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文州一個不起眼的小鎮上,有一位備受尊敬的吳老爺。
吳老爺家大業大,良田千頃,騾馬成群,是遠近聞名的大戶。
與之相稱的,吳家的庭院仿若世外桃源,各種奇花異草爭奇斗艷,每一盆都價值不菲。
據說僅是一盆珍稀花草的變賣所得,就足夠普通人家過上一年好日子。
然而,就在這如詩如畫的庭院深處,卻有一處敗筆——一口枯井。井口布滿青苔,石沿上布滿歲月侵蝕的痕跡,與周圍的繁花美景格格不入。
以往來過吳家的客人,在路過此處時都會忍不住側目,心中暗自納悶:如此富麗堂皇的府邸,怎會留著這樣一口枯井?這井既無水可用,又大煞風景,主人家為何不將其填平,重新修整一番?
外人不知曉的是,吳老爺是刻意將這口枯井保留下來的。
說起這口枯井,那可真是大有來頭。
往前數不知多少代以前,這井還有個響亮的名號——“狀元井”。
想當年,吳家還未像如今這般富甲一方,家中子弟卻個個勤奮好學,心懷壯志。
有個年輕后生,每日晨起便坐在井邊誦讀詩書,渴了就打上一桶井水,那井水清澈凜冽,入口甘甜,仿佛帶著神奇的力量,能驅散所有的疲憊與困倦。
寒來暑往,他從未間斷,最終在殿試中脫穎而出,高中狀元,成為家族的驕傲,名字也被銘刻在祠堂的最上方,供后世子孫瞻仰。
自那以后,這井水就被視作神水,而井也成了有名的“狀元井”。家中晚輩,無論男女,啟蒙之后都會被長輩領著來到井邊,莊重地飲下一口井水,聆聽先輩刻苦求學、魚躍龍門的故事。
說來也奇,此后吳家又出了一位舉人,雖說功名不及狀元那般耀眼,卻也在仕途上為家族添磚加瓦,讓吳家在當地的聲望愈發如日中天。
歲月悠悠,朝代更迭,吳家靠著祖祖輩輩的努力,生意越做越大,宅院不斷擴建,花草愈發珍稀。可這口井,卻在一場莫名的旱災之后,漸漸沒了水,成了一口枯井。
但吳家上下,從未有過一絲將其填平或廢棄的念頭,歷任家主都下令,要像守護家族祠堂一般守護這口枯井,哪怕它已干涸,它承載的是吳家祖輩的榮耀與精神。只要井在,吳家的文脈就不會斷。
某天夜里,月黑風高,烏云將明月遮得嚴嚴實實的。吳老爺因晚上多飲了幾杯茶水,夜半時分被尿意擾醒。他披衣起身,趿拉著布鞋,慢悠悠地朝茅廁走去。
路過庭院時,一陣細微卻異常的響動引起了他的警覺。在這萬籟俱寂的深夜,任何一點聲響都如同雷鳴般刺耳。
吳老爺心頭一緊,這聲響好似是從枯井那邊傳來的,這么晚了,會是誰在那里?
緊接著,他又轉念一想,這口“狀元井”枯了這么多年,莫不是終于顯靈了,吳家將有好運發生?
就這么一路胡思亂想間,他已經離那口枯井越來越近。借著微弱的月光,竟瞧見一個黑影正趴在井口,鬼鬼祟祟地忙碌著。
吳老爺定睛一看,那人是家丁旺財!只見旺財雙手不停地在井里摸索,隨后拽出一個沉甸甸的包袱,里面隱隱透出金銀珠寶的光芒。
吳老爺心中一驚,怒火噌地一下涌上心頭,卻又強壓著性子,不動聲色地躲在一旁的花叢后,想看看這旺財究竟要搞什么名堂。
旺財絲毫未察覺自己已被盯上,他小心翼翼地將包袱背在肩上,躡手躡腳地朝府門走去。
吳老爺見狀,終于忍不住大喝一聲:“旺財,站住!”
這一聲如洪鐘般在寂靜的庭院里炸開,旺財嚇得渾身一顫,包袱 “哐當” 一聲掉落在地,珠寶滾落一地,在月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
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臉色慘白如紙,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身體抖如篩糠,嘴里不停地哀求著:“老爺,老爺饒命啊!”
吳老爺氣得雙手顫抖,上前一步,指著旺財怒喝道:“好你個旺財,我吳家待你不薄,平日里你也算老實本分,怎敢干出這等偷雞摸狗的事!”
旺財嚇得連連磕頭,額頭在石板地上磕得砰砰作響,不一會兒就紅腫一片,他哭喊道:“老爺,小的知錯了,小的也是被逼無奈啊!”
吳老爺怒目圓睜,胸膛劇烈起伏,喘著粗氣:“你還有何苦衷?今日若不老實交代,定送你去見官!”
