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伯通
一個以法學專業為主的大學,一個男生寫了個論文,叫做期末報告吧,主要寫反對女性特權,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然后遭到抱團的女生集體舉報,有人說疑似被帶走問話,即使真的帶走了,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頂多批評幾句,告誡其以后不要沒事找事罷了,隨后學校的校長信箱回復了投訴處理。
信件回復是高度重視,法律學院緊急開會了,決定取消該同學入黨積極分子資格,該生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做了檢討,并向相關老師書面道歉,學校將對投訴信息繼續核實,依據校規校紀做出嚴肅處理。
很多男生,當然也包括一些女生,為此而不平,說小題大作,而且還說法律大學不懂法,不用法律來解決,最后還是靠權力批示來解決,說這些都是文明的退步。我的看法是,這件事情似乎還涉及不到法律,正常的應該是用“論戰”來解決,我記得論戰最多的年頭,一個是春秋時期,一個是五四時期,誰也不服誰,就用寫文章回應。因此我建議,女生要是用“論戰”來解決,或許要比舉報好,那樣更能說服人心。
那我就勉為其難,替女人論戰一下,總得來說,這篇期末論文,嚴格意義上不是論文,應該叫作文,因為沒有翔實的數據支撐,情緒化、主觀化的詞匯非常多,文章標題是《女性憑什么擁有特權?》 這個標題就有點問題,因為會延伸到“老人憑什么擁有特權”,比如老人乘公交免費,和上班年輕人搶座等等?還有“兒童憑什么擁有特權”,比如兒童到任何地方都不用買票,吃自助餐也只要半價等等,還可以延伸到“男性憑什么擁有特權”,比如大夏天男性穿著大褲衩子到處跑,他們常常在公眾場合抽煙,不顧別人等等。
他說,“提到女權,就不得不提到父權社會了,他是女權主義要打倒的對象,那父權是怎么產生的呢,物質決定意識,從原始社會進入農業社會,人類開始使用生產工具,父權因此誕生,女性在閨房里起生育后代作用,這在農業社會絕對正確的,誰在封建社會主張男女平等,那八成是腦子有問題,重男輕女完全是合理的。”
他論述有一點點像那么回事,但也不是完全對,至于得出的結論,那就是完全錯誤的。我們的近代史對古代的總結是片面的,也大量借鑒了西方人的觀點,更是不符合國情的。其實女性地位在古代并不低,先秦時期,女性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發言權和參與度,而且在婚姻生活中,女性還占主動,結婚離婚再婚都很平常,而且還是上面帶頭的,比如嬴政的母親和情夫瞎混,羋月改嫁于義渠王并生育兩子,依然受到世人稱贊;有一個女的名字叫“清”,是個寡婦,自力更生做生意養活自己,得到了嬴政的表彰;楚國女性甚至能上朝議事;這些例子都很多。
到了隋唐時代,女性更是奔放了,如隋唐時期的女性可以不纏足、自由戀愛、離婚、再嫁,甚至可以擁有多個情人,還可以接受教育、從事文學藝術等活動,如薛濤、魚玄機等都是杰出的詩人。有一句話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女皇帝自己都放飛了自我,那民間的女子自然是有樣學樣啊!那所謂的對女性的剝削和壓迫是怎么來的呢,那是對男女同時來的啊!
從有史以來的記載,人類的戰爭時期遠遠大過于和平時期,別說女人慘了,男人更加的慘,在農業為主的時代,男主外、女主內是一個正常的分工,并不代表女人社會地位低,至于說女子受教育的少,你看同時期的男子就知道了,普通家庭的男子也讀不上書啊,要么老老實實在家種田,要么上戰場,通過軍功獲得地位。至于說后來的開科舉,說不讓女人參加,絕大部分男性也參加不了,你連參加考試的路費都不夠,你參加個啥呀!
凡是家庭殷實的,他們的女兒都是識字的,詩詞寫的也不比男人差,這取決于家庭條件。在古代對女子有“相夫教子”一說,就是女人要當好老公的宰相,要當好孩子的老師,若是真的把女人說的一無是處,怎么會把這么大重任交給女人呢,孟母之類的女子,為何千百年被人歌頌呢,無非就是家庭教育搞的好啊!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娶妻娶妻,挨餓忍饑!” 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對男人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默認男人是家里的頂梁柱,如果把如此繁多的責任加在男人身上,這叫男權社會的話,那誰要這個權力,我轉讓給誰去吧!為什么責任都要加在男人身上,兩個方面原因,一個是戰爭遠多于和平,男人得上戰場;二是農業社會,憑女人的體力,只能做輔助工作;女性的生育價值是被提到了很高的高度,一場戰爭下來,男的一個不留,女人都得帶走,因為女人能繁衍人類啊,從戰時角度來講,敵人根本不要男的,認為沒有價值,這豈不是女尊男卑了?
