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藥食同源的植物,但早在幾千年前的古人們就將山藥作為藥材用以治病。《神農本草經》記載山藥:“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本草綱目》記載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
現代臨床中對于山藥的運用也十分廣泛,如用于治療脾虛久泄、食欲不振的參苓白術散;用于治療腎陰虧損、頭暈耳鳴、盜汗遺精的六味地黃丸;用于治療脾腎兩虛、食少肌瘦的無比山藥丸;用于治療小便頻數、困倦氣短的玉液湯等都不乏山藥的身影。
多吃山藥的益處:
- 對脾胃好:山藥能夠健脾益胃,促進消化,適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食少體倦、泄瀉等癥狀。
- 對肺臟好:山藥具有補肺氣、生津液、養陰止咳的功效,適用于肺虛咳喘、虛熱消渴等。
- 對腎臟好:山藥能夠補腎固精,適用于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帶下、尿頻,性欲低下等癥狀。
此外,現代研究表明山藥中的黏液質、多糖、酯類、蛋白質等營養元素,還具有調節免疫力、延緩衰老、降血糖、提高記憶力等功效。
食用山藥的禁忌證:
1. 過敏:部分人對山藥表面的黏液蛋白會過敏,接觸后出現皮膚瘙癢、紅腫甚至水腫,食用后會出現皮疹、瘙癢、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建議這類人群避免食用山藥。
2. 消化不良:山藥含有豐富的淀粉,過量食用后易引起胃腸道的蠕動功能下降,引起腹脹、大便干燥、便秘等。
3. 糖尿病患者:山藥本身屬于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但糖尿病患者過量食用后會導致血糖升高,所以此類人群在食用山藥時需謹慎,并結合自身的飲食計劃適量進食,以免加重病情。
食療推薦——山藥芡實粥
食材:山藥50g,芡實50g,粳米50g,香油、食鹽各適量。
做法:山藥去皮切塊備用,芡實提前泡水打碎,將山藥、芡實和粳米同時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成粥,再放入適量香油和食鹽即可。
功效:具有補虛勞,強心益智,增強免疫的功能,適用于女子帶下清稀、男子遺精滑泄,以及健忘失眠、納少便溏、倦怠乏力、形體羸瘦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