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總說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可俄烏戰爭卻似乎不是這樣。
盡管在戰爭開場,先手出擊的俄羅斯就打了烏克蘭一個措手不及。但在后續的戰斗中,俄羅斯卻表現得相當掙扎,后面更是成了不被看好的那方,打輸的可能性很大。
沒辦法,烏克蘭背后有著太多人幫忙。從歐洲到北美再到亞太地區,一大堆的國家在力挺烏克蘭。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那更是要錢給錢,要槍給槍,就差出兵直接下場去和俄羅斯正面硬抗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俄烏戰爭當前其實已經演變成了一場代理人戰爭。俄羅斯只是名義上在和烏克蘭單挑,實際上則是對抗的北約乃至整個西方。
雙拳難敵四手,面對這個曾經蘇聯都不曾辦到的事情,俄羅斯自然是壓力山大。
當然烏克蘭有人撐腰,俄羅斯也可以去找人幫忙,以緩解自己在烏克蘭戰場上的壓力。只不過在如今的全球格局下,這其實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畢竟今時不同往日,俄羅斯很難像蘇聯在冷戰時期那樣,拉上一堆小弟去和西方硬剛。
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俄羅斯不得不放低姿態,選擇去接觸一些以前可能不太瞧得上的國家。
比如咱們的鄰國朝鮮。
這個夏天,俄總統專機落地平壤。這是俄羅斯元首有史以來第二次訪問平壤,而上一次還得要追溯到本世紀初。通過這次訪問,兩國算是正式確立了一個比較扎實的軍事同盟關系。
按照兩國簽署的條約規定,雙方“在一方受到侵略時,另一方將進行援助”,這屬于是典型的軍事盟友才有的“共同防御”約定。而后沒過多久,韓國國情院便宣稱朝鮮決定向俄羅斯派兵,以支援烏克蘭戰場。
在很多人看來,關于俄羅斯找朝鮮幫忙這件事,其實并不怎么靠譜。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向來都是別人在給朝鮮援助,何曾見過朝鮮去給別人幫忙?而且幫的還是俄羅斯這樣的龐然大物。
但事實上,對于如今的俄羅斯來講,朝鮮還真能算是一個不錯的幫手。尤其是針對俄烏戰場,朝鮮的加入,堪稱是雪中送炭的幫助。
客觀來講,朝鮮的軍事實力并不算強,哪怕是和隔壁韓國相比,那都有著很大的差距。
以雙方軍隊的裝備情況為例,據相關數據顯示,朝鮮軍隊當前1000余架飛機,5800多輛坦克,9000多門火炮,以及大約500艘艦艇。作為對比,韓軍當前裝備有接近1600架飛機,2500余輛坦克,8000多門火炮,以及大約200艘艦艇。
從數據上看,朝鮮軍隊當前似乎好更具優勢一些,尤其是坦克和軍艦的數量上,比韓國的兩倍都要多。但問題是武器裝備這東西,光有數量不管用,質量還得要跟上才行。就好比五代機和三代機同樣是戰機,但一架五代機可能比一百架三代機都要更具戰斗力。
而在這方面,朝鮮可就完全沒法和韓國相比了。這邊韓軍乃是一支正兒八經的現代化軍隊,用的幾乎全是好東西,裝備水平堪稱世界一流。而那邊的朝鮮軍隊卻是要落后許多,用的大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古董。
像在空中,人家韓國空軍用的戰機最次都是F-16這種級別,另外還有著數量可觀的F-35在陸續服役。而朝鮮空軍這邊最好的戰機不過才米格-29,而且還沒有幾架,大部分都是些不入流的三代機。
在陸地上,韓國陸軍這邊一水的三代主戰坦克,像什么T-80、K1以及K2等等,其中K2坦克更是可以躋身當下全球主流坦克行列。而朝鮮陸軍那邊的主戰坦克,大部分都還停留在T-62甚至T-55這種層次。
