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LION
2024年已然過去,在這一年里藍獅子圖書精耕細作,秉持著“匠人之心”,把或是宏大敘事、關注熱點時事;或是發人省醒、關注個體身心的好書帶給讀者們。
也是在這一年里,我們摸索出了有著“藍獅子”自身烙印的兩大圖書模塊——“提升財商”和“提升心力”。我們始終陪伴著初出茅廬的職場萌新、深陷“自我迷失”的中年群體、尋找“人生進階”的資深工作者,旨在幫助讀者們在商業智慧和心靈力量上獲得雙重成長。
2025年,我們持之以恒,策劃出版更多優質的圖書,期許與大家一路同行。
接下來,請看看我們即將出版的2025年好書吧~
提升財商
《贏得生意 : 做穿越周期的幸存者》
觀因 韓長生 著
2025年1月上市
在充滿不確定的時代,常變才能常新,常新才能長青。作者基于自己多年身在企業一線的親身經歷,就企業發展、組織變革的底層邏輯進行一般性提煉,進而總結出文化向實六部曲的實踐方法論。該方法論的核心是基于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解決組織基業長青的基本問題: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的心與魂,實現“上下一條心”;如何用制度建設推進企業升級:如何充分激活業務能力,實現文化、業務的雙向促進;如何逼出企業的長期主義;等等。
《大國金融:
全球金融變局下的中國機會》
王德培 著
2025年1月上市
以具體金融現象和問題為切入點,從歷史、理論、國家、現實等維度剖析金融的本質,解讀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演變與金融危機的邏輯和新特點,為中國金融發展路徑提供了思路。全書分為四個部分:①從中美金融發展異同看金融演變的內在規律。②從現代金融理論的發展看金融實踐的問題。③從四次金融危機的比較看金融體系風險的根源與演化邏輯,解讀金融危機周期性爆發的內在機制和新特點。④從國際金融秩序的重構以及當前各國的問題看中國金融新使命。
《德國商業200年:
隱形冠軍成就工業強國》
陳潤 王健平 著
2025年2月上市
通過追溯德國商業史上眾多重要人物與事件,展現了德國從19世紀初的小作坊時代到21世紀初現代工業強國的轉變。從19世紀初農業經濟為主導的時代開始,到19世紀中葉喬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推動建立德意志關稅同盟,再到20世紀初的工業化高峰,深入剖析了德國商業文化的形成與演變。不僅講述了著名企業家的故事,如點書成金的萊恩哈德,還介紹了現代德國工業巨頭如庫卡集團在工業4.0時代的轉型與發展。
《資本神廟與煉金游戲》
[英]菲利普·羅斯科 著
馮華杰 譯
2025年1月上市
從18世紀奴隸貿易與早期金融市場之間的暗黑聯系,到芝加哥期貨的投機狂潮和倫敦股市的暗流涌動,再到華爾街利用房貸捆綁普通民眾于資本游戲。本書揭示了證券交易所背后金融資本的道德困境和經濟價值創造的復雜性,批判了證券交易所對財富集中和不平等加劇的推動作用,指出金融業膨脹對傳統行業的負面影響,呼吁社會重新審視并改革金融體系,以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不僅是一部金融歷史讀物,也是一本金融知識指南,介紹金融工具、市場和交易系統,采用故事化手法解析金融概念。
《保衛錢包:家庭財富新方程》
楊軒 著
2025年1月上市
作者首先分析了通脹、盲目投資、非理性消費、過度負債、意外等可能導致財富縮水的因素,并基于此提出可以從三個維度守住錢包:正確的理財(科學的資產配置、減少負債、不做自己不懂的投資)、終身學習和保持健康。
作者根據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模型,針對大眾儲蓄、就醫、教育、養老等多個需求場景,將錢劃分為“要花的錢”“保命的錢”“求穩的錢”“生錢的錢”四種類型,分別用于投資不同風險和收益特點的四個錢包賬戶(活錢賬戶、保險賬戶、長期穩定賬戶、投資賬戶)。
《故事的力量:商業溝通的核心法則》
饒鋼 趙金星 著
2025年2月上市
講故事的能力與聽故事的渴望存在于我們的基因里。在商界,好的故事不僅能讓我們理解一門生意的來龍去脈,還可以創造可信度,讓利益相關者認識到企業的價值。本書作者系統性地闡釋了故事的力量、好故事的底層邏輯以及一個好的商業故事是如何誕生和呈現的。
①故事的力量、基本結構與要素
人們通過故事來理解這個世界,商業故事是企業實現價值傳播的有效方式。作者詳述商業故事的作用、基本結構和要素。
②從底層邏輯到方法,構建一個好的商業故事
