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在漢代古籍《禮記·月令》中便有“臘,祭宗廟百神”的記載,可見臘八節與祭祀活動息息相關,是古人祈求豐收、驅邪避災的重要日子,但當時的時間并不固定,一直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臘八節和佛教融合成一節日固定下來,后演變成為民間節日,也稱為“法寶節”“成道會”等。
臘八節如今是一個典型的北方節日,南方很少有人過這個節,民俗活動也多偏向于北方,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熬煮臘八粥。宋代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中描述:“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可見臘八粥在宋代已頗為盛行。
除了臘八粥,北方過臘八節還會泡臘八蒜,其獨特的綠色和酸辣可口的味道讓人印象深刻。同時這天有些講究的還會吃面,稱之為臘八面,儀式感十足。過了臘八節,春節的序幕也逐漸拉開,家家戶戶開始“忙年”。
如何制作臘八蒜?
臘八蒜簡單來說就是醋泡蒜,放在瓶子里密封就可以了。也不是說非得臘八這天才能制作,而是臘八前后氣溫溫差比較大,比較適合制作臘八蒜。
臘八蒜必須要變的翠綠才算成功,否則不能稱之為臘八蒜。臘八蒜之所以呈現綠色,是因為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在醋酸的作用下發生了一系列化學反應。
具體來說,蒜中的蒜酶在低溫和醋酸的作用下被激活,將蒜氨酸分解成蒜素。蒜素進一步與醋酸反應,生成了一種名為“硫代亞磺酸酯”的中間產物。這種中間產物在腌制過程中逐漸轉化為綠色的色素,使得臘八蒜呈現出翠綠的顏色。這種綠色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對人體健康有益。
制作臘八蒜有3個竅門,掌握好了保準2天就開始變綠,一個多星期就能變得通體翠綠如同翡翠,爽脆可口。
第一個竅門:選擇新鮮的紫皮大蒜,有些蒜無論如何泡都不會變綠,這是大蒜出了問題,有些大蒜長期在冷庫中保存,或者被激光處理過,導致蒜瓣中的活性酶缺失,也就沒辦法變綠了。
第二個竅門:要選用淺色的醋,一般用米醋來浸泡,普通的醋和陳醋顏色都太深,不適合來泡臘八蒜,但蒜也能變綠,不影響食用,只是色澤會差一些。
第三個竅門:制造溫差,這個很關鍵,臘八蒜變綠的條件需要低溫和酸性環境,低溫可以激活蒜酶,溫差則可以促進色素的產生,北方地區晚上和白天的溫差很大,所以很容易就腌制出臘八蒜,注意東北等特別寒冷的地區,不要將臘八蒜放置在戶外腌制。
南方地區溫度高,溫差小,所以腌制臘八蒜就很難成功,不過可以嘗試在冰箱冷藏室中腌制,隔一段時間取出一段時間形成溫差,操作得當也可以成功。
——老井說——
臘八蒜的制作無任何難度,就是將蒜剝好以后放瓶子中(可以切去頭部會變綠的更快),澆入米醋、果醋、白醋都可以,浸泡住大蒜,放置在低溫下靜等一段時間就可以了(二十度以下一般都沒問題),臘八蒜泡好以后也快過年了,搭配著吃餃子,特別解膩,泡臘八蒜的醋也是餃子的極品蘸料,自帶濃郁蒜香,可千萬別浪費了。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分享日常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