至于在海上那就更沒法比了,韓國海軍這邊除了航母沒有,其他啥都不缺,而且還都是頂配。像什么獨島號兩棲艦,世宗大王級驅逐艦,那都是同類型裝備里面的佼佼者。而朝鮮海軍這邊雖說艦艇一大堆,但卻沒一艘能拿得出手,全是老破小。
總而言之,單就紙面上所展現出的實力來看,時下的朝鮮和韓國相差甚遠,壓根就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對手。只不過朝鮮和韓國的距離很近,近到僅用火炮就能炸平首爾,再加上自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韓國這才對其忌憚三分。要是給換成其他對手,恐怕朝鮮就難有發揮了。
那么問題就來了,一個軍事表現如此不堪的朝鮮,又能給到俄羅斯怎樣的幫助呢?答案其實就一個字——人。
一直以來,人多勢眾都是朝鮮軍隊的一大特色。別看這個國家的總人口只有2500來萬,不足隔壁韓國的一半,但是他們的現役軍人數量卻多達132萬,是韓國的兩倍多。而對于俄羅斯來講,朝鮮軍隊的這一優勢,正是他們所急需的。
眾所周知,俄烏戰爭距今打了已經快三年,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的不僅僅是武器彈藥,還有寶貴的人力資源。目前俄烏雙方,都面臨著嚴重的兵源枯竭問題,以至于他們不得不調整征兵政策,以維持前線作戰部隊的兵力。
比如俄羅斯就提高了征兵的年齡上限,將服役的年齡范圍調整為18至30歲,而預備役服役年齡上限更是提升到了55歲。按照這個要求,父子同壕的場景,將會在俄羅斯軍隊中成為常態。
當然人口更少的烏克蘭,情況還要更加的糟糕,近乎是已經達到了“竭澤而漁”的地步。他們不僅將征兵的年齡范圍擴張至極限,要求60歲以下的烏克蘭男性去征兵站報到,還動員了大量的女性走上戰場。
最為緊要的是,戰爭還在持續,這種兵源枯竭的問題將會愈發的折磨交戰雙方。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如何獲取更多的人力資源,彌補兵力缺口,無疑就成為了俄羅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而有著大量軍隊的朝鮮,顯然就成為了香餑餑。
要知道人家這可不是單單人多那么簡單,還是寶貴的即戰力,拉上戰場就能用的那種。畢竟朝鮮軍隊好歹也是正規軍,就算裝備再差,戰斗力也不容小覷。至少在軍事素養這塊,他們比起俄羅斯那些剛入伍的新兵,或者是上了年紀的老戰士,甚至于是從外面招募的雇傭兵,那都要強上不少。
再者而言,俄烏戰爭本就不是主打的高科技,而是類似于二戰時期的機械化乃至人力對抗,打得相當的原始。這對于在武器裝備方面存在著嚴重短板的朝鮮軍隊而言,顯然就大大降低了難度。
尤其是在有著俄羅斯可能會提供裝備支持的情況下,朝鮮軍隊在烏克蘭戰場完全可以不懼任何的對手。
總而言之,對于時下飽受兵力短缺問題困擾的俄羅斯來講,如果能得到朝鮮軍隊這樣一支生力軍的加入,無異于雪中送炭,大可解燃眉之急。尤其是在對面烏克蘭存在著同樣困擾,卻難有解決之法的時候,俄羅斯直接就贏了一大截,這便是朝鮮的價值之所在。
事實上以上這些其實還并不是最關鍵的,畢竟說的再多,不能付諸行動也只能等于零。就像北約等西方勢力對烏克蘭一樣,盡管嘴上一直在表示要全力支持,但就是不見行動。戰爭打了這么久,還不曾見有北約國家下場,把自家的軍隊正兒八經地派到烏克蘭的戰場上。
朝鮮可不一樣,有事兒他是真上,一點不來虛的。按照烏克蘭媒體的報道,朝鮮軍隊已經是出現在了烏克蘭戰場上,并且和烏軍交上了火。而且據說表現還不錯,一手嫻熟的“三三制”戰術,打得烏軍找不著北。
可以預見的是,這一次的俄烏沖突,隨著朝鮮軍隊的下場助戰,俄羅斯的壓力將會大大緩解。而與之對應的是,烏克蘭則將會面臨著更大的壓力。此消彼長下,勝利的天平或將朝著俄羅斯的方向傾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