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政一生都清正廉潔。和平建設時期,譚政身居高位,卻從未想過為自己謀求一分一毫的好處,而是身體力行的做好表率,將自己當成一名普通的士兵。
土地革命期間,一次,紅軍來到大柏地區,部隊正好趕上了過年,于是想著準備一些吃的。
譚政接受了動員群眾、宣傳群眾、征購糧食的任務。
為了部隊能吃一頓飽飯,過一個好年。有一些領導在進行任務交代時竟然說:“看你們這些書呆子,什么紀律不紀律,部隊吃飽肚子要緊。”聽到這里,譚政當即反駁,部隊確實是辛苦,但是紀律是軍隊的生命,不講紀律,得不到群眾的支持,那么這個軍隊就很難生存。
譚政一直堅持講紀律,用了東西,包括群眾的糧食,一定要給錢,損壞了東西就要賠償......
就這樣,工作隊嚴格執行群眾紀律,百姓們發現這支部隊和其他部隊不一樣,便主動提出幫助紅軍找糧食、弄蔬菜,還將藏起來的一家人的口糧都拿出來。
紅軍在這里休息了一天,精神百倍,過了一個好年。
1954年10月,譚政調到北京之后,中央管理局給他分配了一套住房,只是,這套房子過于簡陋,還年久失修,即便如此,譚政也從來沒有提出過要給自己修繕房屋。
后來,管理局看不下去,打算給他拆掉舊廚房,修建一個新廚房再加大取暖鍋爐時,譚正婉拒了。譚政客廳里的沙發已經布滿歲月的痕跡,有關部門想要給他重新換一個,也被他拒絕了:“黨和人民給了我們老同志很好地生活待遇,有了車子、房子,生活好了可不能忘了群眾......”
1965年,譚政前往福建當副省長,臨走之前,他只帶走了一些簡單衣物、被褥和書籍,至于其他公家配發的東西,都被他一一留在了客廳里面。福建那邊的天氣熱,夏天離不開電風扇,而譚政的家里正好有一個用了好幾年的電風扇,一旁的人就勸說他帶上,然而,譚政搖搖頭表示,電風扇是公家的,不能占公家的便宜,因此堅決不帶走。
譚政來到福建后,當地的福建看到他搬家就這點東西,直接傻眼了,還不斷望著他背后,看看是不是還有什么東西沒搬進來,結果里面真的只有這點。
不僅如此,譚政在看到浪費的行為時,他也會想方設法解決。
譚政晚年外出開會,發現街上跑著很多空車,感慨道:“這么多空車子在街上跑,造成多大的浪費呀?要是有個機關把空車子組織起來,裝滿貨物跑就好了......”
然而,譚政還曾被關在監獄里幾年,一直到1975年才被放出來。
譚政出來后,正是鄧小平主持軍委日常工作,葉帥將譚政寫的信交給了他。鄧小平很快就將這封信轉交給毛主席,并進行了批示:主席,譚政無大錯,建議到軍委當顧問。
對于譚政這個老熟人,毛主席非常的了解,早在井岡山時期,他就曾當過毛主席的秘書,因而,毛主席在譚政的信上用粗粗的鉛筆畫了一個大圓,表示同意小平同志的意見。
就這樣,譚政重新穿上了自己喜愛的軍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