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疑似六代機和076的橫空出世,讓很多人大感振奮。而這還只是中國軍事科技裝備突飛猛進的最新案例而已,早先的高超音速導彈、電磁彈射等等,中國的軍事科技裝備在這兩年可以說是爆發式涌現,過去幾年我們在軍事領域中所形成“美國科技方面領先一籌,中國產能方面強勢碾壓”的戰略平衡,正在被快速消打破。
一旦美軍在科技方面都無法壓制中國,那美軍剩下的唯一優勢,也就只是存量軍事資源(武器裝備以及全球基地)以及建立在其基礎上的盟友優勢了。但鑒于中國碾壓美國的工業基礎以及軍工產能,這種優勢消解起來其實也挺快的。至于盟友——如果你軍事資源方面的優勢沒有了,盟友體系的瓦解怕也只是早晚的事。
這就是中國尖端科技裝備頻繁亮相,對美國造成的潛在軍事影響。而這種影響還不止于軍事層面,勢必也會在政治和經濟層面產生連帶反應:
首先是美國的盟友體系會因此加速松動。都說美帝是全球霸主。但這個霸主地位也不光是靠美國一家撐著的,遍布全球的盟友體系的廣泛支持,同樣是美帝全球霸權體系維持的外部基石。沒有這些盟友,不說美國根本負擔不了高昂的霸權維持成本,光軍事投射能力都會大打折扣。而如果軍事投射能力都沒有了,那美國又如何保障自己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
但盟友的忠誠度,也是需要美國用軍事力量托底的——一方面要用軍事力量給他們提供保護,另一方面也是要用軍事力量威懾他們不敢生出異心。尤其是,隨著美國國力呈逐漸衰落之勢,美債高企美股泡沫驚天,經濟危機的苗頭已經愈演愈烈,一旦最后玩不下去硬著陸,勢必會嚴重損害美國經濟,進而影響到各盟友在經濟上對它的依賴和捆綁。如果經濟捆綁關系松動,那軍事捆綁對維持盟友忠誠的重要性就更為凸顯。
而中國軍事科技的突破,會嚴重影響到盟友對美國的信心。地球人都知道,在軍工產能方面美國是被中國秒殺的;美軍之所以還能豪橫——至少是裝豪橫,無非就是存量軍事資源和軍事科技的領先而已。但存量軍事資源這個玩意,在中國的龐大工業體系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只要中國開足馬力,反超美國其實是很快的事。所以科技方面的領先,是美軍的最后依仗。如果這玩意也沒有了,那盟友跟著美國心能安嗎——畢竟美系聯盟一向是以中國為最大競爭對手的,一眾小弟很多也跟中國有直接的利益沖突,如果大哥罩不住自己了,那小弟接下來要是不想死的很難看,那就必須得尋思換山頭了——至少也得提前給自己留個地步。
這還只是軍事層面的。政治經濟層面更麻煩。美國為什么拼命要維持老子天下第一的人設?不是美國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是現在的美國,不是靠自己三億國民努力工作撐起來的——這三億國民中最少有80%都是快樂教育出來的廢物,其實根本創造不了什么財富。美國的資源和財富,包括維持自己尖端科技的人才等等,都來自于對全世界的收割。
而收割是要成本的,成本越高,自己最后能得到的資源就越少——如果成本高到一定程度,那哪怕還有力量,霸權也維持不下去了——當年的大英帝國就是這么解體的。
所以對美國來說,它也有降低霸權維持成本的訴求——而且這個訴求非常強烈。要是大家都起來抗爭——甚至哪怕是陽奉陰違,那它的成本收益都有可能失衡。
只不過,被收割方的不配合乃至反抗是必然的。那怎么降低這種負反饋?無非是恩威并施——恩就是給它提供一些政治軍事上的保護,經濟上將它捆綁(比如把自家的消費市場對其敞開),至于威,就是憑硬實力讓其不敢反抗——而這個硬實力中,強大的軍事就是重要組成部分。
而航母、戰斗機等等,都是尖端軍事科技的代表,隨著這些行業一個又一個的被中國趕超,大家就會對美國的軍事威懾力產生質疑。軍事威懾力一旦下降,大家的反抗欲望——至少是騎墻不配合欲望就會逐漸增長,霸權體系的維持成本就會逐漸上升。而美國現在本來就情況不佳,如果收割不順的同時,霸權維持成本上升,那麻煩就會越來越大——一旦突破那個臨界值,其所面臨的,就只能是霸權解體。而前面說了,現在美國維持自身運行的資源和財富大部分都不依賴于自身創造,而仰賴與霸權收割,一旦霸權解體,美國衰落甚至內訌也是大概率事件。
這就是中國軍事科技趕超,對美國造成的沖擊。帝國霸權三大支柱——軍事霸權、科技霸權、金融霸權,中國這是直接沖擊了前兩個,而前兩個要是沒了,金融霸權也就成了空中樓閣,自然也玩不下去。
那美國怎么辦?
