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們報道了轟動全球的韓國濟州航空空難:
2024年12月29日早上9點7分,韓國濟州航空7C2216航班客機,在韓國全羅南道務安機場降落過程中遭遇鳥擊,隨后在起落架沒有打開的狀態下迫降在跑道上,結果一頭撞向跑道盡頭后的圍墻,爆炸起火。
機上181人,只有2人幸存,其余179人全部遇難。
(7C2216航班空難現場)
有關空難的經過,之前的報道已有詳細介紹,在此不多贅述。
事故發生后,各路媒體和專家都聚焦在了造成空難的原因上,總的來說有兩方面:
一是飛機降落過程中遭遇鳥擊,鳥擊是否成為起落架和襟翼無法打開的原因。
二是飛機在迫降之后,為什么會徑直沖出跑道撞向有圍墻的地方,而不是反過來,從圍墻處往前飛...
(飛機徑直撞向圍墻)
經過幾天的討論分析,中外各路專家在事故主因上基本達成了一致:
飛機起落架和襟翼沒能放下不是導致重大傷亡的原因,跑道盡頭本不該有的固體水泥建筑,才是“空難”的真兇!
(截圖來自央視新聞)
英國航空安全專家戴維·利爾芒特(David Learmount)是這樣解釋的:
“我非常震驚,因為無論什么致使飛行員無法放下襟翼和起落架著陸,都不是導致乘客死亡的原因。”
“乘客是因為飛機在跑道盡頭撞上一個固體建筑才喪生的。而那個地方本不應該有這樣的固體建筑。”
(利爾芒特認為主因是那個“圍墻”)
利爾芒特進一步解釋說:
那個固體建筑立面是儀表著陸系統(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ILS),是為飛機安全降落提供精密引導的一套天線設施。
這些天線設施通常只是卡在地上的,是可以放下的。
(規范的儀表著陸系統天線:紐約羅切斯特國際機場)
當飛機越過跑道盡頭時,天線設施會放下,不會對飛機造成任何損害。
(最下方一排物體是儀表著陸系統天線)
也就是說,那一片“水泥圍墻”上的建筑,原本應該是卡在地里,伸縮自如,即便遭遇7C2216航班這樣“機腹著落”的極端情況,天線也能倒下,不至于成為攔截飛機和引起爆炸的“元兇”。
誰也沒想到的是,務安機場的這一堆天線設施卻被安到了地面以上,還在下面建了一個高2米,厚4米的巨型水泥基座。
(務安機場高出地面2米,架在水泥基座上的儀表著陸系統)
它不僅建在了高出機場跑道2米的水泥基座上,離跑道盡頭的距離也過于近了。
于是就有了7C2216航班在迫降后滑出跑道,直接撞向了這個堅固的水泥基座,最終爆炸起火…
(外媒制作的事故示意圖)
如今的事故現場,還能看到飛機殘骸身邊的儀表著陸系統的紅色天線,以及被撞碎的水泥底座…
(被撞壞的天線和水泥基座碎塊)
正因如此,多國專家都對這個不規范的建筑提出了質疑:
如此不合規的儀表著陸系統,為什么能在務安機場建起來?
(國土交通部官員召開發布會)
選擇以混凝土建構儀表著陸系統設施的設計始于20多年前,當時的設計和施工由國土部和首爾地方航空廳發標,1999年起由某建設財團承建。
更多的細節,國土部表示“暫時不能提供”…
看起來,務安機場儀表著陸系統建設的有關各方,諸如設計,建設,驗收等多個部門,都要對空難負一定責任。
(務安機場:截圖來自央視新聞)
不僅如此,據韓國媒體最新報道稱,關于機場儀表著陸系統的水泥基座還另有隱情——因為這個水泥基座四周還堆著泥土,相當于不僅建了基座,還用土給它藏起來了!
一位使用務安機場長達七年的飛行教練A先生透露,所有機場的飛行員都不知道機場儀表著陸系統下面是混泥土基座,以為只是普通的土堆。
A先生透露:
“幾年來,我只是在起飛和降落時從空中看到了這座土堆,我自然認為它是一堆泥土,我從未想過下面是用混凝土制成的。”
A之后又補充說到:
“機場圖表上也沒有寫明這是一塊高2米,厚4米的混凝土基座,而且我也沒有看到過任何特別指示,所以飛行員們都不知道……”
(空難元兇:水泥基座)
不規范的建筑,機場人員和飛行員對它的忽視,以及其他種種因素,最終釀成了7C2216航班撞向水泥基座,造成重大傷亡的后果。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難背后的更多真相將逐一解開…
日后再有其他重要更新,咱再接著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