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乃至許多地方的民間信仰之中,不少神仙都是有名有姓有故事的。例如,廣東人熟知的黃大仙,本是東晉時期浙江金華的一個放羊牧童,名為黃初平,而福建人崇拜的媽祖,本是北宋泉州一位釋道兼修的少女,名為林默……
因為這些神仙傳說往往發生在古代,所以產生了一種年月久遠所帶來的神秘感,以及口口相傳所帶來的可信性。
不過,在二十年前,卻有一位家喻戶曉的當代演員,因為對藝術及國家貢獻甚多,當他在香港逝世后,竟然成為了當地善男信女以香火供奉的神仙……
▲點擊收看視頻
01
出生在廣州的愛國藝人
這位在當代升仙的演員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關德興師傅。
關德興,1905年出生在廣州的一個貧苦家庭,5歲時家人經營的雜貨鋪失火,7歲時父親因病去世,12歲開始在香港做童工,13歲被“賣豬仔”到新加坡,做過餐廳侍應與酒店清潔員。
幸運的是,他遇到了改變人生命運的事業——粵劇。在新加坡他被一位著名的粵劇老生收為徒弟,從此開始深造粵劇。16歲,關德興回到廣州參加粵劇戲班“紅船班”,取藝名為“新靚就”。三年后,關德興就成為大老倌,期間他還跟隨名師學習各種南方拳術。
▲關德興,圖源網絡
1932年,關德興到美國舊金山登臺演出粵劇,大受好評。于是同年,他受邀在舊金山主演電影《歌侶情潮》,與女星胡蝶影搭檔。
這是第一部由華人拍攝的有聲粵語電影,后來在香港連續公映三個月,因此也被認為是香港第一部粵語長片。
▲圖源網絡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當時在香港的關德興出錢又出力:一是捐出他的美國小轎車,作宣傳抗日救國之用;二是與白駒榮、胡蝶、馮鏡華等演員舉行義演,籌得2萬多港元;三是一度赴美籌募抗日基金,與一眾華僑建立"三藩市救國總會"籌得30多萬美元。
他還通過表演武功來籌款,在美國各個城市表演"神鞭滅燭火""飛刀絕技""拉硬弓""大寒天赤膊"等絕技,最后一人募得5000元美金,籌足7輛救傷車之款。因此,當時國民政府就贈予他"愛國藝人"的錦旗。
▲圖源網絡
抗日戰爭告一段落,1949年,關德興開始出演黃飛鴻系列電影,在之后的32年時間內主演了77部黃飛鴻影片。要知道,黃飛鴻系列電影是世界上劇集數量最多的電影,而關德興正是主演這一系列電影最多的演員。
▲圖源網絡
除了在電影中重現黃飛鴻的英姿,20世紀70年代,關德興還延續了“寶芝林”的故事。“寶芝林”字號最早來源于黃飛鴻在1886年廣州開設的“寶芝林”跌打醫館。而“黃飛鴻專業戶”關德興,就創辦了“香港寶芝林”,并進行商業化運營。
▲圖源網絡
步入晚年,關德興仍然心系民間疾苦,多次舉辦慈善籌款活動。比如在華東水災期間,關德興率弟子籌得1200萬港元善款,另外包起內地18間服裝加工廠,趕工制縫了20多萬件棉衣支援災區人民。
由于演藝成就與社會成就突出,1982年關德興就獲得英女皇頒贈的MBE勛銜。不過,相比起不列顛嘉獎的勛章,關德興逝世后被供奉為神仙的“榮譽”,就更加令人津津樂道……
02
從著名演員到位登仙界
一位電影明星,是如何“晉升”為神仙界成員的呢?我們綜合香港坪洲金花廟的網頁以及香港媒體的采訪報道,得到了以下這樣一個故事。
1981年金花寶誕日(農歷四月十七日)的前幾天,關德興正在日本公干,得金花娘娘托夢,希望關德興能在寶誕日前來香港坪洲金花廟祝壽,并為她引香火,屆時會有人親自迎接。
▲圖源網絡
而同一時間,坪洲金花廟的主持葉金蘭,亦聲稱在晚上夢見金花娘娘,表示關德興將會到坪州祝壽,并吩咐葉金蘭接待他。第二日葉金蘭便把此消息告訴其他善信,但相信的人不多。
到了寶誕日,關德興果然來到坪州金花廟,葉金蘭亦在廟前等候。
▲關德興拜金花娘娘,葉金蘭也在場(紅衣女子),圖源網絡
至此,關德興便時常到坪州祭拜金花娘娘,但奇怪的是,他每次祭拜后都會大病一場。
直到兩個月后的一個晚上,關德興打坐時金花娘娘再次顯靈,表示這兩個月都是為了考驗他的誠意,只要他繼續參拜即可痊愈,而且身體會更加健康,威望也會更高。