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路演經驗,闡釋故事影響價值判斷的心理學效應,提煉出構建好商業故事的八個招式和企業價值傳播的三級火箭模型。
③把故事講得漂亮的現場演講技巧
從演講技巧和傳播者修養的角度,闡釋如何把一個商業故事講得精彩,從而最終影響投資人做出決策。
《產業社群:
超級群體引領新經濟浪潮》
許小旻 著
2025年2月上市
產業社群,是以某一共同的商業訴求和產業發展目標為核心,使若干參與者(相關企業、創業者、投資人、媒體等)聚合在一起有效協作而形成的社交網絡。作者通過掌握的真實產業社群打造與運營案例,向讀者展示了最真實的產業社群發展圖景和最有效的產業社群搭建運營模式,同時也探討了 AI 引領下產業社群的發展,展現了其令人驚嘆的社會和個人價值。不管是頂層設計還是底層實操邏輯。
《精神經濟學》
董寶珍 著
2025年1月上市
一部深入探討精神經濟現象及其內在規律的作品。書中首先介紹了精神經濟學的概念和發展歷程,強調了精神需求與物質需求的不同之處。精神價值源自消費者的主觀體驗,這種價值是消費者主動賦予的,而非客觀存在的。此外,作者還提出了精神“護城河”的概念,即在精神產業中,領先企業往往能夠建立起難以逾越的競爭優勢,這些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發穩固。
《信托一本通:
財富傳承的模式、案例與實務》
鮑樂東 許釗海 著
2025年1月上市
近年來,國內商業銀行私人銀行部門、信托公司、保險公司、家族辦公室等財富管理機構紛紛布局家族信托業務,并將其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方向。信托業務新三分類下,信托公司的業務邏輯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信托業務的方向從為融資端服務轉變為為投資者、委托人服務。
基于這一全新的趨勢和業務邏輯,本書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家族信托、保險金信托、股權/股票家族信托、慈善信托、遺囑信托、不動產信托、債權家族信托、高管薪酬遞延信托與股權激勵信托以及特殊需要信托等目前國內10種常見的信托模式做了詳細的介紹和解讀。
提升心力
《在火星買房 :
太空移民計劃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美]凱利·韋納史密斯
[美]查克·韋納史密斯 著
王瑀,譚雯文 譯
2025年2月上市
極端氣候,網絡罵戰,大國紛爭,人們似乎已經受夠了這個地球,每天都在想盡各種辦法逃離,這個計劃可以實現嗎?最初,本書作者和大部分“樂觀且無知的地球人”一樣帶著對太空移民的美好暢想開始了關于該計劃的研究,隨著研究深入卻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宜居環境分析、后代繁衍問題、太空國家建立……人類對解決這些問題所需的知識遠遠不夠,而這些問題可能會在地球上引發新的沖突。如果你也想在未來定居火星,如果你也對以上問題感到好奇,請翻開這本太空拓荒指南。
《重來3:做得更少,但賺得更多》
[美] 賈森·弗里德
[丹] 戴維·海涅邁爾·漢森 著
蘇西 譯
2025年2月上市
在叫囂著“顛覆世界”“商場如戰場”的這個時代,好像人人都在想著改變世界——這為他們每天晚上9點開會、周末加班趕工和讓整個公司一起加班找了個好理由。作為一家長期盈利的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兩位作者明確反對這些讓人每天感到混亂、焦慮,且讓人疲憊不堪的工作方式。通過展示Basecamp公司在公司愿景、工作時間、公司文化、工作流程、業務管理等方面目前所做的事,他們向讀者展示了另一種新的可能―冷靜的公司文化。而且,本書旨在讓你理解,無論是什么行業、什么規模的公司,都能夠達到同樣的境界。
《女性困境:父性職能對女性的禁錮》
[美]琳達·希爾斯·萊納德 著
馮華杰 譯
2025年3月上市
女性受傷的根源大多在于父女關系中的裂痕。她們有些是與自己的父親關系不睦;有些是受到了父權社會的傷害,父權社會所倡導的文化貶低了女性的價值,本身就像極了差勁的父親。在本書中,倫納德通過自己、來訪者,以及夢境、童話、神話、電影和文學作品中的例子,揭示了父女關系創傷在如今普遍存在這一現象——這種創傷源于男性原則和女性原則之間混亂、失衡的關系。希望借由本書,能夠呼吁女性開始關注父女關系對自己的意義。
《古文明之夜:
探秘古代人類的城市夜間生活》
[美]南希·貢琳 梅根·E. 斯特朗 等 著
鄒麗 劉杰 譯
2025年3月上市
