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演員沒有出演過87版《紅樓夢》任何一個角色,但是每次提到這部劇總是免不了想起她。
那就是樂韻,王熙鳳的候選人。
導演王扶林對一眾演員基本上都是夸贊的,唯獨對樂韻的評價極不客氣:她長得很漂亮,但一肚子草包沒有文化。
樂韻經歷坎坷英年早逝,王扶林說這句話時樂韻已經去世多年,素來寬厚的他為何如此刻薄地評價一個逝者?
這一切還得從《紅樓夢》的選角說起。
80年代初,《紅樓夢》劇組全國海選演員,越劇演員出身的樂韻被推給了劇組。
樂韻在進組前就已經小有名氣。
16歲主演了電視劇《大篷車上》,因為長得漂亮迅速引發關注。
17歲在龔雪、張鐵林主演的電影《大橋下面》客串了一個只有幾個鏡頭的女青年,雖然戲份極少但卻非常驚艷,不少觀眾都認為她的美貌不輸龔雪。
同年樂韻還出演了第一部故事片《通緝令》,盡管演的是大反派但是由于長相太過出眾非但沒有引發觀眾的惡感反而還很喜歡她。
國內的暢銷雜志《大眾電影》對樂韻也是極力渲染,把她視作明日之星。
就是在這么一個背景下樂韻被推薦給紅樓劇組,而且還是以王熙鳳第一候選人的身份,如果沒有后來的事情樂韻出演王熙鳳是板上釘釘的。
樂韻的長相跟曹公筆下的王熙鳳很像。
曹公對王熙鳳的描述: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樂韻長了一雙漂亮的丹鳳眼,顧盼生姿,身材也很高挑,跟鶴立雞群的鳳姐十分契合。
看看樂韻試妝王熙鳳的照片,非常生動。
就連鄧婕看到了光彩奪目的樂韻都被她震懾到,自愧不如心生退意打算去演平兒,還是王扶林鼓勵她不要放棄勇于爭取,鄧婕才堅持到了最后。
王熙鳳一角競爭激烈程度不亞于寶黛釵,競爭者無一不是美女,但在樂韻面前都顯得黯淡無光了,幾乎全劇組所有人都看好樂韻。
不同于全劇組壓倒性地看好樂韻,導演王扶林反倒是更屬意外形不算出色但為人沉穩且舍得下功夫鉆研的鄧婕,但“王熙鳳”太重要了,不是他一個人能說得算的,其他握有決策權的中央電視臺的領導都把票投給了樂韻。
不出意外,樂韻就是王熙鳳的扮演者。
但其他人夢寐以求想要極力爭取的角色,樂韻卻主動選擇了放棄。
原因有兩個。
一是她母親的極力反對。
樂韻的母親也是越劇演員,在樂韻很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她唱歌跳舞和學習表演,指望她將來在藝術道路闖出名堂改變母女倆的命運。
在她的認知里“王熙鳳”是個壞女人,樂韻演這個角色會有損形象,影響她以后的星途。
二是樂韻當時正在跟香港演員羅烈熱戀當中。
80年代初內地和香港差距巨大,港臺是華語娛樂圈的中心,羅烈也算是有名氣的演員,他向樂韻承諾如果她去香港發展他會捧紅她。
羅烈
當時的樂韻才17歲,還是懵懵懂懂的年紀,母親的粗淺認知和短視、羅烈的甜言蜜語,以及她對繁華的香港的向往,多重因素的疊加下樂韻選擇退出劇組。
盡管樂韻不是王扶林心中最佳的王熙鳳候選人,但他很惜才覺得樂韻是不錯的苗子,同時作為長輩王扶林力勸她留下,并且提出讓她出演戲份極少的尤三姐一角,樂韻同意了。
但還沒等到劇組開機,樂韻就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去香港,連只有幾場戲的尤三姐都不愿意演了。
樂韻是懷揣著愛情與夢想來到香港的,但殊不知命運齒輪開始轉動,等待她的不是錦繡前程,而是萬丈深淵。
來到香港后,樂韻發現這里并沒有羅烈所說的遍地是機會,羅烈在香港娛樂圈也并沒有呼風喚雨的能力。
羅烈是邵氏的演員,雖然在當時也很有名氣,但是地位和本事跟他和樂韻說的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他安排樂韻進入嘉禾屬下的泛亞藝人經理公司,藝名樂慧,樂韻在香港也沒啥名氣所以是以新人的身份出道。