從此每年的金花寶誕日,關德興都會帶領醒獅隊到金花廟賀誕。關德興更是主動發起重修及擴建坪洲金花廟的籌款活動。另外,每年關德興的壽宴上,都一定會供奉金花娘娘,他還吩咐弟子必須先向金花娘娘參拜后,才可以向他祝壽。
▲關德興帶領醒獅隊為金花娘娘賀誕,圖源網絡
1995年,關德興準備前往美國度假,臨走前到坪洲向金花娘娘辭行。這時金花娘娘再次顯靈,詢問關德興是否愿意普渡眾生,他馬上表示愿意。
翌年1996年,關德興因胰腺癌病逝于香港。主持葉金蘭表示,獲得金花娘娘顯靈提示,關德興已入仙班,并獲封“護法大將軍”。
▲關德興神像,圖源網絡
幾個月后,關德興的神像就被接入坪洲金花廟,擺放在金花娘娘身旁供人參拜。
03
陷入爭議的坪洲金花廟
金花娘娘在中國多個省份都有不少崇拜者,一般認為其能護佑信眾生兒育女。但是,關于金花娘娘成仙之前是哪里人士,又是何時成仙的,不同地區就有不同版本。
在嶺南地區,關于金花娘娘的崇拜可以追溯到明朝,在明朝的《南海雜詠》、明末清初的《廣東新語》、清朝的《廣州府志》等古籍中均有記載金花娘娘的傳說。而如今廣州的惠福路、金花街、仙湖街等地名,均與古代金花娘娘的傳說以及金花廟有關。
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中就寫道:“廣州多有金花夫人祠,夫人字金花,少為女巫,不嫁,善能調媚鬼神。其后溺斃湖中,數日不壞,有異香,既有一黃沉女像容顏絕類夫人者浮出,人以為仙,取祀之”。
▲圖源網絡
不過,在香港坪洲金花廟的網頁中,就指金花娘娘是唐代一位武將的女兒,行劫富濟貧之事,因此成仙,這與嶺南很多古籍的記載有顯著出入,傳說也沒有提及相關出處。
根據港媒報道,該廟最初由鄉民建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附近居民見廟宇日久失修,便籌款進行修葺,上文提到的主持葉金蘭就是牽頭者之一。直至近年與關德興師傅結緣,及至關師傅逝世后被塑像放入廟中供奉,坪洲金花廟才開始聲名大噪,吸引越來越多島外善信參拜。
▲坪洲金花廟,圖源網絡
廟宇主持葉金蘭,曾登報自稱為該廟“唯一合法代表”,更單方面以廟宇名義成立有限公司,卻被不少人質疑其合法性。
葉金蘭被媒體爆出,其與其家人手上的物業多達18套,不少購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她開始管理廟宇的時候,而葉金蘭一直對外宣稱以賣菜為生。
有供奉者曾要求葉金蘭公開賬目,但對方以“間廟系我嘅,我做主,不需要向你交代”為由拒絕。還有媒體發現,金花廟未按《華人廟宇條例》注冊,賬目難受監管,善款去向亦成疑。
▲圖源網絡
當地鄉事委員會曾多次協調,提議參照天后廟的做法,在每年賀誕期間擲筊,交由神明決定來年由誰做住持,但被葉金蘭拒絕。
面對這些質疑,坪洲金花廟籌款活動仍然不斷。廟前就有籌款箱,聲稱為關德興師傅得道寶誕代點塔香,每位捐款一百元。2013年,該廟以生姜、發菜、海味等制作“護法大將軍成道寶誕花炮”,每個花炮競價兩三萬元,其中一個花炮更以19.8萬元成交。還有“善長仁翁”過去十年在葉金蘭游說下捐助共約1,400萬元……
04
未知人事,焉知神事?
從宗教學來說,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一神體系不同,中國的道教以及民間信仰均屬于多神體系,認為凡人可以通過行善或者修煉,最終得道而位列仙班。
縱觀關德興一生,為藝術、為國家貢獻甚多,后人如何褒美亦不為過,在古代通常也會受到朝廷以及宗教界的認可,而得受供奉,享民間香火。但因為坪洲金花廟主持的斂財嫌疑未解,這就為關德興成仙的事件蒙上了陰影。
▲圖源網絡
我們查詢了香港政府介紹關德興的相關網頁,以及關德興長子嫡孫為其建立的官方網頁,里面盡管詳細介紹了關師傅生平的各種事跡,但卻沒有提及他逝世后成為坪洲金花廟護法大將軍的事件。
不知道這是否在與坪洲金花廟劃清界線呢?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看關德興師傅成仙一事?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羊記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