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強必折,太張必缺”
——《六韜.武韜·三疑第十七》
不少老年人,在患了癌癥之后,患者和家屬都特別緊張,不知如何是好。事實上,與一般的中年人或者年輕人患癌相比,老年人的治癌方法有自己獨特的講究。
如果用錯方法,不但可能錯失治療良機,甚至還可能會抱憾終身。或許采用“文火慢熬”的方式,更易將癌癥“終身監(jiān)禁”。
筆者有兩個案例,值得大家借鑒,可以此為鏡,看清自己的道路。雖不能照搬全抄,但也望有所啟迪。
過度診療,釀成悲劇
這是一位九十歲的耄耋老人,因其先生死于前列腺癌,來到醫(yī)院進行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一項與癌相關的指標(CA19-9)偏高,幾天后復查,指標更高。
當時,子女來咨詢筆者的意見,筆者建議他們放放手,讓老人舒適些,畢竟老太年事已高。
部分子女聽從了,但有位比較較真的子女,非要查出病因不可,認為只有這樣,母親才能活得更好。
結果又是PET/CT,又是核磁共振,也沒有查出什么結果。而且,老人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不出一個月,老人就走了。
從容面對,迎來新生
還有一位患者,也是一名九旬老太,因右下腹疼痛去醫(yī)院檢查,查出CA19-9很高,被確診腸癌(升結腸癌)。
她自己想得倒是很開,又因為兒子懂醫(yī),故全家達成統(tǒng)一意見,目前還是以中醫(yī)保守治療為主,不到萬不得已不做手術治療。畢竟老太已經(jīng)93歲高齡了,便來到門診,尋求筆者的幫助。
筆者給她開了能改善癥狀的中藥。剛開始老太還是很認真地吃藥,因為她右下腹時有隱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她的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隨著身體的好轉(zhuǎn),笑容重新回到老太的臉上,她每天都樂呵呵的,也不拿癌癥當回事了,便向我們提出要求,中藥又苦又澀,能否少吃一點?
我們欣然而允,并再三叮囑她,定期復查千萬不可忘。
后面幾次復查,都顯示她的指標控制得很好,她也活得越來越滋潤。接近百歲時,她又給自己提了一個小目標,要活過宋美齡(107歲)。
結果,該老太真的實現(xiàn)了自己的小目標。
抗癌,須有大智慧
同樣是耄耋老人患癌,為何擁有不同結局?不禁讓人陷入沉思。或許答案就藏在他們應對癌癥的智慧中。筆者歸納有三。
02
首先,不能心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03
其次,得學會像熬粥一樣慢慢地熬“癌”。
04
第三,病人也需要參與到治療方法的探討中來。
由于每個人的病癥不一樣,治癌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論!
自身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不妨靜下心來,與醫(yī)生協(xié)調(diào)整體治療的具體步驟,家屬也應當全力支持。只有這樣,才能讓患者安好心,更好地“擊退”癌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