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4年,廈門市檢察機關聚焦法律監督,突出“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更加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持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檢察實踐。同時,我們積極從檢察業務中積淀和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的檢察工作品牌,以檢察工作品牌的“百花齊放”推動各項檢察工作“春色滿園”。
“廈門檢察”融媒體策劃推出“廈檢巡禮”專輯,為您呈現廈門市檢察機關“以品牌促工作、以工作樹品牌”的實踐成效。邀您一起檢閱!
工作成效
翔安區檢察院迅速成立專項小組,啟動監督工作。運用檢察建議、刑事立案監督、人大議案、專題報告等方式,打響綜合整治攻堅戰,共發出檢察建議16份,督促4家行政機關共立行政處罰案件36起,罰款近900萬元,推動公安機關立案10起。經整治,清理違法占地石材70萬立方米,占地248畝。
前往小光山調查取證
翔安區檢察院牢牢把握生態修復治理的“黃金時間”,通過聯席會議、走訪座談等方式,及時跟進檢察建議落實情況,跟蹤整治進程。
一方面敦促各職能部門督促企業實施生態恢復,另一方面跟進區政府安排專項資金,委托第三方編制《小光山砂石采礦區環境治理工作方案》,全面推動礦區生態修復、景觀升級。
就一非法占用林地案補植復綠方案進行公開聽證
2024年,翔安區檢察院開展“回頭看”工作。經過努力,小光山已實現補植復綠1000余畝,補植復綠區域的綠意盎然,植被覆蓋顯著提升,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造福一方的多贏共贏效果。
小光山前后修復對比
工作成效
紫水雞媽媽帶著寶寶覓食
2020年底,翔安區檢察院收到舉報稱張埭橋水庫遭到污染,危及紫水雞生存,遂立即調查核實追蹤溯源,針對勘查發現的生態受損問題立案,啟動對張埭橋水庫綜合整治的監督。
前往水庫進行調查取證
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
完成水庫水質檢測及小微水體評定
2024年以來,翔安區檢察院持續跟進案件線索,通過制發線索移送函、檢察建議、多次召開專題磋商會等方式,推動相關部門對非法侵占庫區行為持續開展整治,拆除養殖管理房,拆除搭蓋25處,清理水庫周邊垃圾5.5噸,還推動上游100余處雨污混接完成整改,實現庫區日補水量10000余噸,水質也達到V類水標準。
工作成效
整治前后對比
2020年12月,翔安區檢察院根據文物受損情況,發出廈門市首份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推動文物主管部門開展專項摸排、建檔整修,向相關單位、個人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
翔安區檢察院督促文物主管部門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方針,采取積極搶救修繕措施,同時要“修舊如舊”,修得越還原當時的歷史場景,越能保留文物特有的記憶和印跡。
前往大嶝金門縣政府舊址
進行文物保護相關調查取證
鹽兵樓的“蘇醒”,喚起了更多人的“翔金記憶”。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福建省檢察院和廈門市檢察院涉臺檢察部門的統籌協調、具體指導下,翔安區檢察院探索了“檢察監督+臺胞參與+社會共管”涉臺文物保護模式,實現了文物保護工作的協同效能。
涉臺文物保護認領儀式
廈門檢察、翔安檢察聯合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