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電影行業經歷了很大的起伏。
但不管外界環境怎么改變,每年都有那么幾部電影,能夠掀起觀影熱潮。
接下來,咱們就來回顧一下,過去10年的國產片票房冠軍,順便按照票房再給它們排個名次。
看看這些電影,你都看過幾部?最喜歡的又是哪一部?
話不多說,咱們先從第十名開始說起——
第十名:《捉妖記》24.41億·2015年
2015年9月16日,《捉妖記》正式在院線下檔。
歷經63天的上映,它在內地的票房共計24.41億,成功超越《速度與激情7》的24.26億,
登頂當時的內地影史票房冠軍。
盡管后來,由于各種“花式包場”事件,《捉妖記》陷入了“票房造假”的風波。
但它在票房上取得的成績,仍然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甚至可以說是,中國電影取得的“歷史性”至高榮譽。
畢竟,它可是自1994年底,中國實施“十部外國大片引進”方案以來,首部獲得內地影史票房冠軍的國產電影。
此前的21年,不論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英雄》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國產電影票房冠軍。
都無法從外國大片手中,奪取內地票房總冠軍的殊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捉妖記》不僅刷新了國產電影的市場表現,也開啟了國產奇幻電影的新時代。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影片在拍攝完成之后,又把原定男主的戲份全部刪除,換成了井柏然的表演。
這對于任何一部電影來說,都無疑是巨大的風險。
但在制片人江志強的堅持下,還有一眾特效師和剪輯師的努力下,影片最終才得以出色完成。
而且,無論是井柏然與白百何的表演,還是片中小妖們的特效,都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特別是胡巴這個角色,更是憑借可愛的形象和精致的動畫技術,一躍成為當年的“國民萌寵”。
第九名:《八佰》31.10億·2020年
原定于2019年上映的《八佰》,因為技術原因,接連兩次宣布撤檔。
此后,又因為不可抗力因素,整整拖延了463天,直到2020年8月14日才開啟點映,終于和觀眾見面。
制片人王中磊,曾在首映現場含淚表示:“感覺在夢里,已經參加了好幾次《八佰》的首映禮了。”
可見,這部影片的誕生之路,走得多么艱難。
好在,影片收獲的票房成績,沒有辜負創作團隊的艱辛付出。
光是點映場的票房,就突破2億,創造了當時中國影史點映票房的最高紀錄。
影片正式上映當天,也斬獲了1.35億的票房,貢獻了當日總票房的88%。
并且,最終以31.10億的票房,一舉成為當年的內地票房冠軍。
可能這些數字看著有些枯燥,但透過它們,足以窺見《八佰》在當年的火熱程度。
也難怪有人稱它為,中國影院復工之后的“救市之作”。
第八名:《美人魚》33.93億·2016年
2016年春節檔上映的《美人魚》,是周星馳繼《長江7號》之后,首次單獨執導的電影。
在此之前的《西游·降魔篇》,雖然也帶有濃重的“星爺”色彩,但實際上,是他和郭子健聯合執導的作品。
因此,《美人魚》一經上映,就得益于周星馳強大的票房號召力,迅速掀起了一股觀影熱潮。
接連刷新了當時的華語片預售紀錄,華語片首日票房、華語片首周票房等多項紀錄。
僅用4天,就沖破10億大關,刷新了當時內地影史“最快破10億華語片”的紀錄。
并且,成了內地影史上,首個躋身“30億票房俱樂部”的國產電影。
《美人魚》能獲得這些成績,除了得益于周星馳的個人魅力,還跟他的影片內容有很大的關系。
整部影片看下來,它既有正宗的周氏無厘頭風格,也有“美人魚”式的愛情童話,更有與時俱進的環保主題。
這種把喜劇、童話和現實融為一體的敘事方式。
使得《美人魚》不僅是一部娛樂電影,還能引發了觀眾對諸多社會問題的思考,非常有教育意義。
第七名:《熱辣滾燙》34.60億·2024年
2024年的電影市場整體比較低迷,票房和觀影人次,都不能跟電影行業蓬勃發展的時候同日而語。
可即便如此,賈玲自導自演的《熱辣滾燙》,還是在春節檔期間,引發了巨大的熱議。
雖然有部分觀眾覺得,賈玲減肥所引發的爭議,遠大于這部影片本身的藝術價值。
但不可否認的是,《熱辣滾燙》也確實是賈玲的又一真誠力作,并不是每個導演都有膽識和魄力,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公之于眾。
就《你好,李煥英》和《熱辣滾燙》的影片質量來看,賈玲作為導演和演員,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但隨著經驗的累積,相信在真誠的加持下,她會創作出更加成熟動人的電影作品。
第六名:《紅海行動》36.51億·2018年
《紅海行動》是典型的“低開高走”。
2018年春節檔,它在《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這樣的熱門續作,還有《西游記之女兒國》《熊出沒》這樣的知名IP中,并無明顯優勢。
上映首日,它的排片率只有11%,比口碑崩壞的《西游記之女兒國》還要低16.5%。
當《捉妖記2》創下首日5.43億票房紀錄的時候,它的首日票房在春節檔的加持下,還不到1.3億。
但隨著第一波口碑的迅速發酵,這部硬核軍事題材影片的排片率,節節攀升。
票房更是迎來大幅增長,連續6天逆跌,第4天就超越了《捉妖記2》,第7天更是超過了《唐人街探案2》。
