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由廣州市海珠區應急管理局主辦的海珠區“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座談會暨數字應急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海珠區應急救援指揮部會議室順利召開,海珠區應急救援力量共建單位、應急管理專家齊聚一堂,共同交流座談研討,推動海珠區應急管理工作邁向新高度。
會議現場,海珠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高志國莊重地向新增應急救援力量共建單位授旗、授牌,傳遞著共同守護安全的神圣使命。
區應急管理局局長郭麗琴向專家代表授牌,更是賦予了他們充分發揮專家專業智力支持作用,推進海珠區應急體系和應急能力現代化建設,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智慧領航的重任。
區發改局局長李滿紅在講話中深入闡述了海珠區數字應急產業的發展規劃,為數字應急產業聯盟的組建描繪了藍圖,強調了數字技術在應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致力于推動應急產業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提升全區應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在工作座談環節,專家們暢所欲言,為應急管理工作出謀劃策。暨南大學灣區國際智慧應急與安全發展研究院院長、暨南大學公共安全教育政校企協同創新促進會會長盧文剛首先發言,他首先高度點贊區應急管理局牽手區發改局聯袂舉辦今天的“兩會”,為數字應急產業聯盟的高質量發展做出了跨部門協同合作的良好示范。接著他從數字應急產業聯盟具有的“三全”功能:“全主體”——政企校社全主體參與;“全鏈條”——災害鏈、供應鏈、價值鏈全鏈條賦能應急管理“預防準備—監測預警—響應處置—善后恢復”工作;“全要素”:物資、裝備、隊伍、培訓、演煉等全要素保障應急管理工作,實現數字應急產業聯盟參與共建單位尤其是應急管理事業共創共建共享共贏。最后,對于如何扎實開展數字應急產業聯盟工作,盧文剛院長從“使命、情懷、規劃、體制、協同、融合、人才、科技、創新、共贏”10個關鍵詞進行了闡述和寄語。隨后,廣東省應急協會負責人、廣州欣緯智慧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廣東藍天救援隊隊長相繼發言交流。
最后,區應急管理局局長郭麗琴強調,社會應急救援力量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加強常態化合作,建立高效工作機制,打造海珠特色品牌。同時,要充分發揮專家的專業優勢,為應急管理提供智力支撐。對于數字應急產業發展,她指出這是難得的機遇,數字應急產業聯盟應積極探索創新,整合資源,提升影響力,政府將全力支持企業發展,推動應急產業跨越升級,以實現應急能力提升與產業發展的雙贏局面。
會議尾聲,送“平安福”環節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海珠美術家協會的著名書畫家現場揮毫潑墨,一個個蒼勁有力的“平安福”躍然紙上。
此次有高度、有寬度、有厚度、有溫度的會議為海珠區應急管理工作進一步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臺,有力促進了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協同發展,也為應急管理部門與產業規劃、數字經濟部門深度合作相融相促推動數字應急產業的蓬勃興起賦能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事業注入了強大動力。
2024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海珠區應急管理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全力抓好自然災害防治救助工作;大力加強社會應急力量建設,優化調整應急管理專家隊伍,擴大社會力量救援隊伍“朋友圈”,構建“綜合+專業+社會”立體救援網絡,全力推進最小應急響應圈建設;大力開展“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宣傳教育,發展壯大海珠“應急俠”志愿服務隊,提高安全宣傳影響力,夯實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基層基礎,管控重大安全風險、整治群眾身邊安全隱患,全區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5.7%、40%,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啟動三防應急響應51次,自然災害0傷亡0損失,有力推動了高水平安全和高質量發展良性互動。
(撰稿:盧斌、任瑩瑩,暨南大學灣區國際智慧應急與安全發展研究院;田太森,海珠區應急管理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