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小鵬與大眾宣布在國內超快充網絡領域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相互開放專有的超快充網絡,合力為客戶打造中國最大的超快充網絡。表面上來看,這是小鵬與大眾基于現有合作基礎上的一次簡單延伸,但若結合過去一年小鵬與大眾一系列合作的持續推進,不難發現,兩者之間的「關系」實際上經歷了三個顯著的階段性變化:
第一個階段是「供應與采購」的關系,小鵬作為供應商,向大眾出售自身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創新技術;第二個階段是「合伙人」,雙方共同參與到既定合作中來,如聯合采購、電子電氣架構的聯合開發等;第三個階段也就是當前,兩者超快充網絡戰略合作的達成,兩者之間的關系更像是真正的「伙伴」,雙方基于共同的目標進行資源共享、風險共擔。
圍繞著這種持續進階的「伙伴式」共同發展過程中,大眾與小鵬彼此之間資源融合和延展的持續深化、在過去一整年的發展框架下,可以看到,小鵬肉眼可見地越過越好、越過越「舒服」了。從G9沖擊高端失敗開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小鵬無論是在市場終端,還是輿論場域,都久久處于「失聲」狀態。拐點的打破來自小鵬三季度財報的發布,這份營收、毛利、虧損等關鍵數據一齊拉升的“最美三季報”讓關于小鵬的「叫好聲」重新充斥于輿論場。
不過,恰如何小鵬一直以來所強調的,2025年到2027年將是汽車行業的淘汰賽階段,如果說2024年是小鵬拉升勢能緩步向上的階段,那么從2025年開始,小鵬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活得「舒服」,還要思考如何活得「漂亮」,將這股得之不易的勢能持續到更遠的時空中去。
文|Wind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1
「借力開邁斯,小鵬「跳級式」補能建設」
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玩家來說,補能體系建設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在行業專業人士看來,此次小鵬與大眾基于超快充網絡建設的資源協同和合作深化,一方面能夠與當前市場中最「成熟」的汽車企業就補能問題形成資源協同、共享的聯盟關系,是對其補能生態布局及其市場影響力的一次關鍵利好;另一方面,在當前「規模上升期」的關鍵階段,更高效、更完善的補能體系建設也意味著大多數用戶可以更直接、無顧慮地享受。
畢竟,任何一個對規模有欲望的品牌都不會不知道,在當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50%的發展背景下,橫亙在「買與不買」兩股消費者之間的,很大程度上就是里程焦慮、補能焦慮。解決這一痛點,不僅能降低用戶的心理門檻,也能降低整個品牌在汽車市場中的獲客速度。
據公開資料,目前小鵬自營充電站數量為1880多座,充電樁總數為9680多個,覆蓋420個城市;而大眾方面,開邁斯官網數據顯示,其充電站共計1621座,充電終端為 13112 個。
意味著,小鵬和大眾此次在補能網絡建設方面的合作,將基于最大合力,為客戶提供一個擁有23000左右充電終端、覆蓋中國420個城市的超快充網絡。結合雙方在高功率液冷超快充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國內網絡覆蓋度上的高度互補,小鵬汽車的用戶可以在全國享受到優越的快充體驗。
要知道,同時期內,蔚來作為中國新能源補能建設的「佼佼者」,在全國建設充電站數量為4023座,充電終端數量為23552根。但相比之下,同樣從10000個充電終端擴展至23000個充電終端,蔚來用了2年左右,是小鵬汽車的數倍不止。憑借與大眾在資源協同、共享的通力合作,小鵬實際上完成了一次「跳級式」的增長,一舉站上當前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在補能體系建設的「第一梯隊」。
與此同時,小鵬與大眾此次的戰略合作也契合了當前車企自建補能網絡的“大融合”趨勢。不算上此次小鵬與大眾的戰略合作,去年年中開始,就不斷有補能建設的合作落地,如蔚來與路特斯、阿維塔,小米汽車與“蔚小理”等。
不久前,寶馬中國還與國家電網升級合作,宣布自2025年大幅提升現有綠電充電的覆蓋區域和充電量。有業內人士預測認為,未來車企自建充電樁的步伐將會越來越快,但同時“合作”也會成為加速該進程的重要手段,“車企與車企之間的開放合作將成為主流方式,更好地解決自建充電網絡需要面對的重資產、進度慢等問題。”
2
「舒服」的小鵬
這種與大眾之間資源協同、通力合作所帶來的正向效益和正向反饋不僅在補能體系建設中令小鵬受益匪淺,回看過去一整年的發展框架,也為小鵬在一個愈加競爭激烈、內卷的市場環境中,塑造出一個「高容錯、高舒適度」的發展空間,這也是為什么在許多企業都在“叫苦”的2024年,小鵬反而肉眼可見地將日子越過越好、越過越「舒服」了。
自去年9月份開始,圍繞著「規模化產品」Mona M03的正式上市與P7+,小鵬汽車的銷量數據持續上漲,9、10、11三個月21352輛、23917輛、30895輛的持續上揚,已經連續4個月創造單月交付歷史新高,在最新公布的12月交付數據中,更以36695臺的成績「逆襲」躍居新勢力第三。