旺財淚流滿面,抬起頭,眼中滿是絕望與哀求:“老爺,我那一雙兒女如今都身患重病,臥床不起。我找遍了大夫,吃盡了草藥,家中積蓄早已見底,還欠下一身外債。實在是走投無路,才打起了府里庫房的主意。老爺,求您看在我多年為府里盡心效力的份上,饒過我這一回吧!”
吳老爺聽聞此言,眼中疑慮更甚:“還敢編謊騙我!你進府前就已斷了根絕了子嗣,哪來的兒女?”
旺財連忙解釋:“老爺,是真的!那原本是我阿弟的孩子,前些年阿弟死在戰場上,弟媳要改嫁,想著我沒個后,便將侄子侄女都過繼到我名下。這倆可憐的孩子,如今就是我旺財的兒女呀!”
原來,當初旺財十幾歲時,打算進宮當個小太監,便自己把自己閹了,結果沒被選上。后來一路周轉才來到吳家做事,一待就是二十年。
吳老爺聽了旺財的話,心中猶如被重錘一擊,震驚與痛心交織。他看著旺財那狼狽不堪、滿臉淚痕的模樣,想起這二十年來旺財在府中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的身影,怒火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憐憫。
他長嘆一聲,上前扶起旺財,說道:“你這糊涂之人,為何不早與我說?府里豈會見死不救。”
旺財顫抖著站起身,眼中滿是感激與愧疚:“老爺,小的自知犯錯,不敢勞煩老爺。”
吳老爺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帶我去看看孩子。”
說罷,二人匆匆朝旺財家中走去,全然沒注意到身后那口枯井,正悄然發生著奇異的變化。
吳老爺跟著旺財匆匆趕到他家,那是一間破舊的小屋,屋頂的茅草稀稀疏疏,在夜風中瑟瑟發抖,墻壁上的泥坯剝落,露出斑駁的內里。
一進屋,一股潮濕發霉的氣息撲面而來,夾雜著孩子的病弱呻吟聲。
吳老爺快步走到床邊,借著昏暗的油燈,看到兩個十歲左右大的孩子面色蠟黃,瘦骨嶙峋,雙眼緊閉,眉頭緊皺,時不時痛苦地抽搐一下,心中便一陣揪痛。
他轉身對旺財說:“你莫要慌張,孩子的病我定會幫忙。”
說罷,他立刻差遣家丁連夜去請來鎮上最有名的大夫,又讓丫鬟回府取來足夠的銀錢。
大夫很快趕來,一番望聞問切后,凝重地開了藥方,囑咐道:“這倆孩子的病拖得太久,需得好生調養,用這幾味藥先穩住病情,后續還得慢慢滋補。”
吳老爺接過藥方,仔細端詳,又向大夫詢問了諸多細節,確保無誤后,才讓家丁去抓藥。
旺財站在一旁,早已泣不成聲,他 “撲通” 一聲跪倒在吳老爺面前,哽咽道:“老爺,您的大恩大德,小的來世做牛做馬也報答不完。小的發誓,今后定當全心全意為府里效力,絕不再犯糊涂!”
吳老爺趕忙扶起他,語重心長地說:“起來吧,人都有難處,你也是為了孩子。孩子的病要緊,趕緊去煎藥,讓他們早些服下。”
旺財連連點頭,眼中滿是感激與堅定。
待一切安排妥當,吳老爺才回府歇息。
隔天起來,有兩個家丁慌慌張張來報:“老爺,那……那枯井有動靜!”
吳老爺一聽,早飯也不吃了,撂下碗筷便隨著家丁快步走到枯井處。
只見那原本干涸的枯井,此刻井口霧氣氤氳,水汽裊裊升騰,宛如仙境一般。
吳老爺滿心狐疑,快步上前,俯身朝井內望去,一股濃郁醇厚的酒香撲面而來,直沁心脾。再仔細一看,井中竟汩汩涌出清澈的液體,在日光下閃爍著微光,宛如瓊漿玉液。
他趕忙命家丁拿來水桶,打上一桶。那酒水入口醇厚,瞬間在舌尖散開,化作一股暖流,流遍全身,讓人心曠神怡。
吳老爺眼中含淚,喃喃說道:“老天終于再度垂憐我吳家,這就是我們吳家新的福澤啊!”
漸漸地,吳家人都發現,這口井里的酒水永遠也用不完。無論多盛大的宴會,這口井都會供應上足夠多的酒水,嘗過的客人沒有不稱贊的。
得了如此至寶,吳老爺沒有私藏,而是決定將這美酒分享給鄉親們。
此后,每逢佳節,吳家都會在府前擺上酒壇,讓路過的人品嘗來自這口井的美酒。而吳家也在吳老爺的仁善治理下,愈發繁榮昌盛,人才輩出。
那口枯井,成了吳府的傳奇,也成了當地百姓口中傳頌的佳話,代代相傳,警示后人:善良之人,必有福報。心懷仁愛,福澤綿延。
人們都羨慕吳家有如此奇井,里面的美酒取之無盡。然而對吳家人來說,這口井給他們帶來的寶貝,又何止是美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