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游戲“上桌吃飯”的同一年,國產電影卻面臨了巨大的危機。往近了說,整個元旦檔10天賣出16.2億,和去年3天收獲15.33億元票房相比完全沒法看。往遠了說,2024的全年票房僅424億,同期減少了116億,成為近十年來全年票房新低。
也難怪一些影評人近期紛紛表示,春節檔的票房幾乎直接關系到中國電影的存亡。而隨著近期公布的春節檔片單出現以后,影迷們懸著的心總算還是放下來了一點。雖然新作不多,大多數還是續作&年貨,但續作的戰斗力同樣不容小覷,比如延續2023年首部作品的《封神2》表現就相當搶眼,單獨一個預告片,就在短視頻平臺上擁有2.1億的播放量。就沖這個盡頭,說不上單槍匹馬拯救春節檔吧,至少能給影迷和院線打上一劑強心針,甚至讓“盜版”周邊都跟著火了一把。
完全沒看過《封神》三部曲相關信息的朋友們可能非常納悶,一個預告而已,怎么這么火?
其實除去IP自帶的匠心、明星陣容、劇情分析之外,支撐《封神2》預告片如此之高播放量和討論度的,一方面是網民很需要一個禁得住討論的內容,有這個內容以后,就會自然而然去打造二創和迷因,比如魔家四將的討論,明明是針對特效,卻因為一臉“班味”的表情出圈。
更重要的部分,則是當下流行文化對于傳統文化的訴求。比如《封神2》預告中,有人發現狐妖妲己的尾巴在復活紂王的片段里消失了好幾條。為此就有人開始引經據典,探討九尾狐的修行,妲己為愛舍身的付出,以及復活以后的后遺癥等。可謂是精彩紛呈,堪比神話教育課。
而我們前面提到的“盜版”周邊之所以爆火,也多少是因為很多人的“意不平”。妲己付出修為供養了紂王,導致失去了尾巴,但大家都很期待有著完整尾巴的九尾狐造型。恰逢網易旗下的開放世界武俠手游《逆水寒》搶先公布了蛇年春節外觀——祥瑞九尾狐,這不一下就有平替了嗎?
你可能很好奇,新春外觀為什么會出九尾狐,這不是妖怪嗎?其實九尾狐的傳說最早能追溯到《山海經》,所謂“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最早的定位確實是吃人的妖怪。但中國古代神話體系沒有一個類似“漫威宇宙”那樣整合所有體系的集大成者,各家都有各家的說辭。在盛世時期,它也象征著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甚至因為尾巴多還與多子多孫的象征意義緊密相連。
而《逆水寒》手游所在的時代,恰逢是宋代,當時北邊的鄰居雖然也蠢蠢欲動,但北宋末年時已經有四海通商,廣積糧草的時代背景,大城市的經濟發展也蒸蒸日上。在這個環境下的九尾狐自然也是代表真正的祥瑞,也不算是“盜版周邊”,源頭和寓意都不相同。
再加上九尾狐祥瑞【絳云仙】本身也算是新春福利的一環,定價較低獲取門檻也很低。不光公布當時就微博熱搜上個不停,使用九尾幻千相”幻術功能還能以更低成本獲取到它。完美契合官方一直堅持的“薄利多銷”策略。
有趣的是,在九尾狐祥瑞【絳云仙】公布的同一時期,《逆水寒》手游的“小寒國風節2.0”也在如火如荼地舉辦,官方承包下了幾乎整個武漢,在多個區域舉辦國風互動活動,幾乎聚集了全網最出色的國風Coser。
同時期舉辦的“大江大湖寒聚云夢澤”國風音樂會,則招來了了銀臨、李常超、黃齡等國風實力唱將。展示了相當驚艷的現場表演。讓不少國風音樂愛好者成功圓夢。在這種全民熱愛國風,樂于探討傳統文化細節的氛圍下,自然會有千萬人預定時裝的熱鬧結果。
其實細數過去幾年里,國產游戲、影視劇的破圈密碼,多少離不開對于國風、民俗的探索。一方面,正經的文化內容有足夠多可以挖掘的知識點,能夠引起共鳴。優質內容的塑造也能讓不同類型的受眾產生文化自信,帶動更多產業。雖然不一定是“做國風等于爆紅”但也足夠讓很多創作者明確一個大環境的風口。
聊到這里,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春節檔呢?在評論區一起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