該法學院男生又談到工業社會之后的男女關系,說一戰二戰的時候,男人上戰場,女人在車間搞生產,那時候男女地位開始縮小差距,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她們參與生產有關。但是現在女性勞動參與率又開始下降,即使女性還在參與社會生產,所有行業做的最好的,哪怕什么老師、廚師、服裝設計等等,做的頂尖的都是男性,因此他總結了女性的十八個特權,說男人反而被女人迫害。
他總結的女性特權是,1,退休特權,比男人早;2,體育考試特權,學校體育考試,女生是降低標準的;3,勞動保障權,女人不用挖礦;4,勞動報酬特權,男的做事效率高,但工資和女生相比,差不了多少,不成比率;5,崗招特權,公職考試,女生崗位多;6,免兵役特權;7,組織特權,女的有婦聯保護,男的沒有;8,量刑特權,同樣的罪,女的可減輕;9,封案特權,有的女性犯罪記錄不公開;10,公共資源特權,比如女士優先;11,經濟觀念特權,婚姻中對男性經濟有要求,對女性沒要求;12,婚姻特權,男的要出彩禮,女的沒有要求;13,教育特權,女生上學比例高于男生;14,補償特權,比如離婚分財產;15,消費特權,家庭收入女性消費占比多;16,醫療特權,HPV疫苗給女性接,男性則沒有;17,考試特權,比如貴州某地,有兩個女孩的家庭可以加分;18,學術特權,把支持女權等同于感恩母愛。
我個人認為,羅列這些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些抬杠了,無論男女,都要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就是我們要承認男女有別,這并不是歧視誰,“有別”在兩個地方,一個是體力上的,一個是精神上的,比如體力上,男人就是要強一些,你無法否認;而在精神上,大家思考的方向不一樣,10個女人20個群,10個男人擱一起,那就是一個組織了。很多國家都嚴防死守男人抱團,而對女人沒有限制,就是男女想事情的出發點是有很大區別的,女的安于小我的生存環境,而男的在一起,就喜歡搞大事情。
你要是不認同男女有別,這個話題就沒有辦法繼續下去,我看他羅列的一些東西,恰恰是以前對女性保護的不夠,而刻意提出來的,比如照顧農村的女孩家庭,其實就是在保護女孩,以前窮困地區有“棄女嬰”現象。還有什么疫苗特權,這玩意給你打,你也用不上啊;教育特權,女生上學比例比男生高,我認為不存在,女生在試卷應試上,確實比男生分數高,尤其是中考上可以看出;還有公職考試,女生崗位多,這也是片面的,比如小學老師、街道辦、一些服務窗口的崗位,讓你男人去考,你也不愿意去啊!
這份期末報告其實是不及格的,為什么不及格,因為他反女權沒有成效,原因是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不過我還是特別強調一下,雖然男生說的很片面,但也要給人自由說話的權利,不要怕嘛,越辯論越好,辯論清楚了,才能保護好那些正常的女生,否則正常的女生也會受傷害。
反極端女權要反到點子上,不能攻擊全體,社會上大多數女生,走的還是傳統的路子,很少有極端的,說到高彩禮,你從東北走向中部、再走向南方,這是不值得探討的話題,要么沒有彩禮一說,要么高彩禮配的是高嫁妝,是雙方家庭給年輕人的啟動資金而已。錢一次性付給女方父母,小家庭一份也沒撈著,這才叫高彩禮,這種現象是極少的。
另外極端女權也要收斂一下,有些國家開始立法進行打擊了,煽動性別對立,鼓吹不婚不育,故意渲染婚姻恐怖話題的,都得入刑了。極端不好,但反過來看,這說明國家經濟好了,只有吃飽了撐的才沒事找事嘛,給你扔到沙漠國家里,你就是一個家具,你爭一個女權試試,男的都活不下去了,怎么去保護你們女人呢?
男女有別、分工不同,僅此而已,在和平盛世,才能談女權或男權,國家經濟崩潰,或者陷入戰爭,什么男權和女權都是不存在的,男是陽,女是陰,陰陽合體,萬物歸一,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陽在陰不息,陰在陽不離,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故天地配之以陰陽。
用中國哲學很好理解男女關系的,很多極端女權者,就是看了西方書,進了魔道,他們國家的外交也是搞零和博弈的,因此在男女關系上的處理,也是零和博弈的,本來是陰陽互補的事,被他們搞成你死我活的敵人關系,這種錯亂的思維,需要男女共同努力,將之糾正過來!
明人不說暗話,
支持的點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