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印國防研究網站(IDRW)和《金融快報》等媒體發文稱,中國成功試飛第六代隱形戰斗機,其無尾布局、菱形機翼、先進推進系統等特點表明中國軍事能力已遠超印度。
印度媒體同時表示,印度目前仍然在研發AMCA第五代戰機項目,已經嚴重落后。在AMCA首飛后,印度須抓緊研發六代機,制定明確時間表并積極同歐美等國合作,以彌補與中國的差距。
印度著名戰略學家和軍事專家Prawen Sawhney對此做出了回應,Prawen Sawhney認為,,印度目前因為中國開發出六代機產生的悲觀情緒,以及要求加大力度開發AMCA五代機項目的心態過于浮躁,無濟于事。
Prawen Sawhne認為中國六代機的開發成功在于中國具有全國產化的工業能力等一系列關鍵核心優勢,這不是印度AMCA項目所能彌補和追趕的。
Prawen Sawhne同時表示,解放軍的優勢不僅是兵器的優勢,還在于戰法的先進和實用。一旦開戰,印度最先面臨的可能不是六代機,而是大量導彈和火箭炮。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即使有六代機也無法使用,印度當下應該重點學習解放軍的戰爭藝術。
印度“光輝”戰斗機自1983年開始設計構想,2024年,歷經40年的研發的“光輝”戰機才正式量產。同時,“光輝”戰機目前的關鍵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F404發動機的供應還存在不確定性。
例如,印度空軍雖然訂購了83架“光輝”戰斗機,但由于通用電氣公司推遲交付F-404發動機,導致這些戰斗機的交付被延遲了。
雖然,印度自稱“光輝”戰斗機的性能堪比美制F-16,但據國內外媒體的分析顯示,光輝戰機和梟龍戰機的性能參數上相差不大。
印度連研發“光輝”戰斗機都花了40年,何況五代機和未來的六代機。
而在這段時間里,中國的戰斗機發展經歷了質的飛躍,從殲-7、殲-10、殲-20到六代機,跨越了整整四代技術進步的巨大跨越。
印度媒體表示,印度空軍至少10年內沒有第五代戰斗機入列,是大國中唯一的例外。同時,印度空軍的現代化計劃還受到大量戰機面臨退役和“光輝”戰斗機延遲交付等一系列問題的困擾。
目前,印度AMCA五代機項目的研發仍處于早期階段,而且受到發動機技術落后、國防預算不足和印度軍工行業落后,成本高企等諸多因素阻礙。
印度國防研究網(IDRW)近期報道,一名印空軍高級官員表示,印度本土戰機采購成本高昂,造不如買。印度目前正在謀求“進口114架中型戰斗機(MRFA)”計劃,預估每架戰斗機本地生產成本將較直接采購價格高2000萬至3000萬美元。
近年來,印度一直在大力提倡發展制造業,但始終未能如愿。印度制造業占GDP的比重已經停滯了十余年。
目前,印度在全球供應鏈中仍處于較低地位,印度制造業面臨東盟國家越來越大的挑戰,印度近年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全球占比不升反降。除了勞動密集型產品以外,印度在中高技能制造業領域也同樣缺乏競爭力。
印度制造業嚴重依賴中國,需要從中國等國家大量進口中間件,導致貿易逆差激增。
現代軍工行業是全工業能力的體現,缺乏強有力的民用制造業支撐,印度軍工行業現代化將困難重重。
同時,與民用制造業一樣,印度軍工行業同樣面臨工業體系、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不完善,熟練工人嚴重短缺和缺乏競爭力等一系列問題的考驗。
因此,印度未來要想在先進戰機等軍工領域實現追趕的難度非常大,印度不但缺乏相關產業基礎,還缺乏技術和人才,更難有效控制成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