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年左右,袁紹準備出兵打曹操。
眾所周知,袁紹一開場就是大哥級別的,他的實力長期在曹操之上,為什么早不動手,晚不動手,非要等到那個時候呢。
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袁紹當年雖然起家早,勢力大,但是他在北方也一直有個對手在糾纏,這個對手就是公孫瓚,袁紹當年花了很大力氣,才把公孫瓚搞定;
第二,袁紹一開始是當之無愧的大哥大,曹操本不用他忌憚,但是就在袁紹和公孫瓚死磕的時候,同在華東的曹操,慢慢就占據了兗州、徐州部分的豫州等地州郡,和擁有四州之地的袁紹,基本上實力相近了,如果再任由曹操發展,那么袁紹的壓力就更大了;
不過在真正開打之前,袁紹還是征求了下自己的謀士天團。
袁紹的謀士天團,又分為兩個小集體,他們分別是以沮授、田豐為代表的的冀州本地派,和以郭圖、審配為代表的的潁川派。
這兩方小團體,為了各自背后的勢力,基本可以說是屬于敵對狀態,而對于是否主動去和曹操打,雙方的理念也不一樣,沮授等人認為要從長計議,而郭圖一方則認為應該速戰速決。
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袁紹開了常委會,這個會明面上的目的是集思廣益,民主討論,實際上的目的,是統一思想,好集中力量搞定曹操。
在這場會議上,郭圖一方,自然還是繼續堅持速戰速決論,而沮授那邊,則是繼續堅持慢慢來。
本來大家思想上有各自的想法,是沒有什么大問題的,但是在勸說袁紹的過程中,沮授一方的勸說方法卻出了大問題,當時沮授曾說:
今舉兵南向,于義則違......曹氏法令既行,士卒精練,非公孫瓚坐受圍者也
沮授的這話是什么意思呢,簡單來講,就兩條:
第一,曹操身邊有天子,咱們去討伐他,不占理;
第二,曹操麾下有精兵強將,咱們可能打不過;
沮授當時說這話的時候,還不是私下說的,而是在常委會上說的,你一開口就否定了自己集團的地位,又漲了他人的志氣,滅了自己的威風,知道可以認為你這是心直口快,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曹操派來的使者呢。
而且沮授當時的位置,可不簡單是個謀士那么簡單,當年沮授身上的職位可是監軍,袁紹特許監督三軍的那個監軍,這個職權在紙上來說,基本算是袁紹之下,諸人之上。
袁紹為什么要給沮授這么高的待遇呢,答案很簡單,袁紹并不是冀州本地人,他在冀州開展工作,自然離不開冀州本地派,但是當時的袁紹可不是只有冀州一地的小袁了,人家打下公孫贊以后,已經坐擁四州之地。
不過沮授當年雖然在真實地位上,已經無法像袁紹剛擁有冀州時那樣,但畢竟還是名義上的監軍,因此他的話分量很大,而且他的背后還站著冀州本地派。
因此當時袁紹心里恨不得活剝了沮授,但是礙于影響,還是忍了下來,但是袁紹很快就在會后對沮授進行了削權,而當時跟沮授保持高度一致的田豐,后來因故被曹操囚禁并殺掉,而沮授后來成了曹操的階下囚,他后來又想回老家,結果被曹操超度。
沮授勸說袁紹的事,非常值得反思,在勸說領導的時候,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一定不能說,哪些些話可以私下說,禍從口出,可不是說著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