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多數人應該都看過中醫,吃過中藥,其神奇之處不言而喻,而在傳統中醫藥琳瑯滿目的寶庫中,有一味藥物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被譽為“藥中黃金”,它就是比黃金還貴的牛黃。
牛黃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很陌生,但如果告訴你《牛黃解毒片》,《安宮牛黃丸》,這些我們平時經常見到的藥的主要成分都是牛黃,或許就會對這味藥材有不一樣的認知。
說出來讓人難以置信,如此重要的一味藥曾一度被當做垃圾,隨意丟棄,好在丑小鴨終有變身白天鵝的一日。
牛黃是如何從被忽視的垃圾轉變為備受追捧的珍貴藥材?價格更是直逼甚至超過了黃金,它究竟有哪些價值呢?
1,什么是牛黃?
牛黃,通俗點來說就是牛的膽囊、膽管或肝管中形成的干燥結石,這種結石的形成過程漫長且復雜,與牛每天的飲食,喝的水質和周遭的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
提到結石我們普遍把它當作一種病癥來看待,可是放在牛的身上卻是可以治病救人的寶貝,據說最早發現牛黃藥用價值的是名醫扁鵲。
扁鵲這天正在向往常一樣治病救人,鄰居家有人中了風,導致身體大部分出現了偏癱,扁鵲嘗試了很多辦法也始終沒把鄰居醫好,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一個孩童拿著牛膽石正在把玩,扁鵲聞到了牛膽石上的藥味,便好奇的研究了起來。
還未等扁鵲研究出個所以然,鄰居便又犯病了,扁鵲趕緊讓人把青礞石研磨成粉讓患者服下,患者服下不久后神奇的一幕發生了,抽搐戛然而止,就連神志都恢復了,扁鵲感到十分詫異,畢竟平日里用的也是青礞石,從未出現過這樣顯著的效果啊!
等扁鵲忙完回到家整理藥材時才發現,原本的青礞石分毫未動,反而是牛膽石被切去了一塊,扁鵲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救人的是它。
連續幾天服用牛膽石過后,鄰居的身體基本痊愈,鄰居也因此對扁鵲感激不盡,而對于扁鵲來說看到病人得治是他最開心的事,更開心的是發現了一味珍貴的藥材。
就這樣牛膽石一戰成名,開始逐漸被用做藥物治療疾病,因為顏色呈黃褐色,大家將其取名為牛黃,牛在12屬相里屬丑,因此牛黃又被叫為丑寶。
其實除了牛黃還有很多動植物都具備極強的功效,比如蟾酥,蟾酥其實是蟾蜍耳后腺和皮膚腺的分泌物,聽起來挺“惡心”的,但它具有解毒止痛,治療中暑和腹痛吐瀉的功效,只不過蟾酥本身具備一定毒性,使用時需要格外注意。
還有燕窩,燕窩實際是金絲燕筑的巢窩,不過這巢是用其唾液和羽絨混合而成的,因具有益氣補中,養陰潤燥的功效,一直被當作名貴的藥材,價格不菲。
牛黃一般不被單獨拿出來使用,而是作為某些藥物的主要成分出現,所以不像燕窩那么出名,這也導致了大眾普遍對牛黃的認知有限,絕大多數人甚至都沒聽過它的名字,更別提鮮少與外界基礎,消息閉塞的農村人了。
以前的農村人養牛的不少,主要為了用牛耕地勞作,或者是賣羊肉,有的牛身上有牛黃,但是大家只把它當成沒用的東西丟棄了,現在想想丟棄的可是大把的金錢啊!