其中,憑借全面對標20萬級車型的智能化配置,MONA M03在體量最大、競爭最激烈的A級轎車市場中強勢突圍,自8月底上市以來,小鵬MONA M03實現交付連續破萬。
而在規模效應的帶動下,小鵬汽車的毛利率、汽車毛利率等核心經營指標也迎來全面爆發。據小鵬2024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其三季度毛利率達15.3%,創下歷史新高,同比提升18個百分點,并實現連續五個季度增長;汽車毛利率達8.6%,同比提升近15個百分點。在行業專業人士看來,小鵬在利潤方面的回升甚至超越離不開大眾在這個過程中的「精準幫扶」。
一方面,小鵬與大眾開展一系列戰略合作最直接的利好實際上就是平臺與軟件戰略技術合作帶來的技術變現,基于此,小鵬不僅跑通了「賣產品」和「賣技術」兩條腿走路的獨特路徑,更使得小鵬在資金周轉上更為靈活,為持續擴大生產、投入研發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的總收入為146.6億元,其中技術服務收入為22.96億元,占比15.6%;到三季度,這一數字進一步達到13.1億元。盡管從絕對值來看,放在小鵬上百億的營業收入中并不顯眼,但對于過去兩年處于「低谷期」的小鵬來說仍然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另一方面,自去年年初大眾以 7 億美元增資小鵬成為第三大股東后,便深度參與小鵬日常采購 ,憑借大眾的體量與議價能力,結合小鵬的技術,雙方聯合采購,不僅增強了議價權,更實現更優采購價格和更低零部件采購成本,極大程度優化了小鵬的成本結構。這些「前期工作」決定了今天小鵬整個體系能夠承接起大幅度的規模向上,也決定了從G6到Mona M03小鵬能夠把價格降下來。
此外,在小鵬與大眾過程中,小鵬實際上也在不斷把與大眾之間的偶然性投資收益,轉化為長期性投資,在資本市場換來穩定的溢價力。反映到股價波動來看,自8月下旬小鵬的股價呈現出「螺旋式拉升」的趨勢,多家證券機構將小鵬汽車股票評級由“持有”上調至“買入”,并上調2024年與2025年的收入預測。
3
小鵬的「解藥」是什么?
然而,現有的「舒服」并不足以令小鵬高枕無憂。從3季度財報來看,盡管此次小鵬汽車以15.3%的毛利率為整體品牌的規模化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業績改善,但聚焦于其8.6%汽車毛利率,遠低于目前行業的健康水平,也反映了當前小鵬在規模化經營的上揚更多的是基于一種「以價換量」的策略在走。與此同時,受限于與大眾單一的合作體量,從現階段來說,技術變現對于品牌營收、利潤的反哺本質上并不突出。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不能讓規模快速爬坡,在缺乏高溢價車型的情況下,意味著小鵬汽車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處在「增量不增利」的危險經營狀態。
基于此,在行業專業人士看來,小鵬需要在兩個方向中尋找未來發展的「解藥」:一是圍繞著智駕平權、科技平權,進一步打透和釋放技術標簽,推動技術降本的全面兌現;二是進一步拓展合作伙伴,改善合作體量的單一化,在跑通賣產品也要賣技術的「兩條腿走路」的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將「第二條腿」練粗、練壯。
在外界輿論和普遍的市場認知中,理想常常被認為是中國汽車行業中最接近特斯拉的企業,但實際上小鵬才是那個以顆粒級去對標特斯拉的企業。2024年3月,特斯拉使用端到端神經網絡的FSD V12.3開始向全量用戶推送。兩個月之后,小鵬汽車在520 AI DAY發布會上宣布面向用戶全量推送AI天璣系統,成為全球第二家端到端大模型量產上車的車企。
相比之下,華為的ADS 3.0端到端大模型在9月份才正式落地,向問界、智界、享界用戶推送。這意味著,這一輪端到端神經網絡引領智駕技術變革的浪潮中,小鵬汽車的「緊隨其后」,不僅重新拾起了國內智駕領先地位,更實現了對于華為的領先,這種「超越」為小鵬在規模上、市場聲量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正反饋。
以小鵬汽車售價最低的車型Mona M03為例,以11.98萬元-15.58萬元實現了在智駕方面的行業領先。據了解,其頂配版本Max版擁有行業20萬以內唯一高階智駕方案,將于2025年春節后開啟交付。
同時,圍繞著AI技術,2025年,小鵬還計劃推出多款全面搭載小鵬AI體系技術的全新車型,「幾乎每個季度都有重磅新品和改款與大家見面」,這些車型在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將達到新高度,進一步加深技術小鵬的標簽和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
今年1月1日,小鵬還正式發布啟動了XPD 2.0(小鵬產品開發體系),意味著,從2025年開始,小鵬在產品開發方面將會進入到一個更加體系化、規范化的更高起點,通過體系創新為組織能力進一步提升基線和頂線,用規則的確定性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