在八九十年代神仙打架的港圈,美女實在是太多了,樂韻綜合條件并不算特別突出,再加上她不會粵語,普通話也不是太標準,不能獨挑大梁,只能在各種低成本影片中飾演小配角,事業并沒有什么起色。
事業失意,感情又給了她重重的一擊。
羅烈比樂韻大29歲,剛在一起時樂韻還只是17歲的少女,羅烈就已經是46歲的中年大叔,不過樂韻不介意,來香港的頭幾年樂韻經常跟羅烈提出要結婚,但被他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了。
殊不知羅烈早已結婚生子,他當時的妻子是香港導演唐季禮的姐姐。
而這一切樂韻是不知道的,還憧憬著跟他結婚,羅烈把樂韻安置在郊區的別墅,對樂韻和妻子兩頭騙。
但是紙包不住火,羅烈的妻子發現他在外金屋藏嬌后大鬧一場,樂韻才知道自己被騙。
為了保全名聲,加上對樂韻早已沒有了新鮮感,羅烈趁機拋棄樂韻回歸家庭,并且斷掉了樂韻的生活費。
樂韻氣不過也不甘心幾次上門找羅烈理論,被羅烈以干擾家庭為名報警,最終她還受到了行政處罰。
只身一人來到香港無依無靠,事業沒有什么起色,又被貼上了“小三”的標簽,樂韻的處境更加艱難了。
90年代中后期香港電影陷入低潮期,很多有名氣的演員都接不到戲,更不用說樂韻這樣的了,她只能接一些低質影片維持生存。
這個時期的樂韻可以說是人生的至暗時刻,才20多歲的她如果選擇回到內地或許并不缺乏重頭來過的機會,但經歷了愛情和理想破碎,生活一片狼藉之后,她已經無顏再回到內地,只想留在香港等待翻身的機會。
偏偏這個時候她的母親又申請來到香港。
她母親來之前以為自己是要享清福了,但是到了香港才發現日子過得還不如在上海。
母女倆租住在貧困區的一棟舊房子里,生活捉襟見肘,為了維持開銷,樂韻甚至還去演了風月片。
其實商行和酒樓開業剪彩的活還是有不少的,并且酬勞不低,但是樂韻不愿意接,覺得有損她的明星形象。
樂韻的母親對樂韻的狀況極其不滿,本來還盼望著她能出人頭地過上好生活,沒想到竟然過得窮困潦倒。
所以老是沒完沒了地斥責和奚落樂韻,還經常拿她和嫁入豪門的女星對比,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某某女孩來了香港不兩年就認識到有錢老板,發達了,只你躲在家,真沒用……
樂韻有時候也會回嘴:我就是這樣沒用的人,最多死了吧!
沒想到真的一語成讖。
后來的樂韻真的從十三樓墜下,終年28歲。
關于樂韻的死說法一直都是自殺。
不過在收集資料過程中,看到一個自稱是樂韻的同學稱樂韻并非自殺而是失足墜樓。
據該網友說,樂韻后來交往了一個導演但是她媽媽不同意他們結婚,樂韻心灰意冷要出家,出家之前想把房子賣了,她媽媽為了爭取房子故意說她有精神病,并且通知精神病院的人上門,樂韻為了躲避他們攀爬到外墻水管,結果不慎跌落。
不知道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或許她本人沒有大家想得那么脆弱。
但不管是自殺還是失足墜樓,都跟她的母親脫不開關系,可以想象到被長期情緒虐待的樂韻肯定是極其壓抑的。
令人寒心的是樂韻的后事還是香港演藝協會的人操辦的,她的母親以“白發人不送黑發人”為由全程不參與。
看完樂韻的故事都忍不住哀嘆她悲劇的一生,命運曾眷顧過她,給她美貌,給她年少成名的機會,可惜一個錯誤的決定讓她的命運徹底改寫。
美貌加任何一張王牌都是王炸,唯有單出是死局,沒有駕馭美貌的能力和智慧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樂韻的閱歷太淺,成長的環境又致使她的視野和眼界不夠開闊,身邊最親密的兩人一個把她當搖錢樹,一個玩弄她的感情,偏偏她又是最信任這兩個人。
回過頭再看王扶林說的樂韻一肚子草包沒有文化,與其說是刻薄她,倒不如說是對她的憐惜和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