如今的牛黃可謂是今非昔比,不僅在中醫藥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還開始涉足保健品和化妝品行業,潛力無可限量,當然,巨大的價值背后緊隨而來的便是讓人望塵莫及的價格。
2,比黃金還貴的牛黃
在當今醫藥市場,牛黃因其清熱解毒、瀉火開竅的功效而被廣泛應用,市場需求量更是逐年攀升,片仔癀,牛黃清心丸,西黃丸等600多種名貴中成藥都用牛黃作為其主要成分。
2022年我國牛黃市場規模為40.39億元,產量為510.47噸,相比5年前增長率達到了22.91%,天然牛黃和人工培育牛黃的市場占有規模呈7:3比例,預計2030年牛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600萬美元。
與巨大的需求形成反差的是較低的產量,當需求大于供給的時候,價格上漲是必然趨勢。
牛黃產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便在于牛黃本身的稀缺屬性,不是所有的牛都可以產生牛黃,首先要保證牛的數量,但隨著大型耕種機器的普及,養耕地牛的數量出現了一定下滑。
再有牛的年齡必須要達到10年以上,耕地牛可以達到,但肉牛普遍養殖周期均在20個月左右,還遠遠達不到產生牛黃的條件。
牛黃本質上是牛身體異常代謝的結果,也就是生病的結果,生病了的牛肯定要成長過程中要遭受巨大的痛苦,如果挺不過來,那勢必就形成不了牛黃了。
據統計,100萬頭牛也就只能生產出3/4千克牛黃,產生牛黃的幾率僅為千分之一,中國每年天然牛黃產量大約700公斤,全世界產量也才4000公斤,正所謂物以稀為貴,牛黃的稀缺性注定了它的身價不凡。
近些年金價的持續走高引發了大家諸多的討論與關注,但其實牛黃價格的漲勢一點都不遜色于黃金,牛黃價格在2017年便達到了每千克21萬元的高價,2021年達到了每千克55萬元,2023年突破百萬大關,2024年已經高達165萬每公斤。
按照24年金價,每千克小800元來算,牛黃的價格已然趕超黃金,不僅天然牛黃的價格趕超黃金,就連人工合成牛黃也開始變得備受歡迎,原材料價格上升,以牛黃為成分的藥物價格也水漲船高。
3,牛黃的人工培育之路
由于牛黃供給趕不上需求,國家衛生部藥政局一直都在想解決辦法,既然天然的牛黃產量無法控制,那就只能人工培植了。從70年代開始嘗試“體外培育牛黃,”人工牛黃“等多種方式。
經過不懈努力,化學合成的人工牛黃在1972年問世,體外培育的牛黃在1988取得了成功,這2種方式讓天然牛黃有了替代品,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牛黃市場的緊缺。
有了替代品本來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可天然牛黃和人工牛黃之前卻出現了“真假美猴王”的困局,有人開始質疑人工牛黃的效果和天然的相比會不會大打折扣。
天然牛黃是活牛體內因病產生的結石而得到的,培育的牛黃是通過科技手段在活牛膽囊內培植致病因子,從而促使其產生結石,雖然形成過程有差別,但性質大同小異。
人工培育牛黃技術一經問世就被寄予厚望,但是因為當時條件有限,技術不夠成熟,導致培育的失敗率較高,產量也不容樂觀,更重要的是成本太高,甚至高出了牛黃售賣價格,這種虧損狀態使得人工牛黃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廣泛推廣和應用。
但只要市場需求在,供給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跟上,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牛黃培植技術工作終于在2016年再次被重新啟動。此次培植技術在首席科學家孫曉波教授的領導下被分為11大項,以分段式,保密式方式進行。
時間來到2019年,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牛黃培育技術終于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牛黃的培育成功率竟然達到了驚人的100%。不僅成功率增加,平均每頭牛的產黃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且對活牛的生長沒有任何不良影響,最重要的是,成本也被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圍之內,人工牛黃培育技術終于可以大范圍應用了。
甘肅省宕昌縣興化鄉作為首例黃牛種植培育項目成功的基地,迎來了當地記者的實地采訪,甘肅網記者用鏡頭帶領大家走進了人工牛黃培育現場。
