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院設備采購領域頻現 “超低價中標” 現象,引發廣泛關注與熱議。就如廣西婦幼保健院的全自動生化免疫流水線項目,預算 400 萬,邁瑞產品卻以 1 元中標,這一驚人低價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醫療行業掀起軒然大波。
無獨有偶,福建漳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采購的 3 條生化免疫流水線,預算 375 萬,中標價僅 3 分錢,平均每條流水線才 1 分錢;玉林市紅十字會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等也都出現過類似的 1 元或近乎免費中標的情況。這些極端案例,讓人們不禁對醫療設備采購的公平性、合理性,以及設備質量保障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超低價中標” 成風
為何會出現如此之多的超低價中標現象呢?這背后有著復雜的商業邏輯。在體外診斷行業,設備與試劑緊密捆綁,是一種典型的 “剃刀 + 刀片” 商業模式。
許多企業將醫療設備免費或低價投放進醫院,把盈利的重點放在后續儀器所消耗的診斷試劑上,試圖用 “一次消費”—— 設備的低價,換取 “終身鎖定”—— 長期的試劑供應收益。以國產 IVD 企業為例,以往其盈利模式大多依賴定制化耗材,試劑收入占比平均能達到 80% 左右,而儀器及配套軟件收入僅占 16%。這種盈利結構使得企業甘愿在設備投標時壓低價格,以求搶占市場。
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也是重要推手。當下,國內 IVD 行業尤其是化學發光、生化診斷業務領域,企業數量眾多,各有 300 家左右,低端產品市場更是競爭激烈。為了能在眾多對手中脫穎而出,獲取市場份額,企業不惜一切代價壓低投標價格,甚至出現近乎免費贈送設備的情況。
而且,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普遍采用代理制,這進一步加劇了投標價格的混亂局面。代理商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在招投標過程中,往往會給出令人咋舌的低價,以求中標后憑借試劑銷售等獲取收益,使得 “10 元、1 元,乃至 1 分錢中標的奇葩例子” 屢屢上演。相關的超低價中標產品,不少還來自邁瑞、新產業、亞輝龍等知名企業,足見這一亂象的普遍性。
危害重重
“超低價中標” 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且深遠的。首先,它嚴重擾亂了政府采購的公平公正性。當價格成為唯一的主導因素,那些靠質量、靠技術、靠服務取勝的正規企業被排擠在外,而一些企圖以低價搶占市場、后續卻可能偷工減料的企業反而有了可乘之機,破壞了市場的良性競爭生態。人民日報曾犀利指出:“只要‘最低價中標’原則不變,就很難有什么工匠精神、百年老店!” 一語道破這種現象對行業發展根基的侵蝕。
產品質量下滑更是直接關乎患者的生命健康。企業為了在超低中標價下盈利,不得不削減成本,從原材料選用到生產工藝把控,都可能大打折扣。比如曾有知名心內科專家反映,在集采招標后,球囊質量堪憂,出現一臺手術連用四個球囊都破裂的情況,造成血管穿孔,這在以往是極為罕見的。還有黑龍江省七臺河制藥廠生產的葡萄糖注射液產品,在集采低價中標后,被發現產品內有可見異物,對患者而言,一旦使用這些質量無保障的藥品,后果不堪設想。
從行業發展來看,“超低價中標” 極大地擠壓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大型企業憑借雄厚資金實力,以低價策略攻城略地,中小企業根本無力招架,要么被迫退出市場,要么也陷入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無法進行有效的研發投入與技術升級。長此以往,整個行業的創新活力被扼殺,發展陷入停滯。以醫療器械行業為例,眾多中小企業本是創新的生力軍,卻因這種不良競爭,研發資金短缺,難以推出更先進的產品。
再者,超低價中標后的履約情況也往往不盡如人意。一些企業中標后,由于利潤微薄,無法提供及時、優質的售后服務。當設備出現故障時,維修不及時、配件供應不上等問題頻發,導致醫院醫療工作受阻。某基層醫院采購的低價生化分析儀,使用不久后頻繁出現故障,聯系廠家維修,卻遭遇推諉扯皮,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嚴重影響了醫院的正常診療秩序,最終受害的還是廣大患者。
財政部出手整治
面對如此亂象,財政部終于重拳出擊。在 2024 年 12 月 25 日,正式發布了《關于在相關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開展推動解決政府采購異常低價問題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開展試點工作,自 2025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一方面,加強政府采購需求管理。試點地區采購人要依據實際工作需求,綜合項目歷史成交信息與市場調查情況,制定科學、完整、清晰的采購需求,合理設定最高限價,為供應商公平競爭報價筑牢基礎。并且,要充分考量技術、成本效益、促進競爭等要素,按照專業類別與領域,對采購項目進行合理分類分包。特別強調的是,對于耗材使用量大的儀器設備等采購項目,采購人必須強化管理力度。
另一方面,強化政府采購異常低價審查。采購人要在采購文件里明確異常低價投標(響應)審查的關鍵內容,一旦出現以下 4 種情形,評審委員會就得立即啟動審查程序:投標(響應)報價低于全部通過符合性審查供應商投標(響應)報價平均值 50%;低于通過符合性審查且報價次低供應商投標(響應)報價 50%;低于采購項目最高限價 45%;評審委員會認為供應商報價過低,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或者不能誠信履約的其他情形。審查啟動后,供應商要在評審現場合理時間內提供書面說明及證明材料,評審委員會結合同類產品在主要電商平臺的價格、當地薪資水平等,依據專業經驗判斷報價合理性,若供應商無法證明報價合理,將被視作無效投標(響應)處理,審查情況也會記錄在評審報告中。
不僅如此,評審專家的責任也被進一步壓實。出現規定的異常低價情形,評審委員會要是未按采購文件要求處理,試點地區財政部門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五條,追究評審專家的法律責任,讓評審專家在評審過程中真正做到嚴謹、公正。
影響深遠
這一政策的實施,無疑將給醫療行業帶來諸多積極改變。對于公立醫院而言,能從源頭上規避超低價中標設備入院,真正采購到質量可靠、性能優良的醫療設備,為精準診斷、有效治療提供堅實保障,大大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以某三甲醫院為例,以往采購的低價設備故障頻發,維修耗時耗力,如今在新政策下,有望購入高品質設備,減少設備故障對診療的干擾。
醫療設備企業也將回歸良性競爭軌道。以往靠低價搶占市場的手段行不通了,企業不得不將重心重新放回技術研發、產品質量提升上,通過打造高品質、高性能的設備來贏得市場份額。大型企業會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具創新性的產品;中小企業也能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下,憑借自身特色技術、精細化服務尋得生存發展空間,整個行業將重現創新活力。
從長遠來看,醫療行業的發展也將步入正軌。隨著設備質量提升,患者對醫療服務滿意度提高,醫患關系將得到改善。同時,優質設備的廣泛應用有助于提升整體醫療水平,推動醫學科研進步,為攻克更多疑難病癥提供助力,讓醫療行業朝著更健康、更可持續的方向大步邁進??梢灶A見,未來醫療設備采購領域將更加規范透明,醫療服務質量將實現質的飛躍,真正惠及廣大民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