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所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描繪岳陽樓的壯麗景色,以及登樓者面對不同天氣所引發的不同情感,表達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
一、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岳陽樓記》全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岳陽樓的地理位置、歷史背景及重修的經過;第二部分分別描繪了陰晴兩種天氣下的岳陽樓景色,以及登樓者由此引發的情感變化;第三部分則表達了作者的濟世情懷,點明了文章主旨。
二、景物描寫生動,意境開闊
文章第二部分對岳陽樓景色進行了細膩描繪,既有宏觀的勾勒,又有微觀的刻畫。如“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展現了岳陽樓壯麗的自然風光。同時,通過對比陰晴兩種天氣下的景色,使讀者仿佛置身于變幻莫測的意境之中。
三、情感抒發真摯,富有哲理
文章第二部分不僅描繪了岳陽樓的美景,還抒發了登樓者面對不同景色所引發的情感變化。如“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和“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展現了人們在面對困境和順境時的不同心態。這些情感抒發既真摯又富有哲理,引發讀者深思。
四、立意高遠,寓意深刻
文章第三部分,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達了自己的濟世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既體現了作者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切,又展示了他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品質。這種憂國憂民的情懷,成為后世仁人志士的座右銘。
總之,《岳陽樓記》以其嚴謹的結構、生動的描繪、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立意,成為中國古代散文的瑰寶。它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堪稱傳世佳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