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學院
組織教師赴鄧小平故里、張思德干部學院、朱德故居開展黨紀教育主題研修活動。順利舉辦“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暨紀念萬源保衛戰勝利90周年”學術研討會。開設“紅漫巴山”系列講座,3位校外教授作主題報告。積極開展與巴中職業技術學院結對共建,開展“同課異構”思政課展示活動2次,并簽署共建協議。組織教師發表各類文章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13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5項,市廳級項目近50項。新引進專職思政課教師5人。組織博士面試25批次,到崗博士15名。按照“一崗雙責”要求,抓好分管工作和業務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召開意識形態工作會議2次。帶隊聽評黨員教師課20余次。組織黨員教師積極參加各類思政課賽課活動,1名教師獲得校級一等獎,2名教師獲得二等獎,3名教師獲得三等獎。組織黨員教師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活動10余次。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專業優勢賦能地方建設,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與人才支持。協助申報成功四川省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與達州市公安局共同錨定爭創“全國公安警用機器人原創自主品牌”的目標,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產品體系,在“全國公安領域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遴選中,從200個項目中脫穎而出入選推薦目錄,現正參加“全國十佳場景”角逐。服務“智轉數改”,和航達鋼鐵合作成果獲第二屆全國先進計算技術創新大賽三等獎。積極開展科普教育、公益志愿服務等活動,與中小學校合作研發人工智能課程體系,推動人工智能素養教育深入中小學,累計進入10余所中小學開展活動,服務近3000名中小學生,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對人工智能的認知與興趣,受到了廣泛好評。
康養產業學院
2024年,學院黨委始終以推動學院發展為目標,健全黨建組織師生、凝聚師生、服務師生機制,將黨建貫穿于立德樹人的全過程,實現抓黨建與抓發展相統一、相促進。一是融入學生成長成才。選拔一批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的教師擔任護理學、康復治療學專業學生學業導師,幫助學生提高專業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了解學術前沿、參與社會服務,師生一起到萬源開展“關愛健康、情系民生”義診活動;開展“情暖文理、愛在重陽”、“健康守護,康養同行”志愿服務活動。二是融入教學科研工作。教工黨支部把黨建與教學科研工作深度融合,深入企業行業,了解行業發展動態、人才需求,完善2024版人才培養方案。三是融入院校合作。在院校合作過程中,教研室黨支部統籌協調、黨員教師深入溝通,把合作事宜落到實處。四是融入申碩攻堅。在博士人才引進和高級別項目申報過程中,黨組織全程參與,協調統籌,引進博士3人,指導博士申報省部級項目5項。
中華傳統文化學院
學院立足專業特色,發揮專業優勢,推進“一融雙高”,通過舉辦校園草地音樂節、為社區居民送春聯、中華傳統文化微考堂、中小學書法浸潤活動、廉潔文化書畫作品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書法作品展、畢業生教學成果匯報展等系列文化活動,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將黨建與專業建設、文化傳承、人才培養深度融合,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后勤服務黨總支
2024年后勤服務黨總支黨建工作始終堅持黨建先行,突出服務中心大局。一是凝心聚力促業務。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確保全校2萬余名師生飲食健康和食品安全;營業額較2023年略有提高;保潔工作改制平穩過渡,運行良好;首次將急救培訓納入新生軍訓特殊時間段,累計培訓學生4800余人;培訓師生救護員500人;安裝急救醫療箱及AED(自動除顫儀)18臺;完成“能耗監測平臺”建設驗收工作。二是腳踏實地夯基礎。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黨員同志潘昕獲評學校2024年優秀共產黨員、李強獲達州市教育系統艾滋病防治工作小組慰問;持續提升黨建標準化、規范法、品牌化水平,提煉出“四四三一”總支工作法。
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第11次(擴大)學習會
2024年學院黨建工作亮點(二)
學校舉行2025年元旦升國旗儀式
來源:四川文理學院官網
編輯:彭燦
審核:楊柳 尹亮 李美林 何斌
終審:李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