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盤,在全球車企市值前10名當中,小米、比亞迪分列名列第3和第4,市值分別為1120億美元和1078億美元。
雖然小米目前的銷售收入還是以手機等信息產品業務為主,汽車收入所占比重為10%左右,但近年小米股價的上漲和市值的增加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市場看好小米汽車業務的前景。
特斯拉、豐田分別名列第1和第2,市值分別為12963億美元和2626億美元。
共有21家中國車企進入全球車企市值前50名,包括上汽、賽力斯、長城、吉利、長安、廣汽等傳統車企,以及理想、小鵬、蔚來、零跑等新勢力車企。
其中,上汽和賽力斯分別名列第17和第19,此外,長城和理想等6家車企進入前30名。
近年以來,中國汽車產銷量、出口和市場份額持續增長。據美銀美林的數據顯示,在過去20年時間,中國在全球汽車產量中的份額從1%飆升至39% ,歐洲從34%降至13%,日本從21%降至12%,美國從12%降至3%,中國汽車產量已經超過日德美三國的總和。
據聯合早報報道,中國去年11月份汽車銷量達到全球的41%,市場份額創歷史新高。
同時,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中國品牌車全球市場份額約為25%。
據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銷量達到1220.66萬輛,同比增長21.9%,市場份額達到60.3%,與2023年全年相比增加了8.4個百分點。中國汽車出口約584萬輛,同比增長約23%。
中國汽車產業的迅速崛起主要歸功于中國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占據了絕對的優勢,2024年前10個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全球份額達68.9%。
雖然,歐美等海外國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倒退,但隨著汽車智能網聯化的迅速興起并形成趨勢、數字服務將在汽車行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加上中國企業在汽車數字化領域優勢明顯,中國汽車企業未來在全球的地位和市場份額仍然將會持續上升。
據市場調查公司Counterpoint的報告顯示,2024-2030年全球聯網汽車出貨量將超過5億輛。在2024年至2030年間售出的所有聯網汽車中,5G聯網汽車的累計銷量將占到近一半至5億輛。
而豐田、大眾等日本和德國車企目前在汽車數字化領域明顯落后于中國科技和汽車企業,在未來競爭中將處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由于在電動化和智能網聯領域落后于中國企業,德國傳統豪車品牌近年在中國市場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市場份額下降明顯。
2024年以來,日本和德國汽車企業的經營業績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據界面新聞記者整理的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全球最賺錢的十家汽車公司過半利潤腰斬。其中,豐田、奔馳、大眾、本田和寶馬的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55%、54%、 64%、61%和84%。
與此同時,日本汽車企業近年來的強勢和利潤的大幅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從2012年開始的日元大幅貶值。
此外,日本汽車企業有相當部分的銷售收入來自北美地區,隨著日元貶值開始接近尾聲,美國新財長甚至公開揚言宣稱日元低估了40%,美國或針對日本車企推出貿易保持措施,日本汽車企業未來也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因此,中國汽車企業未來在全球的地位和市值排名將會進一步上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