7x等一系列產品,涵蓋振動篩、顎式破碎機以及集塊式破碎篩分站等;
廣東磊蒙智能裝備集團發布了GC200高性能顎式破碎機和MPY1250多缸液壓圓錐式破碎機。
此外,山特維克、韶瑞重工、成都大宏立、華寶礦機、雙箭橡膠、萬仕衡通、瑞隆機械、寶創、棗莊鑫金山、云南凱瑞特、上海山美、杭州金峰、河南威猛、安姆普客、華南機械、上海凡太克、海王科技、孔山重工等企業也推出了全新的產品。北京約頓氣膜、安順承誠、天津華通等企業對已有產品/系統進行了全新升級,更符合受眾需求。
更好地服務國內砂石業主的同時,面對國內同行的升級和不斷創新,也有不少頭部破碎篩分企業表示更重視發力海外金屬領域市場,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