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 杜一用
寶龍地產的債務重組計劃在新年到來之前得到了香港法院的批準,在一眾深陷債務泥潭的閩系房企里率先取得了突破。不過,相對于584億元的有息負債,寶龍地產進入重組的近40億債務只是讓許健康父子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和眼下諸多房企面臨的困境一樣,寶龍地產的化債之路還任重而道遠。
寶龍地產的債務重組方案是向涉及的債權人發行本金總額大約5.58億美元的強制可轉換債券。也就是說,這部分債務將按每股3.35港元的價格轉換成大約13億股的寶龍地產股票。許健康家族原本持有將近80%寶龍地產股票,這次債務重組后被稀釋到大約剩下53%股份。
現在寶龍地產的已經跌成了仙股,最新股價0.44元,市值18億元。重組方案相當于債權人用8倍的市場價格認購了寶龍地產的股票。對這些債權人來說,同意這樣的重組方案應該是不得不接受現實的一種無奈之舉。
寶龍地產在2024年11月5日的公告中說得很白,“受復雜的經營環境影響,集團銷售復蘇緩慢,流動資金緊張狀況日益嚴峻。”危急情勢躍然紙上,相對于現有行情下很難賣得動的房產,股票顯然是一種更加容易變現的抵債資產。
寶龍地產并非矯情。根據公告披露,到2024年6月30日,寶龍集團借款總額584億元,其中銀行及其他借款337億元,優先票據160億元,公司債券64億元,商業按揭21億元。有296億元借款一年內到期,288億元借款一年后到期。
最近幾年寶龍地產的表現并不樂觀。2021年凈利潤還有將近60億元,隔年便出現斷崖式下降,2022年凈利潤只剩下4億元,進入2023年巨虧27億,到2024年中又巨虧26億,負債1537億元。
2023年10月,由于支付不了1500多萬美元的到期優先票據利息,寶龍地產正式爆雷。不過,許健康父子應變神速,效率奇高。多數閩系房企的債務重組計劃談了一輪又一輪,至今仍然拿不出可行的方案,寶龍地產在爆雷一個月后就宣布與特別小組成員訂立了重組條款書,并在一年后實質性推進了債務重組計劃。
但獲批的重組計劃只是寶龍地產債務的一部分,許健康父子要走出債務泥潭,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從昔日“北萬達、南寶龍”的輝煌,走到今天跟很多閩系房企一樣在債務泥潭里掙扎,寶龍地產的過山車般行情總是令人感到惋惜。
許健康是晉江人,寶龍地產的出發點是澳門。根據媒體傳播的版本,許健康高中畢業后便只身闖蕩澳門,剛開始擺攤謀生,看到港澳和泉州之間存在的價差,把港澳生產的棉布販到晉江,又把晉江的工藝品倒回港澳,后在福建和廣東兩地辦服裝廠和雨傘廠,攢下了人生當中的第一筆財富。
寶龍地產先是在澳門投資得手,1990年許健康來到廈門,開始大肆跑馬圈地,“商業+住宅”的開發模式創造了堪與萬達比肩的輝煌。到2024上半年期末,資產總額依然達到2064億元。
許健康在66歲的時候向兒子許華芳交班,那是一個讓很多國內房企野心膨脹的年頭。許華芳2018年接任寶龍集團總裁,他主導下的寶龍地產基本面很快發生了巨變:2018年銷售額只有410億,2021年超過了1000億,進入了千億陣營。
從許健康立足廈門的時間不難看出,寶龍地產充分享受了中國房地產黃金時代的改革紅利,只是和現在很多泥潭深陷的房企一樣,晚節不保。寶龍地產高歌猛進的時候,恰逢調控在即。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這些當年擔心杠桿加少會落后別人一拍的房企,在面對不得不去杠桿后,都跌入了“房價會永遠漲下去”的陷阱。
相對于那些目前還看不到重組盡頭的房企,寶龍地產還是幸運的,目前的負債率只有74%。許健康父子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寶龍商業狀態甚至更加樂觀,2024年中報盈利能力雖然有所下降,還是盈利了1.95億元,負債率只有46%。
對所有陷入債務危機的房企來說,只要房地產的大勢沒有扭轉,化債必定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過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