直至最后,以36.51億的票房,成了中國影史上的一匹黑馬。
第五名:《長津湖之水門橋》40.67億·2022年
這部影片是《長津湖》系列電影的第二部,它和前作源于同一個劇本的拆分,算是同時創作的。
不過,第一部上映之后,創作團隊及時收集了觀眾的反饋,發現情感表達和細節處理,是進一步提升影片共鳴的關鍵點。
所以,《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劇本在改編時,就強化了情感和細節的呈現。
這就是為什么,作為一部戰爭題材電影,它不只有恢弘的戰爭場景,還有極具感染力的戰友情、兄弟情,以及濃濃的家國情懷。
影片上映6天,就打破了74項影史紀錄。
上映3天,票房破15億,可謂是一騎絕塵。
最終,以40.67億的絕對優勢,力壓《獨行月球》,成為當年的內地票房冠軍。
第四名:《滿江紅》45.44億·2023年
《滿江紅》是一部形式獨特的“創新之作”,它把懸疑、喜劇和歷史等多種元素融為一體,還在配樂和場景上,做了新的嘗試。
不過,因為故事不夠嚴謹,題材比較討巧,過于迎合觀眾等爭議,它讓張藝謀背負了很多罵名。
面對這些爭議,《滿江紅》的原創劇本兼編劇陳宇,表達了這部影片的創作初衷。
他說,“這是一部被打磨得如同工藝品一樣的商業電影,里面每一種元素都恰如其分地存在,是商業類型片中具有實驗性的一次嘗試。”
只可惜,直到現在,很多觀眾對這部影片的評價,還囿于故事的主題和邏輯。
暫且不論影片的口碑如何,但不可否認的是,截至目前,這部電影是張藝謀導演生涯里,票房最為亮眼的作品。
45.44億的票房成績,不僅證明了他的商業號召力,也直接鞏固了他在中國影壇的商業地位。
第三名:《哪吒之魔童降世》50.35億·2019年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2019年夏天,最為火熱的一部電影。
算上提前點映的票房,它上映一個半小時,總票房就突破1億,成功打破了國產動畫票房最快破億的紀錄。
之后,更是靠著觀眾的“自來水”效應,實現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
上映4天,票房就突破10億,最后還沖進了“50億俱樂部”,以50.35億的票房,成為迄今為止票房最高的國產動畫電影。
這部電影能成功,一方面得益于令人震撼的動畫效果,另一方面則得益于平易近人的故事內容。
影片雖然講了國人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卻一反《封神演義》中尖銳的對立狀態。
不僅使哪吒和敖丙,以靈珠和魔丸的“雙生”形式出現,還重新塑造了李靖的慈父形象。
并且,在此基礎上,賦予了影片一個充滿溫情的合家歡結局。
這種創新性的故事改編,使得影片在情感上更具共鳴,也讓傳統故事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第二名:《戰狼2》56.94億·2017年
《戰狼2》創造了很多“票房神話”。
比如,4小時破億,28小時破3億,85小時破10億。
直到最后,成了中國影史上,第一部突破50億大關的國產電影。
這部電影的成功,不僅是吳京個人的成功,更是中國電影工業本土化的一次成功嘗試。
作為國內首部向好萊塢電影看齊的作品,它不僅讓觀眾首次有了看“國產大片”的自豪感,也讓國產電影對市場,有了更深的挖掘。
完全可以說,《戰狼2》是對中國電影臨界點的一次重大突破。
它標志著中國電影在制作水平、故事呈現及市場開拓等方面,都邁上了更高一層的臺階。
第一名:《長津湖》57.75億·2021年
《長津湖》是陳凱歌、徐克和林超賢聯合執導的歷史戰爭電影。
因為三位導演各具特色,所以電影最終呈現的效果,也融合了他們的優勢,既有歷史厚重感,也有視覺沖擊力,還有緊張刺激的戰爭氛圍。
為了達到最佳的視聽效果,影片動用了四五十家特效公司,制作成本創下了華語電影的新紀錄。
事實證明,這錢花得真值。
無論是影片伊始,靜謐的水鄉特效。
還是戰爭爆發之后,炮火連天的場景氛圍,都讓人過目難忘。
而這種高投入、高質量的制作,也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使得它在票房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最終,該片以57.75億的票房超越《戰狼2》,成為迄今為止,中國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國產電影。
加上續作《長津湖之水門橋》的40.67億,《長津湖》系列的兩部電影,累計票房已達98.42億。
這個綜合票房,也讓該系列電影,成為目前中國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系列電影。
以上提到的10作品,就是近10年來的國產片票房冠軍。
無論口碑是好是壞,藝術價值是高是低,它們都毫不例外地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取得了極為可觀的票房成績。
所以,它們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觀眾的觀影需求。
希望未來的國產電影,能夠滿足更加廣泛的觀眾群體,也能在藝術價值和深度上有所突破。
如此,才能讓越來越多的觀眾,感受到中國電影的獨特魅力。
最后,還想問一下,這10部電影,你都看過幾部?最喜歡的又是哪一部?
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告訴我,大家一起友好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