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咨詢中,時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大夫,我經常水腫,是不是得腎臟病了?”
確實,水腫是腎臟病的常見癥狀之一,但水腫一定是腎臟疾病導致的嗎?
其實不然。
【生理性水腫】
很多人在早晨起來的時候,會出現臉部的水腫,有些水腫屬于生理性水腫,比如睡前喝水過多,吃的口味比較重,或者由于重力因素所致。
這種水腫一般在休息過后,或者改善飲食習慣后會消失,這屬于正常情況,并不影響健康。
【病理性水腫】
而病理性水腫的病因眾多,臨床上以心源性、肝源性和腎源性水腫最為多見。對于腎源性水腫,又以腎病綜合征導致的水腫最為多見。
腎性水腫的特點
腎臟病引起的水腫稱為腎性水腫,通常是由于腎臟無法有效排出體內多余液體,導致液體在組織中積聚引發的。腎性水腫既是腎臟疾病的主要表現,又是診斷的主要線索,程度可輕可重。
輕者僅僅顏面部水腫或眼瞼水腫,甚至無可見的水腫,僅有體重增加或在清晨眼瞼稍許腫脹;
重者可能會影響身體的各個部位,常見的是面部、手部、腳踝和腿部,甚至出現胸、腹腔積液,致體重增加數千克乃至十千克以上(重度水腫)。
最常見的腎性水腫為凹陷性水腫,即用手指按下去可以看到出現凹陷。
如果水腫同時伴隨以下癥狀,需高度懷疑腎臟病:
1、尿液異常:尿液的顏色變深、混濁,或者出現血尿、泡沫尿,可能提示尿液中蛋白含量增加。此外,尿量也可能發生變化,如夜尿增多或尿量減少。
2、乏力和疲勞:腎臟功能不全可能導致體內代謝產物堆積,引起貧血和能量代謝障礙,患者常感到乏力、容易疲勞。
3、高血壓:腎臟具有調節血壓的作用,當腎功能受損時,可能導致高血壓,即腎性高血壓,這種高血壓往往難以控制。
4、食欲不振:腎臟疾病可能影響胃腸道功能,導致食欲不振,伴有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
5、皮膚瘙癢:由于腎臟排泄功能障礙,體內代謝廢物如尿素等不能及時排出,在皮膚表面形成結晶,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導致皮膚瘙癢。
腎臟病與水腫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腎臟的功能受損可能導致水腫以及其他一系列健康問題。如果出現以上癥狀,應盡早就診,及時明確水腫病因,并進行對癥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