最直接,也是最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趁著存量軍事資源優勢還在,趕緊跟中國打一仗,打贏后再順勢開啟冷戰,把中國軍事崛起的趨勢攔腰斬斷。
但這恰恰是注定不可能的。原因很簡單——沒法打,也打不過。中國不是美國,沒有那么多全球化利益,更沒有分布全球的盟友和軍事基地,中國本身也沒有像蘇聯那樣沖出去爭奪霸權,所以這場仗真要打,那戰場就只能在東亞。
而在東亞甚至西太平洋打,都不需要后面大擴產能,即便是以中國現有的軍事力量,美國也是沒有勝算的——這一點咱們清楚,美國人自己同樣清楚。而眾所周知,美國現在離霸權解體就差一場局部戰爭。基于這種邏輯,美帝連俄烏、中東這種最多只能算陷進去,很可能打不贏的戰爭都不愿意下場,跑東亞西太來跟中國打一場必輸的戰爭,美國怎么可能干這種自掘墳墓的事?
既然不能打,那最后就只有一條路——就是被迫開啟軍備競賽。畢竟前面說了,美帝模式是不能接受被中國軍事反超的——它不光要維持GDP天下第一的臉面,更要維持軍事天下第一的臉面。以前軍工產能拉胯,至少還可以用軍事科技領先充門面——反正中國也不會真的主動尋求跟美國開戰,只要能鎮的住其他國家,霸權就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全球吸血也可以繼續維持一段時間。但現在,隨著中國尖端科技裝備一件一件的拋出,美國軍事科技的神話也在被打破,這樣玩下去,那霸權最后的老虎皮就要破了。一旦大家窺破美國底細,其霸權維持成本就會火速抬升,收益則會加速萎縮——到時候別說繼續當老大了,哪怕按照特朗普設想,先把全球搞亂,然后狠狠撈一票帶回北美,恐怕都成南柯一夢。
所以,軍備競賽,這就成了美國面對中國軍事科技崛起后,不得不做的事。
但這樣一來,美國就陷入了當年的蘇聯陷阱。當年美蘇爭霸,兩國瘋狂搞軍備競賽。但美國既有工業產能,又有科技優勢,所以在爭霸中占盡優勢,蘇聯不得不付出遠超美國的成本,才能在這場軍備競賽跟上美國——而這也導致蘇聯在其他領域投入不足,最終耗光國力,成為蘇聯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沒想到,美國今天也走到了這一步。美國工業體系遠弱于中國,軍工復合體的腐敗程度遠高于中國——這意味著美國搞軍備競賽的話,它需要花費遠高于中國的成本,才能達到中國相同的效率。以前有軍事科技領先的老本吃,美國還可以盡量避免陷入這場競賽;現在中國已經趕上來甚至反超——不管是不是真的全面反超,只要在全世界范圍內形成這種印象,那美國為了避免外部各國因此生異心甚至加大反抗力度,其內部都只能在軍備方面投入加碼,用自己那套之于中國效率遠弱、成本的軍工體系,來維持軍事方面依然領先于中國的感覺和印象。不這樣做,霸權就會從外部垮塌——而且是遠超美國規劃和預期的速度垮塌。
這等于是讓美國陷入兩難——要么內部放血,要么外部失血,兩頭美國總得選一個。當年美國人用這套把蘇聯玩的欲仙欲死,沒想到風水輪流轉,幾十年過去,輪到當年蘇聯的小兄弟中國,給它來了一把以彼之道還施彼生。偏偏美國因為不能放棄霸權——至少是不能在把全球割干凈并砸爛之前放棄霸權,所以當中國這兩年頻繁耀兵秀裝備,擺明了對自己玩陽謀時,美國真的是想躲都躲不了,只能硬著頭皮上。
這就是我們要為這場軍備競賽,冠上“絕望”二字前綴的原因。中國這兩年的耀兵不是平白無故的,當一向裝慣了孫子,悶著連個屁都不放的人,突然開始明目張膽的秀肌肉,那作為它的對手,就應該知道,對方要么是想打你,要么,就是做好了準備要來坑你——而后者這個坑,你跳也得跳,不跳也得跳!
所以,靜等懂王發債吧——除了發債,實在想不到他還有什么辦法,給軍工復合體找錢了。只不過美債已經36萬億,再這么急速爆拉——這后果,真的是難以想象。
當然,懂王也有最后的籌碼——比特幣。就看這個郁金香騙局,能騙到多少有錢又貪婪的傻子,來接最后一棒,為懂王填這個超級大坑了!
那么,大餅這個騙局,究竟什么時候會爆呢?主觀上講,美國是想引誘到中國,等中國參與到這場騙局后再引爆,這樣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不過很明顯,中國政府不會上鉤,而且用各種辦法阻攔國民去咬鉤。那么,比特幣的引爆點,就必須調整——不完全由美國主觀意愿決定,同樣也要考慮自身的客觀承受能力。而這個時間點,可能就在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際,具體來說,很可能就是今明兩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