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文詞曲名句向50類人物敬酒(五)
吳國發
2025年1月6日
內容提要:筆者精心挑選古典詩文詞曲關于飲酒的50個名句,對應于50個場合,給50類人敬酒。名句的作者幾乎囊括了古今最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我們把整篇長文分成五篇短文發表,每篇文章10類人物。這是第五篇短文。
關鍵詞:詩詞 詩歌 傳統文化 飲酒 朋友 戀人 文人 書生
筆者吳國發精心挑選古典詩文詞曲關于飲酒的50個名句,對應于50個場合,給50類人敬酒。名句的作者幾乎囊括了古今最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包括曹操、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晏殊、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陸游、湯顯祖、魯迅、毛澤東等。
我們把近15000字的整篇長文分成五篇短文發表,每篇文章10類人物。這是第五篇短文。
下圖是唐代詩佛、政治家王維的劇照。
敬第41類人:送行者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這是詩仙李白《金陵酒肆留別》中的第詩句。該詩是給相送的“金陵子弟”敬酒的古詩。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是這首詩的名句。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敬第42類人:勝利者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這是詩圣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值得詩句。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此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春。當年正月,發動叛亂的史思明長子史朝義自縊,安史之亂結束。史朝義是安史之亂后期的叛軍首領,并成為偽燕的末代皇帝。
杜甫聽到史朝義死亡的消息,不禁驚喜欲狂,手舞足蹈,沖口唱出這首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敬第43類人:亡國奴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憐無地可埋憂。
這是明末陳子龍七律《秋日雜感十首·其二》中的詩句。
陳子龍做此詩時,明朝已經滅亡。作為明末大臣的陳子龍,他成了亡國奴。
陳子龍(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字臥子,號軼符;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區)人;明朝末年大臣,學者,詩人。陳子龍于明末擢兵科給事中;被南明隆武帝授兵部左待郎、左都御史。順治四年(1647年)被捕,投水殉職;被乾隆皇帝謚忠裕。陳子龍是云間詩詞派領袖,被譽為“明詩殿軍”,“明代第一詞人”,清詞中興的開創者。
秋日雜感十首·其二
陳子龍
行吟坐嘯獨悲秋,海霧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憐無地可埋憂。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識故侯。
見說五湖供飲馬,滄浪何處著漁舟。
敬第44類人:春游者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這是宋代程顥《郊行即事》中的詩句。這首詩是描寫清明節春游的七律。
程顥[hào](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字伯淳,號明道,世稱“明道先生”;出生于武漢市黃陂區,河南府洛陽人(今河南洛陽);北宋理學家,教育家;曾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等職。政治上,程顥反對王安石新政;在學術上,倡導“傳心”說。
程顥和弟弟程頤,世稱“二程”,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他們的學說后來被南宋朱熹繼承和發展,被稱為“程朱理學”,成為了封建社會后期的官方統治思想。
郊行即事
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敬第45類人:悠閑者
酒醒只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這是唐伯虎《桃花庵歌》中的詩句。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詩畫之王”。唐寅曾因科舉案受牽連入獄,仕途嘎然而止,生活陷入困境。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賤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風騷,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注釋】
① “桃花庵”:唐寅在桃花塢建屋,名為桃花庵。
② “桃花塢[wù]”:位于蘇州金閶門外。北宋時章粢父子在此建成別墅,后漸廢為蔬圃。唐寅于此筑室,故名“桃花庵”。
敬第46類人:愁苦者
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這是詩圣杜甫《曲江二首·其一》真的詩句。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表明,此時杜甫盡管愁苦,但是已經看破紅塵,及時行樂。
曲江二首
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
敬第47類人:貧病者
酒甕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于貧。
這句詩出自唐代杜荀鶴的七律《自敘》。
杜荀鶴(約846—約904年),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臺縣)人,唐末現實主義詩人。杜荀鶴出身寒微,中年始中進士;后被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
“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是古詩名句。
自敘
杜荀鶴
酒甕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于貧。
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無言處,白發吾唐一逸人。
敬第48類人:外交使節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是唐代詩佛王維的絕句《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句子。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為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王維送行的人應該是與西域國家聯絡的外交使節。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古今酒席上常用的敬酒名句。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敬第49類人:外國友人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這句詩出自近代秋瑾的《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很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于紹興軒亭口,年僅32歲。
這首詩作于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秋瑾第二次去日本的船上,是寫給日本友人銀瀾使者的。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是氣壯山河的名句。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秋瑾
萬里乘風去復來,只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敬第50類人:豁達哲人
巧拙賢愚相是非,何如一醉盡忘機。
這句詩見于白居易《對酒五首》之一。
《對酒五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七言古詩。詩中表達了他對世事的看法。這表明,詩中之人是個豁達哲人。
詩中有很多傳誦廣泛的名句,包括“巧拙賢愚相是非,何如一醉盡忘機”,以及“君知天地中寬窄,雕鶚鸞鳳各自飛”;“隨富隨貧且歡喜,不開口笑是癡人”。
對酒五首
白居易
其一
巧拙賢愚相是非,何如一醉盡忘機。
君知天地中寬窄,雕鶚鸞鳳各自飛。
其二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歡喜,不開口笑是癡人。
其三
丹砂見火去無跡,白發泥人來不休。
賴有酒仙相暖熱,松喬醉即到前頭。
其四
百歲無多時壯健,一春能幾日晴明。
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其五
昨日低眉問疾來,今朝收淚吊人回。
眼前流例君看取,且遣琵琶送一杯。
【注釋】詩中“第四聲”指王維的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