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們,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瞬間:明明已經鎖上門了,卻又忍不住跑回去再檢查一遍?或者,洗手的時候總覺得洗不干凈,一遍又一遍地搓洗?
有時候我們開玩笑說這是“強迫癥”,但其實真正的強迫癥遠非一句玩笑可以概括。它是一種復雜的精神障礙,影響著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
這些行為并非出于你的本意,但卻像是被某種力量驅使著去做。這就是強迫癥患者每天面臨的挑戰。
強迫癥,你了解多少?
強迫癥(OCD)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等強迫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疾病。
強迫思維是指反復出現的無實際意義的想法或想要做一件事的沖動,它們常常引發強烈的焦慮感。強迫行為則是為了減輕這種焦慮而采取的重復性行動或動作。
強迫癥的“幕后黑手”
盡管強迫癥的確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大腦結構和功能異常、神經遞質、以及環境因素都可能在其中起作用。
遺傳學研究發現,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強迫癥,其他成員患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神經影像學研究顯示,強迫癥患者的邊緣系統、額葉-基底節結構和功能存在活動異常。強迫障礙的患者的5-羥色胺功能也出現異常,還可能與多巴胺等其他神經神經遞質異常有關。
此外,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如親人去世、工作學習的壓力等,也可能觸發或加重癥狀。
強迫癥有哪些癥狀呢?
強迫癥的癥狀多種多樣,根據個體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常見的癥狀包括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
最常見的強迫思維包括對污染和臟物的恐懼、不自主的回憶過去經歷的某件事件和反復想象發生了某件事件,對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擔憂以及反復體驗到一種強烈的沖動要采取某種違背自己意愿的動作和行為等。
常見的的強迫行為則有反復清潔、檢查、計數、排列物品以及按照固定不變的順序和內容來完成某些活動等。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者都會表現出明顯的強迫行為,有些人可能只經歷強迫思維。
如何診斷強迫癥呢?
診斷強迫癥通常需要專業的精神健康醫生進行評估。醫生會通過詳細的面談,了解患者的癥狀、病史及家庭背景,有時還會使用標準化的問卷來輔助診斷。
如果一個人存在典型的強迫思維和強破行為而且嚴重干擾了日常生活,且病程兩周以上,且在病程中多數時間存在癥狀,并且排除精神分裂、心境障礙以及其他精神障礙就可能被診斷為強迫癥。
然而,強迫癥的診斷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治療的進展,癥狀可能會有所改善,診斷也可能隨之調整。
強迫癥怎么治療呢?
幸運的是,強迫癥是可以治療的。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CBT)、藥物治療和支持性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是兒童青少年強迫癥狀的首選治療方法。特別是暴露與反應阻止療法(ERP),已被證明對強迫癥有顯著療效。這種療法通過逐步讓患者面對他們所害怕的情境,同時阻止他們執行強迫行為,從而幫助他們學會如何更好地應對焦慮。
藥物治療方面,主要是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多數患者使用平均劑量即可達到最佳療效。
此外,支持性心理治療如家庭治療和個人咨詢,也能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幫助他們建立更健康的應對機制。
強迫癥的護理指導?
在強迫癥的治療過程中,護理的作用不容忽視。護理不僅僅是醫療團隊的責任,也是家庭和社會的共同任務。
以下是幾個方面的護理要點:
01專科護理
個性化護理計劃:每個患者的情況不同,護理團隊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
綜合評估:定期評估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反饋患者的情況,與醫生共同討論調整治療方案,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教育和支持:向患者和家屬提供有關強迫癥的知識教育,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性質和治療方法。
02家庭護理
情感支持:家人應給予患者充分的情感支持,傾聽他們的感受,避免批評和責備,營造一個溫暖、理解的家庭氛圍。
日常生活照料:幫助患者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協助他們完成日常任務,減輕他們的負擔。
監督治療:監督患者按時服藥,確保他們按時參加心理治療和復診。
03社會支持
公眾教育:通過公共媒體,發表科普文章和視頻,提高社會對強迫癥的認識和理解,減少歧視和誤解。
04主要的護理措施
生活護理:飲食指導,合理就餐,鼓勵進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
睡眠管理:評估睡眠型態,評估患者睡眠與強迫是否相關。做好心理護理,隨著強迫癥狀的改善睡眠也會隨之改善。做好宣教,可以使用助眠輔助技術,如規律作息、聽舒緩的音樂、泡腳、必要時使用助眠藥物。
用藥護理:遵照醫囑規律用藥,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
心理護理:準確評估患者,耐心傾聽患者講述強迫行為發生時的情緒反應,指導患者發泄不良情緒的方法。不歧視患者,不過多的對患者表現出來的強迫行為進行說教,以免加深患者內心的挫敗感和痛苦。幫助患者梳理并分析強迫癥狀中的錯誤認知,如“這件事必須這樣做”、“事情一定會那樣”等。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除了專業治療和護理外,患者還可以通過一些自我管理技巧來緩解癥狀。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都是有益的。
學習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有助于減輕焦慮。
建立一個支持系統也非常重要,無論是家人、朋友還是醫護人員,都能為患者提供必要的鼓勵和幫助。
重要的是,患者要學會識別并挑戰自己的強迫思維,逐漸減少對強迫行為的依賴。
強迫癥雖然是一種復雜的精神障礙,但它并非不可戰勝。通過科學的治療方法、積極的生活方式調整以及來自社會的支持,許多患者都能夠重獲新生,過上更加充實和幸福的生活。
讓我們一起打破偏見,用愛與理解為每一位掙扎在心靈迷宮中的旅人點亮前行的道路吧!
文字|精神心理科馬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