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5個字 閱讀時長:5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發現價值講述生活
機票不要錢嗎?
最近,網上有個熱搜:
上海快被韓國人擠爆了。
本來是一件好事,不止是韓國人,去年開始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給很多國家都實行免簽,加強對外交流,連日本都放開了短期簽證。
可是社交媒體有點變味了。
這幾天一直說:
韓國人在上海被紅燒肉羊肉串硬控。
明里暗里暗示韓國人吃不起肉。
甚至有大V表示:
韓國人來上海就是為了放開吃一頓烤肉。
難道機票不要錢嗎?韓國到上海的往返機票要2000塊了,加上住宿的話,夠吃好幾頓大肉了吧。
韓國到底吃不吃得起肉?幾乎成了中國社交媒體的一個世紀之問。
各說各話,真相到底是什么?
1、先上數據
聯合國糧農組織2023年的最新數據,有人做了個圖:
這個排名中,中國排全球第68位,從絕對數量來看:
中國人的肉類消費已經整體超過日韓了,當然這里沒有統計水產品,因為日韓都是島國或者半島,估計水產的消費替代了一部分肉類。
拋開飲食習慣、 肉類結構、統計口徑 不說 ,單從總量來看 :
至少說明中國人是吃得起肉了。
還要繼續往下分析。
2、收入物價
韓國收入高這是大家知道的:
他們去年最低工資已經超過1萬人民幣了,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
對比中國來看:
最低工資2300,人均GDP剛剛超過1萬美元。
從這個角度來看:
韓國人的收入水平應該是國內的3倍以上。
但韓國的物價高,大家也是知道的。
到底有多高呢?
前些年很多媒體甚至是央視,都在報道韓國的高物價,比如牛肉價格,白菜價格,高的離譜。
其實是誤導,國內有人專門去韓國物價最高的首爾超市實地求證過。
說實在的:
除了豬肉比較貴,其他肉類其實還可以。
以最低收入1萬人民幣為例:
可以買豬肉311斤,一天可以吃10斤。
不說頓頓紅燒肉,怎么也不至于吃不起豬肉吧。
如果算生活成本,房租和買房估計國內更貴。
既然價格不是問題,那么就是供給不足,有價無市?
3、肉類供給
韓國地方太小,而且工業區占地太多,靠自己供應肯定不足。
不過韓國的肉類供給有兩個體系:
本土肉+進口肉。
而且,為了保護本土產業,本土肉的價格比較高,比如韓牛的價格比美國或者阿根廷的牛肉價格高多了。
再看豬肉,這可能解答了為什么韓國豬肉比較貴的原因,因為本土豬肉占大頭,牛肉則主要依賴國際市場,價格就偏低。
中國去年也是,放開了國外牛肉,價格最低已經20塊一斤了。
現在都什么年代了,基本不存在吃不起的問題:
都是在產業安全和物價水平之間做平衡,如果韓國人真吃不起肉,你覺得他們不會放開進口嗎?至于把人逼得跑到國外去吃?
當然,你可以說韓國的料理方式太單一,除了烤就是烤,做肉的花樣不如中餐多,所以喜歡來中國吃肉,這也是一個合理的理由啊。
可國內很多人,偏偏亂說,比如前段時間有個盧姓大V,跑去法國專挑奢侈的礦泉水來論證法國物價高,其實法國路邊不但有免費的直飲水,甚至超市里多的是不到1歐1L的礦泉水,都是忽悠腦殘粉的。
最近:
國家在專項整治平臺算法亂像,希望這種忽悠言論可以少一點吧。
就這樣。
新年定調,一些新情況。
今年的新年賀詞,高層有一句重要的新年定調:當前經濟運行面臨一些新情況,經過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什么新情況呢?怎么克服?參考最近特別是今天的市場走勢,如果這個新情況不是短期可以克服的,大家還糾結一時的漲跌干什么呢?
可以繼續閱讀:。
10個朋友讀過 深度
???
?500個點贊 趨勢
閱讀10萬+ 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