本書由多位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等領域的15位專家學者共同完成,以9種古代文明為研究案例,通過對大量古代遺跡、文物、壁畫、文獻及口述史的研究分析,還原出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古瑪雅文明以及其他美洲古代文明的獨特夜晚。古埃及人的除夕獻燈儀式,是對神明與親人的敬奉與紀念;薩莫色雷斯島上,古希臘人走入黑暗中的神廟,完成神秘的入會儀式;美索不達米亞的平原上顯露點點烽火;古瑪雅的君主選在月色黯淡的朔日登上寶座……
《故宮里的神秘數字》
劉振羽 劉明純 著
2025年3月上市
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明清宮殿建筑群,也是最受矚目的歷史博物院。作為中國傳統營建技藝與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故宮的建造與許多暗藏文化意涵的數字有關。為什么一條中軸線貫通南北?為什么前朝后宮各有三大殿?東西六宮、南北三所,都是誰的居所,為何如此安排?陰陽五行、六合八卦、九五之尊……有多少奧妙與祝福隱藏在紅墻金瓦之間?以傳統數字文化為切入口,仰觀金鑾殿檐角的垂脊獸,俯察社稷壇前五色土,尋覓數字里的天人巧思與中華哲學。
《不配得感:
我們為什么會破壞自己的成功與快樂》
[美]蓋伊·亨德里克斯 著
蘇西 譯
2025年3月上市
當自己得到來自他人的夸贊、等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內心深處會冒出一個小小的聲音——“我不配”。不配得感在不知不覺間就替代了原本的快樂和滿足。
就好像我們對美好的感受有著某種“容忍”限度,當到達了這個上限,就會制造出一些想法去破壞現狀。這就是書中所說的“上限問題”,它源自于四種恐懼,分別是:“我天生就有缺陷”“我是個負擔”“成功,就等于背棄了往昔生命中的人們”“必須掩蓋自身的光芒,這樣就不會讓他人感到不適”。而上限問題不僅會阻礙我們享受應得的快樂和成功,沉溺于不配得感的漩渦,同時也抑制了我們的潛力與人生更好的可能性。
《永恒少年卡夫卡:
不愿長大的心理困境》
[加]達里爾·夏普 著
田明剛 鄭澤涵 譯
2025年3月上市
抵觸工作,但無法下定決心離職、專注文學創作,在失業與自我追求之間搖擺不定;向往愛與被愛,卻又在親密關系中躊躇不前,三次訂婚三次解除婚約,終身未婚;一生幾乎都和父母住在一個屋檐下,卻覺得彼此的關系比陌生人還不如,與此同時又渴望得到他們的認可……
弗蘭茨·卡夫卡平凡而又矛盾的命運背后,是充斥了無盡孤獨、痛苦和憤懣的內心世界,與終其一生都未能走出的“永恒少年”困境。
理想與現實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不僅困擾著卡夫卡,也困擾著無數當代人。本書結合榮格心理學,深度解讀卡夫卡在不同人生階段面臨的現實問題與內心沖突,也將臨“卡夫卡困境”的我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了解自己的內心,從而化解苦悶,改善生活。
《白晝之光:
二戰中的猶太少女與她們的隱秘戰線》
[加]朱迪·巴塔利安 著
盧雋婷 談天星 關蕊 譯
2025年3月上市
這是一本紀實類小說,講述了二戰時期淪陷的波蘭,跟隨一名18歲的少女視角,親身經歷猶太隔都中秘密進行的反抗運動。波蘭淪陷期間,德軍曾建立了數百個“隔都”,一條隱秘的自救戰線悄然組建,其中的主力軍多是年輕的女性,原因是她們身上沒有割禮留下的“身份證明”,這些少女們開始偷運食物、情報,甚至武器,她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優勢,救助傷患、兒童,也不惜與敵人正面對抗,最終憑借智慧與勇氣逃脫戰火,獲得新生。
《隱秘的羞恥感:
影響終身的家庭暴力》
[美]約翰·布拉德肖 著
呂紅麗 譯
2025年3月上市
羞恥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標準,它定義了我們的基本人性。在羞恥經歷的反復體驗中,孩子的羞恥感將轉為毒性的。它會披上多種外衣,以強迫、抑郁、成癮、不配得感、進食障礙等多種形式,抹滅我們的自信,破壞我們的生活。“內在小孩”概念提出者約翰·布萊德肖,在本書中將帶領我們去探索羞恥感的多面性,揭露其根源和主要掩飾手段,從而揭開羞恥感隱秘的面紗,揭示羞恥感讓人一步步走向絕望和精神空虛的真相。
??添加館長·小獅子:lanshizi321,加入書友群,還有更多及時資訊福利等著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