跟隨著記者的鏡頭,我們親眼見證到了人工牛黃從無到有的全過程,如何選擇合適的牛,何時在它的身體上培育才能把對它的身體傷害降到最低,采收環節都需要注意些什么,技術人員講解的可以說是面面俱到,事無巨細。
當地技術人員還積極回復廣大群眾的各種疑問,毫不吝嗇的傳授經驗,因地制宜提出合理建議,人工培育黃牛技術可以說是打開了當地人們發家致富的突破口。
因此當地人們對待人工牛黃產業也是無比重視,還曾外出前往四川省考察交流經驗,只為了推動當地的牛黃產業更上一層樓,朝著規模化,科學化的方向不斷發展。
當地人工牛黃培育技術的成功和廣泛應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上牛黃緊俏供不應求的棘手現狀,還帶領當地人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
全鄉40多戶家庭,一共養殖了近800頭牛,全年帶來的收入將近300萬元,這筆收入對于山區群眾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牛黃產量上來了,質量更是一點沒受影響,其中一個重要的成分膽紅素指標高達40%,牛黃的香氣夠足,回甘長,總體質量均在平均水平以上,有的時候甚至超過了天然牛黃,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過硬的質量背后是大家精益求精對細節的把控,據科學家孫曉波介紹,首先在植入方式上做了改變,從根源上減少了感染的可能性,還有就是牛種類的選擇上,堅持選擇質量優良的南美洲牛種、印度牛種,和中國的土牛,再有就是在牛食用的飼料上做了調整,盡最大可能保證牛的存活率。
把握好以上3點,牛黃的質量想不好都不行啊。
第四部分:牛黃未來市場分析與展望
根據我國研究院發布的關于牛黃的研究報告,我國的牛黃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狀態,每年的增長率也都翻番似的上升,而隨著近年以來大眾對身體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對中醫藥技術的認可,以牛黃為原料的藥物市場需求量大幅增加,牛黃的熱度勢必只增不減。
天然牛黃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以其顯著的藥用價值廣受追捧,隨著國內老齡化加劇,心腦血管疾病和肝病患者數量持續增加,天然牛黃的市場前景長期向好,具備堅實的增長基礎。
而人工牛黃也不甘示弱,2022年就已達到了16.94萬元/千克,牛黃培育的產業化無疑助力了傳統中醫藥的發展,推動著中醫藥行業在更好更廣闊的道路上穩步前進。
人工牛黃的生產質量和穩定性不斷提高,逐步成為天然牛黃的有效替代品。這既擴大了牛黃在藥品、保健品等領域的應用范圍,也降低了對天然資源的依賴。
未來我們還需進一步優化牛黃培育方法,提升研究水平和質量標準,為中醫藥這顆老樹不斷注入新鮮活水,讓其發出新芽,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個東西變得熱門了,大家嗅到商機便會蜂擁而至,很多心術不正的人便會使用旁門左道撈偏門,謀取暴利。很多人知道牛黃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分辨好壞,有些不法商販便會利用這一點銷售劣質牛黃,以次沖好,欺騙消費者。
還有一些人接著牛黃供不應求這個缺口,大量囤積牛黃在自己手里,等市場完成供應不上的時候,一些企業機構勢必會高價收購,這時他們便以高價賣出,這種無良行為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諸如此類的市場亂象需要有關部門切實有效的監督,當然也離不開每個群眾自覺發現問題,舉報問題,為建造一個穩定和諧的市場環境貢獻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結語:
隨著中醫藥的國際化推廣,牛黃作為中藥材的代表之一,其獨特療效逐漸被更多國家認可。未來,牛黃及其相關制品在國際市場的需求有望進一步擴大
總的來說,牛黃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多樣化及國際市場拓展,牛黃行業有望實現持續穩步發展。但也面臨資源稀缺和市場規范的挑戰,正所謂挑戰與機遇并存嘛!
參考文獻:
大幅漲價!1公斤165萬元,貴過黃金……——新晚報
價值超黃金,天然牛黃價格飆升至165萬元/千克——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宕昌縣興化鄉:種植“軟黃金”養牛有“錢景”——中國甘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